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 網(wǎng)絡(luò) 文 | 王小蘭 豐子愷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strong>其實,這句話更是梁實秋生活的真實寫照。他會在生活的苦難里,苦中作樂,用批判的方式細數(shù)生活中的點滴溫暖。他的那些故事,后來被收納在《于是生活像極了生活》這本書里。他筆下的生活,有滋有味。讀來時而莞爾,時而哈哈大笑。不禁感嘆,只有豁達的人才能寫出如此幽默風趣的文章。為人處世是門學(xué)問,豁達是種樂觀豪爽、開朗灑脫的態(tài)度,而梁實秋就是以豁達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為什么梁老能以豁達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因為他是個樂天派,不愿對周遭的人事物斤斤計較。他曾說:“人的耐性是有限度的,誰的耐心小誰算是輸了?!?/strong>梁實秋和愛人韓菁清的生活作息完全不同,所以兩人婚后都是分房而眠。梁實秋習(xí)慣早睡早起,晚上八點睡覺,凌晨四五點起床寫作。而韓菁清是典型的夜貓子,都是凌晨兩三點才睡覺,隔天日上三竿她還沒起床。朋友們聽聞此事忍不住感嘆,生活習(xí)慣不同難以“朝夕相處”,而梁實秋卻不以為然。他說:“這樣也好。她早上不起,正好我可以安靜,專心寫作。我晚上睡得早,正好她得到自由,可以跟她那群夜貓子朋友去吃宵夜”。聽他這么一說,朋友好奇地問:“如果她的朋友要請您一塊去吃宵夜怎么辦?”梁實秋會心一笑:“那簡單,他們請我吃夜宵,我就請他們吃早點。”外人看來無法朝夕相伴的“遺憾”,梁實秋卻甘之如飴,并從中找到了特別的意義。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不如意,也應(yīng)該像梁實秋那樣,用豁達的心態(tài),更為寬廣的格局,與生活相處。 蕭伯納說:“任何一種愛,都不比對美食的熱愛真切?!?/span>梁實秋對美食的熱愛眾所皆知,他是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家”。在珍饈美味面前,豁達是種享受。無論他身處何處,這點從未改變過。在臺灣和美國的時候,格外懷念北京的小吃,炒肝、爆肚、糖葫蘆、豆汁……豆腐更是寄托著他的思鄉(xiāng)之情。《于是生活像極了生活》一書寫道:“在海外留學(xué)的人,到唐人街雜碎館打牙祭少不了要燒一盤豆腐,方才有家鄉(xiāng)風味”。書中還介紹了許多種豆腐的做法,例如香椿拌豆腐、“雞刨豆腐”、鍋塌豆腐……“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在那些思念家人和故土的日子里,一碗普普通通的白豆腐寄托著他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所以,在梁實秋的生活里,美食有著無可替代的位置,他的美食之旅也是自我的修行之旅。無論是山珍海味還是家常小菜,都會細細品嘗其中獨特的滋味。正如他總能從滿目瘡痍的日子里,挑出快樂一般。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那些不如意的時光里,是美食治愈了他的胃和心?!耙缓勈常黄帮?,在陋巷,人不堪其憂,'梁’也不改其樂”。 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面對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豁達是種不可多得人生的境界。梁實秋在“雅舍”的蟄伏期是他人生的至暗時刻。“雅舍”地處荒涼,蚊蟲聚集,風雨飄搖,但他苦中作樂,樂觀面對生活的苦難,最終寫出了風靡全球的《雅舍》。梁老一生知己無數(shù),他用一句“你?,我不送你。你來,?論多?的風?,我都要去接你”“虜獲”了大家的心。冰心、沈從文、徐志摩、聞一多、吳文藻等,都是他的至交好友。冰心曾說:“梁實秋是我的一生知己”。他們兩個人是不打不相識,冰心學(xué)文學(xué)的,梁實秋學(xué)的是文學(xué)批判的。在冰心的《繁星》、《春水》風靡之時,他就毫不客氣地“批判”了。認識之初,梁實秋對冰心并無好感,覺得她高冷,難以相處。長時間接觸之后才開始欣賞她,而后的幾十年里,他們成了藍顏之交。梁實秋在“雅舍”期間,冰心協(xié)同一群好友去“撫慰”他的心靈。在冰心背井離鄉(xiāng)之時,他們?nèi)耘f書信往來,關(guān)心彼此。有人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人生就像一條拋物線,起起落落,也一定會有低谷的時候,面對人情冷暖,我們需要豁達看待。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四處漂泊之時,歷經(jīng)眾多的生離死別,但他用樂觀的心態(tài),從容處事;“有喜有悲是人生,有苦有甜是生活?!?/span>* 作者 | 王小蘭,90后,熱愛閱讀和寫作,已有多篇散文發(fā)表于國內(nèi)報紙副刊。擅長治愈性文字,擅于發(fā)現(xiàn)平凡生活中的樂趣和溫暖。個人微信:wxiaolan91。* 主播 | 杏兒,在聲音的世界里自得其樂。個人微信:xinger87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