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水關格湯 ?腎病方 【組成】 六月雪20g , 萆薢20g , 生大黃5g , 茵陳10g , 熟大黃10g , 黃連5g , 蒲公英20g , 紫花地丁20g , 銀花15g , 虎杖15g , 玄參20g , 黃芪30g , 【功用】清熱解毒,化濁通下。 急性期予同時保留灌腸方:生熟大黃各30g,土茯苓30g,牡蠣60g,苦參30g,五倍子10g,1次/日,每次保留20-40分鐘。 方解: 方中六月雪,萆薢清熱解毒,清除體內蓄積的熱毒(即現代醫(yī)學之肌苷、尿素氮、尿酸等代謝產物),二者合為君藥,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必用要藥。 生、熟大黃清熱泄?jié)嵬ㄏ?,助君藥清毒效效應,一方面加強六月雪、萆薢清熱解毒力度,另一方面使所清之毒邪有出路,從大道(即腸道,通過瀉下通便)而走,導邪外出,實為臣藥。 蒲公英、紫花地丁、黃連、銀花、虎杖、玄參、茵陳共為佐藥, 同時予使藥黃芪益氣扶正,同時兼顧前方諸藥清瀉傷正。 全方共湊清熱解毒 化濁通下之功, 用以治療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所致的水腫,少尿或多尿,神倦乏力,少氣懶言,腰膝酸軟,惡心嘔吐,納差,大便干結者,每收良效。 急性期大劑量生熟大黃保留灌腸可加強熱毒從腸道大便而走,與現代醫(yī)學腹膜透析有異曲同工之妙。 【主治】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所致的水腫,少尿或多尿,神倦乏力,少氣懶言,腰膝酸軟,惡心嘔吐,納差,大便干結。 現代醫(yī)學檢查尿常規(guī)不同程度尿蛋白、紅細胞及潛血,腎功能檢查血肌苷、尿素氮增高者。 舌質淡胖或淡紫,舌邊齒痕,苔或黃或膩,脈沉細。 【臨床應用】臨床分清虛實標本主次緩急,先標后本或標本兼治,尤其尿毒癥階段更不能只顧本不顧標。 濕濁內盛,化火或化毒,標癥急時,劉教授采用先標后本的原則,以瀉濁解毒為主,以瀉心湯化載,使?jié)駶釓暮箨幎猓?/p> 虛實夾雜者,以扶正祛邪為主,在溫補脾腎中佐以化濁解毒,活血化瘀。 【加減化裁】 當癥情開始緩解時,正虛為主,溫陽補氣,滋生精血固其本,配合食療(黨參、黃芪、茯苓、懷山藥、蓮子、芡實燉食物)健脾補腎,益氣養(yǎng)血。 病情穩(wěn)定者,服用丸藥,偏陰虛者用六味地黃丸,偏陽虛者用桂附八味丸,配合氣功療法,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尿毒癥期嘔吐頻繁,服藥困難,采用中藥灌腸,方以大黃為主,大黃能瀉腑導滯,解毒化瘀;黃連、蒲公英清熱瀉火解毒;牡蠣入腎,五倍子收斂,共湊益陰潛陽,利水散結之功; 陽虛加附子溫腎; 瘀血加丹參、益母草活血化瘀,使尿素氮等有毒物質從腸道排出,有潔腸清透的作用,有利于腎功能的恢復。 用藥后大便次數為每日2-3次,用1-2個療程,中病即止。 對慢性終末期,患者體質衰弱者,且腹瀉次數較多者,暫不可用,以免傷正。 總之,祛邪藥物講究中癥則止,補虛藥物講究補中有瀉,滋而不膩,或消補并行,達到陰陽雙調的目的。 |
|
來自: 道佛儒醫(yī)舊葫蘆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