3.《易經(jīng)》為何將“用九”作為乾卦特有的爻題,將“用六”作為坤卦特有的爻題? 余者以為: 《易》之重卦由六個爻組成,其中:五爻、上爻代表天之道,初爻、二爻代表地之道,三爻、四爻代表人之道,此即三才之道,兼含相互依存而又對立的兩個方面,所以《周易·說卦傳》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材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p> 《易經(jīng)》將一個陽爻用“九”表示,二個陽爻則稱老陽,乾卦六爻皆陽,意為天、地、人三者都達到了陽極。將一個陰爻用“六”表示,二個陰爻則稱老陰,坤卦六爻皆陰,意為天、地、人三者都達到了陰極。 物極必反,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當三個老陽同時變?yōu)槿齻€老陰時,則以“用九”的爻辭來斷卦;當三個老陰同時變?yōu)槿齻€老陽時,則以“用六”的爻辭來斷卦。 所謂“用”者,其甲骨文像一座大鐘,故與“鏞”字意思相通,本意是指古代的一種樂器,奏樂時須按規(guī)定的節(jié)拍打奏。這里引申為有節(jié)律、有規(guī)律,即言老陽變老陰或老陰變老陽,都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變化的。 無論是乾為天卦變坤為地,還是坤為地卦變乾為天,都是六爻全動,表示將要面臨類似于破舊立新、天翻地覆、改朝換代一類的大變動。 (魏德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