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曾有西施、貂蟬、王昭君以及楊玉環(huán)這四位大美女,為了形容這四位美女的容貌,后人還專門創(chuàng)造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四個詞語。 可除去古代四大美女,不知道大家是否直到我國歷史上還曾有四大美男呢?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其中一人竟然被粉絲活活追死了。 潘安 提起中國古代美男子,雖然不少人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潘安,但也正因如此,所以很多人往往主觀或者客觀上忽略掉潘安的才情。 事實上,潘安作為西晉時期的文學家,文學功底一直不輸他人,并且與石崇、陸機、左思、劉琨等人并稱為當時的“二十四友”,意思也就是文采出眾的二十四個人。 只不過在整個為官期間,潘安的母親一直勸告他不要趨炎附勢。雖然口頭上聽從母親的安排和教誨,可實際行動中卻一直未曾改變。 也正因如此,時至后來八王之亂,趙王司馬倫成功奪權以后,第一時間便找到潘安秋后算賬。(潘安曾參與進入皇權爭斗,甚至將太子文章改成逆文) 最終,一個文采斐然、相貌出眾的美男子,在后人的評價中卻多是“性輕躁、趨世利”。不但自己在奪權陰謀中丟去了性命,整個家族也因此受到波及。 值得一提的是,關于潘安的容貌,其實還有另一個成語曾經專門用來形容,即“擲果盈車”。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潘安走在街上,就連老婦人都為之著迷,不停地將水果往潘安車里扔,最終將整個車都給扔滿。 蘭陵王 其次,四大美男子中更加傳奇的一位美男子蘭陵王,和文臣潘安不同,蘭陵王可是一個實打實的武將,作戰(zhàn)勇猛、殺伐果斷。 可讓人疑惑的是,歷史記載之中,蘭陵王同父異母的幾位兄弟的生母,都有明確的記載,可蘭陵王的母親,卻從來沒有出現在史書上。誰也不知道此人究竟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帶有如此之多的神奇故事? 關于蘭陵王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在現如今諸多影視作品之中也有過描述:蘭陵王打仗之前都會戴上一個樣貌可怖的面具。 很多人一直不知道蘭陵王戴面具的目的何在,一些小說作品之中給出解釋:蘭陵王的容貌雖然出眾,但卻沒有征戰(zhàn)殺伐的氣勢。 因此,在每次作戰(zhàn)的時候,蘭陵王不得不帶上面具,增加自身氣勢,對敵軍形成足夠的威懾力。當然,更夸張的說法是,因為蘭陵王的容貌,自己手底下的士兵都不愿意打仗。面對這樣的情況,蘭陵王也只好戴上面具指揮作戰(zhàn)。 歷史資料記載,作為北齊大將軍,蘭陵王的軍事指揮藝術絕對不容小覷。只可惜他的君王高緯,剛好是北齊整個歷史上最昏庸無能的一個君王。最終,因“國事即家事”的緣由,蘭陵王被處死,年僅三十三歲。 宋玉 第三位美男子,宋玉?,F代社會之中,人們對古代美男子印象最深的其實也就是潘安和宋玉兩人。既然潘安文采出眾,那么宋玉個人的文采又如何呢? 雖然史書中沒有明說宋玉的才學,但一篇名為《登徒子好色賦》的文章文章之中,卻很好地表現出宋玉的辯才。賦中記錄,當時楚國人登徒子向楚王告狀說宋玉是一個好色之徒,千萬不能讓宋玉進宮。 宋玉聽說這件事情以后,主動找到楚王并表示:在我的家鄉(xiāng),無數美人一直仰慕追求我,可我從來沒有動心,難道陛下還認為我是好色之徒嗎?反觀登徒子,家有丑妻卻連生五子。由此可見,登徒子才是真正的好色之徒。 對于宋玉的言論,表面上看起來十分犀利,可實際上卻是偷換了概念,用詭辯的方式讓楚王摸不著頭腦。而登徒子無論歷史上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也無法改變現如今仍然頂著好色的名頭。 衛(wèi)玠 最后一位便是西晉時期的美男子衛(wèi)玠,同時也是四大美男子中記錄最少的一位美男子。唯有《資治通鑒》中曾經評價: “美風神,善清談;常以為人又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譴,故終身不見喜慍之色?!?/strong> 讓人意外的是,如此翩翩美少年,最終竟然被女粉絲活活追死。民間傳言,衛(wèi)玠曾經前往洛陽游玩,被無數女性圍觀調戲。 為了躲避眾人的追逐,衛(wèi)玠一直頂著羸弱的體質不斷轉移。不僅如此,好不容易擺脫眾人,衛(wèi)玠卻因此身患重病,英年早逝,只讓后人唏噓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