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侃紅樓452:畏罪潛逃,潘又安無情無義,賭咒發(fā)誓,秦司棋感恩戴德且說鴛鴦進大觀園傳賈母口信,不允許任何人看不起四姐兒和喜鸞兩位家里的姑娘,便出大觀園回賈母處。不想走到角門處內(nèi)急要小解,也來不及回房上廁所,便下了甬路,去湖邊大桂樹下面的假山石樹蔭處方便。萬沒想到剛到那里便聽到悉悉索索的衣服響,打眼看見是迎春房中的司棋。鴛鴦開始以為司棋淘氣要嚇唬她,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揚言要喊人當(dāng)賊捉她。賈家的規(guī)矩對做賊的懲罰極為嚴(yán)重,那個偷玉的良兒,偷鐲子的墜兒都被攆走了。王夫人房中失竊玫瑰露,引出來茯苓霜,大家都互相攀咬,誰也不肯承認(rèn)。林之孝家的更拿住柳五兒母女意思讓她們頂缸。后文賈母大觀園查賭,同樣是嚴(yán)厲打擊做賊之事??梢娰Z家內(nèi)部防盜有多嚴(yán)格,真正是拿什么東西出去都得有人盤查。司棋倒不是做賊,但她做的事比做賊厲害十倍,一聽要喊人,嚇得趕忙出來跪下求情,讓鴛鴦千萬留她一命。司棋在這里也不是玩鬧,而是買通了大觀園看角門的人,將她的表弟潘又安放了進來,二人正在這里幽會。要不說兒女年紀(jì)大了也是不省心。這司棋平時就膽大包天,因為一碗雞蛋糕就敢?guī)舜蛟倚N房。做事也是不顧頭尾。也是司棋這種性格才讓她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男人引進大觀園內(nèi)私會。司棋與表弟潘又安從小一塊長大,小時候就常做戲言要結(jié)為一對夫妻。長大后各自生的品貌風(fēng)流,每次年節(jié)回家碰面,難免“舊情復(fù)燃”,暗中眉來眼去。都是青春年紀(jì),又互為有情。家里沒有私會的空間,便想出買通大觀園看門的婆子,進來私會一解相思的大膽之事。(第七十二回)二人便設(shè)法彼此里外買囑園內(nèi)老婆子們留門看道,今日趁亂方初次入港。雖未成雙,卻也海誓山盟,私傳表記,已有無限風(fēng)情了。忽被鴛鴦驚散,那小廝早穿花度柳,從角門出去了。 一,今日是司棋和潘又安第一次相見,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怎么那么巧被鴛鴦撞破了。曹雪芹告誡世人不要生出犯錯的想法。否則后悔莫及。司棋和潘又安就后悔莫及。鴛鴦的出現(xiàn)等于救了司棋的清白,毀了她的“愛情”。這是那個時代的禮教規(guī)矩使然,曹雪芹如此安排代表當(dāng)時社會價值和思想的藩籬。三,小兩口山盟海誓“私傳表記”,就是互相贈送定情禮物。司棋送給潘又安什么不知道,潘又安送給司棋的一定是那個繡春囊。關(guān)于繡春囊的歸屬,一直以來眾說紛紜,什么王熙鳳掉的,薛寶釵故意放的,其實都不是。就是潘又安給司棋的禮物,用來勾引她失足的。第二十七回小紅替王熙鳳取荷包,回來撞見司棋從山洞里出來系裙子,就是繡春囊歸屬的伏筆。小紅與賈蕓因手帕行“奸淫狗盜”之事,影射賈寶玉派晴雯給林黛玉送手帕,也伏筆今日司棋行為。最終小紅、墜兒、晴雯和司棋她們都被從大觀園“攆了”出去,你說巧不巧?這幾人都在影射林黛玉也會被迫離開大觀園,離開賈家。前文《桃花行》和《柳絮詞》說得清楚,不多贅述。鴛鴦聽了司棋的話,又見潘又安出來給她磕頭,也不好說什么,只得發(fā)誓安慰司棋:“你放心,我橫豎不告訴一個人就是了?!?/strong>正趕上看角門的婆子出來說話要關(guān)門,鴛鴦便回復(fù)稍等馬上出去。于是不管司棋二人,就出去了。(第七十二回)且說鴛鴦出了角門,臉上猶紅,心內(nèi)突突的,真是意外之事。因想這事非常,若說出來,奸盜相連,關(guān)系人命,還保不住帶累了旁人。橫豎與自己無干,且藏在心內(nèi),不說與一人知道?;胤繌?fù)了賈母的命,大家安息。從此凡晚間便不大往園中來。因思園中尚有這樣奇事,何況別處,因此連別處也不大輕走動了。 鴛鴦撞破這么大事,還說“橫豎與自己無干”,與前文尤氏的“多管閑事”形成了對比。尤氏看見大觀園沒有閉門關(guān)燈,擔(dān)心有“問題”,才引出后面一系列的事故。鴛鴦這次進大觀園也是因尤氏前事而起。如今鴛鴦?wù)门龅酵颠M園子門的小廝潘又安,證明尤氏作為不錯,大觀園的管理確有很大問題。一個園子門就發(fā)生這么多事。難怪當(dāng)日賈寶玉生日,薛寶釵要把通往她家的角門給鎖了,防患于未然。曹雪芹筆下,一件事的發(fā)生必然伏筆另一件事。由園子門而起,再由園子門而終。鴛鴦選擇事不關(guān)己也并非是錯,就像薛寶釵當(dāng)日偷聽了小紅與墜兒的話后也沒有告發(fā),雖然二人都相繼離開大觀園,但小紅與賈蕓的私情沒有被人查知。不過,鴛鴦至此對大觀園警惕起來,認(rèn)為大觀園里出現(xiàn)這種事,很可能并不是一起。里邊尚且如此,外面更加不堪,于是其他地方也不去了。鴛鴦的想法不錯,與事實差距卻很大,“以點帶面”缺乏事實依據(jù),只是人之常情。鴛鴦能做到守口如瓶,其他人并不能夠閉嘴。賈家各種各樣的傳聞充斥著寧榮二府,連賈惜春都知道有些丑聞不好聽。但就像多姑娘說“可知人的嘴一概聽不得”,這種事往往一分真九分假,就像焦大喝醉酒亂說,就根本沒有事實依據(jù)。脂硯齋[蒙側(cè)批;放筆痛罵一回,富貴之家,每罹此禍。]就是指小人口舌。林黛玉的《葬花吟》說“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就指人言可畏。秦可卿的病,金釧兒的跳井,晴雯的死都源于“造謠詬誶”,不多贅述。他們倆做賊心虛,司棋到底熟悉鴛鴦性格,煎熬了兩天發(fā)現(xiàn)沒有事,就知道鴛鴦沒說出去心里稍微安穩(wěn),卻不想一個婆子突然進來告訴她,潘又安跑了。(第七十二回)忽有個婆子來悄告訴他道:“你兄弟竟逃走了,三四天沒歸家。如今打發(fā)人四處找他呢?!彼酒迓犃耍瑲鈧€倒仰,因思道:“縱是鬧了出來,也該死在一處。他自為是男人,先就走了,可見是個沒情意的?!币虼擞痔砹艘粚託?。次日便覺心內(nèi)不快,百般支持不住,一頭睡倒,懨懨的成了大病。 潘又安逃跑是一件大事?!都t樓夢》成書于清代,正是“逃人法”大肆盛行的時代。像潘又安這種家生子,按照“逃人法”最初抓住就是死。后來改為鞭一百,三次正法??滴醭指摹抖讲秳t例》,三次逃奴配寧古塔窮兵為奴。潘又安敢逃跑,肯定被抓回來不會死,否則也不敢逃跑。但要是他進大觀園的事被揭發(fā),則下場更慘,估計不是暴打一頓那么簡單,最低也要打折腿賣出去再連累父母。逃跑雖然也連累父母,到底可以推脫不知道,或者找尋理由搪塞。賈家逃奴是一件大事,鬧得沸沸揚揚,皆因很少有人會在賈家逃走。一來,賈家負(fù)責(zé)奴才們的生老病死。奴才衣食無憂,待遇優(yōu)厚,出門體面,為什么要逃?二,奴才逃跑后沒有身份證明,出去除了做流民、強盜,根本活不下去。別說潘又安一個奴才逃跑,就是柳湘蓮當(dāng)日離開后不久,也是想盡辦謀求與薛蟠和解后再回京。古代外面的世界可是難混。續(xù)書說潘又安在外頭發(fā)了財回來,純屬有點扯。司棋一聽潘又安跑了就知道完了。如果潘又安不跑,鴛鴦不說,他們就沒事。如今就算事情不敗露,潘又安一逃,在賈家也呆不下去。他倆的姻緣肯定完了。于是真正一病不起。鴛鴦聽說跑了一個小廝,又聽說司棋重病,就知道他們是畏罪??梢娨皇ё愠汕Ч藕?,人不能做錯事。鴛鴦無法,只得自己來寬慰司棋,賭咒發(fā)誓守口如瓶。司棋也是感恩戴德,發(fā)誓“結(jié)草銜環(huán)”也要報答鴛鴦饒恕之恩。正是“早知現(xiàn)在何必當(dāng)初”,人若失足追悔莫及,代價實在太慘重。用在司棋他們身上再恰當(dāng)不過。司棋的劫難還沒有結(jié)束,而因為他們的問題導(dǎo)致的一系列事件才剛開始。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司棋者,事起也。就像甄士隱家的仆人霍啟,寓意禍起也。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趣侃紅樓》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將為您持續(xù)更新!
以上觀點根據(jù)《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文|君箋雅侃紅樓插圖|清代畫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點贊、收藏、轉(zhuǎn)發(fā)和贊賞一樣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