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廬雜識》中記載余杭的陳煒卿習經(jīng)史、工吟詠,她賦的《七夕》詩命意高:“梧桐金井露華秋,瓜果聊因節(jié)物酬。卻語中庭小兒女,人間何事可干求?” 人間何事可干求?這一問,問得好。 七夕節(jié)的來歷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guān)。暑氣正濃,本是充塞著苦熱的暑氣,卻因牛郎織女的傳說成就了七夕的浪漫。用一道由人間的喜鵲飛到天上搭起“鵲橋”,來成全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的相會,這需要多大的想象力?于是,牛郎、織女這對苦命鴛鴦的故事,成為了中國最家喻戶曉、最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于是,七夕,孩童們會被大人們慫恿著,站在葡萄架下去側(cè)耳偷聽迢迢牽牛星與皎皎河漢女的脈脈情話。我半信半疑,抬頭卻見郁郁蔥蔥的枝蔓和掛滿枝頭的青澀葡萄,還有從枝葉間如流水般傾瀉的月光。 七夕也是女兒節(jié)。爸爸在那天會給我炸“巧果”,表姐們會在月光下將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托浮力將針浮在水面,在月光照射下,向七仙女“乞巧”祈?!\如唐代詩人林杰說:“七夕今宵看碧宵,牽??椗珊訕?,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p> 四、五十年前,我小時候,七夕之時是乘涼之時,同時也承襲了古人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只是,當時光飛逝,終于也到了可以和小兒女說“人間何事可干求?”的年紀了,才醒悟到:智巧也好,愛也好,所求都只是給予自己信心,隔著牛郎織女的銀河不只在天上,更是在自己的心里。真正的命運都在自己手上,好好珍惜眼前,所遇都是成長、學(xué)習。 而今,七夕之時再念“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心里也如月色一樣涼如水,滿心歡喜。 海報:凈弈 文案:善果 美編:法影 綜合:智茜、果顏、普慧 文末留言說出 # 說說您對七夕的理解 分享人生感悟、經(jīng)驗和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