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大阪:名品薈萃上氏2022夏拍

 自華居 2022-07-21 發(fā)布于廣東
中日文化交流從唐宋至今,歷一千四百余年,東渡與西行之間,留下了無數(shù)重要文物。中國文物在本土毀于戰(zhàn)亂者不可計數(shù),而日本偏居一隅,使很多交流到日本的中國文物得以善存。上氏拍賣(Jo's Auction)是在原關(guān)西美術(shù)競賣的基礎上重組發(fā)展起來的一家重要拍賣行,九年來,上氏立足大阪、背靠大陸、面向亞洲、胸懷世界,已成為日本的一線拍行。8月1日-4日,上氏2022夏拍將在大阪SoWAs拍賣中心盛大舉行,連續(xù)四天,11個專場,1300件日本生貨將登臺亮相。大家最關(guān)心關(guān)注的瓷雜本季安排了三個專場,最重要的是8月2日的「美的歷程」骨董夜場,跑拍賣的朋友們都很明白,在征集越來越困難的當下,能組織起夜場的,都是很有實力的公司,上氏的骨董夜場連續(xù)舉辦多季了,每季都有一些重量級拍品,本季也不例外。日本對于龍泉青瓷之愛,世人皆知,近一二十年國際拍場出現(xiàn)的高價龍泉青瓷,很大一部分征集自日本,上氏本季夜場有兩件高品級龍泉值得關(guān)注。漆器也素為日本茶道家珍愛,日本民間對中國漆器的愛惜和保護遠好于國內(nèi)民間,所以,漆器精品在日本尚有一些戶出生貨,上氏骨董夜場有多件重要宋元明清漆器上拍,漆器目前整體仍在低價位,時機恰當,可以入手。瓷雜日場也是好物良多,且性價比很高;至于書畫,更是價好量又足,相信獨具慧眼的書畫玩家可以百里挑一,發(fā)現(xiàn)自己鐘意的作品。以下為本季部分亮點拍品,大家先睹為快。
近期熱貼 · 目錄

圖片

圖片



美的歷程 - 骨董夜場

679

南宋 龍泉窯梅子青琮式瓶

高27.3厘米

JPY:1,200,000-2,800,000

RMB:62,400-145,600

圖片

圖片

680

明 龍泉窯粉青釉弦紋雙管耳瓶

高31.9厘米

JPY:200,000-500,000

RMB:10,400-26,000

圖片

圖片

682

明萬歷 牡丹孔雀紋青花罐

高13.6厘米「大明萬歷年制」款

JPY:800,000-1,200,000

RMB:41,600-62,400

圖片

萬歷一朝,以大件作品常見于世,或方器,或大缸,偶有玲瓏之作,皆是百般奇巧,青花用料的轉(zhuǎn)變對發(fā)色造成影響,豪放不羈的線條雖不如前朝精巧,但卻別開生面,創(chuàng)造出一種筆觸率意,熱烈奔放的獨特風格。這件青花孔雀紋罐,通體白釉溫潤醇厚,青花色澤藍中帶紫十分典雅。罐身主要紋樣繪制姿態(tài)各異的孔雀數(shù)只,或是立于洞石之上昂首遠眺,或是于林間信步花蝶相伴,以青花筆觸描繪的精細而生動,筆墨濃淡相間頗富神韻,工藝水平超然,實為萬歷青花官窯不可多得之佳作。

圖片

683

明 青花云龍紋茶罐

直徑8.1厘米「大明萬歷年制」款

JPY:1,800,000-3,600,000

RMB:93,600-187,200

圖片

686

清康熙 豇豆紅暗刻團龍紋太白尊

直徑12厘米「大清康熙年制」款

JPY:800,000-1,200,000

RMB:41,600-62,400

圖片

圖片

687

清康熙 藍釉暗刻龍紋小盤

直徑9.5厘米「大清康熙年制」款

JPY:800,000-1,600,000

RMB:41,600-83,200

圖片

圖片

690

清雍正 茶葉末釉撇口弦紋瓶

高27厘米「雍正年制」款

JPY:1,200,000-2,800,000

RMB:62,400-145,600

圖片

691

清乾隆 青花鳳穿纏枝牡丹如意紋敞口大尊

高61.3厘米 直徑38厘米

JPY:1,200,000-2,600,000

RMB:62,400-135,200

圖片

圖片

692

清乾隆 茶葉末釉荸薺扁瓶

高33厘米「大清乾隆年制」款

JPY:3,600,000-6,800,000

RMB:187,200-353,600

圖片

圖片

696

南宋 黑漆葵口盤五枚

直徑12.1厘米

JPY:800,000-2,500,000

RMB:41,600-130,000

圖片

圖片

697

宋 黑漆花口盤五件

直徑14.5厘米「陸巳民本」款

JPY:1,800,000-2,800,000

RMB:93,600-145,600

圖片

此花口盤,日文亦作輪花形盤,形似秋葵花,故中文又名葵口形,此一造型流行于五代-宋,從陶瓷、金屬乃至漆器皆有同樣器型,可說是宋代經(jīng)典,本品以薄木胎上漆,瓣形線條流暢溫婉,髹漆也僅薄薄數(shù)層,整體手感相當輕巧,盤底以朱漆印篆書「陸巳民本」款,在日本奈良的大和文華館及韓國的北村美術(shù)館皆有同樣落款之作,推測為作者之印。

圖片

圖片

701

南宋 剔犀鳳穿牡丹紋扁盒

直徑25.2厘米

JPY:1,800,000-2,600,000

RMB:93,600-135,200

圖片

705

明早期 剔紅高士賞游圖八角大盤

直徑40.5厘米

JPY:2,200,000-3,800,000

RMB:114,400-197,600

圖片

圖片

706

明早期 剔紅漁樵問對方盤

長18.7厘米 寬18.4厘米

JPY:2,800,000-5,800,000

RMB:145,600-301,600

圖片

「妙萬物為言者也,可以意得,而不可以言傳」——邵雍《漁樵問對》

明代的雕漆技術(shù)爐火純青,藝匠已不滿足于單純的如意紋、回紋這類的幾何紋樣,雕刻的內(nèi)容變得更豐富,更具有故事性。此盤盤形方正,器身保存的相當良好并無變形,在此次眾多的漆器精品中,本作漆工尤其肥潤,朱厚色鮮,少則數(shù)百層堆棧而成所呈現(xiàn)出來的朱漆厚度,讓工匠在雕漆的過程中能更好的發(fā)揮圖樣的三維效果,細看作品的柳枝與松葉部分便能有所感受,不單是俯瞰視角的平面雕工細致,從透視角度觀看,葉脈紋路延伸至側(cè)面,細膩的線條讓作品從不同角度觀賞都是毫無死角,與一般剔紅作品的側(cè)面主要是鑒賞朱漆堆棧的模樣相比,更饒富趣味。

圖片

畫面主體剔畫漁樵問對圖,從水波紋地銜接天空紋地,細如發(fā)絲的線條可見刀工精湛,漁樵問對的漁夫在故事中本就是一位雙目失明的智者,工匠在雕刻人物表情之時也將其刻畫的惟妙惟肖,漁夫身后的大石上波光粼粼,讓大面積留下的朱漆即便沒有雕琢也不顯單調(diào),可見本作的匠人不止是雕工精湛,對于髹漆技巧亦是準確到位,極見功力。

圖片

707

明中期 剔紅松下鳴琴三足香幾

高54.1厘米

JPY:1,800,000-3,800,000

RMB:93,600-197,600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708

明中期 剔紅春郊游獵唐草紋八方盤

寬18.5厘米

JPY:1,600,000-3,800,000

RMB:83,200-197,600

圖片

圖片

圖片

709

明嘉靖 綠地紅花福壽紋剔紅果子盤

長29.1厘米 寬20.4厘米 「大明嘉靖年制」款

JPY:1,800,000-3,200,000

RMB:93,600-166,400

圖片

本作箱題名「紅花綠葉堆朱蟠桃盤」,是一件相當具有宮廷御用氣質(zhì)的作品,器形應為當時達官貴人的家庭裝飾之物,用以盛放水果點心之類,亦可做茶盤之用。作品名稱提到的的紅花綠葉是指本作中綠地剔紅的表現(xiàn)技法,傳統(tǒng)上的說法叫紅花綠底,朱漆強烈的紅色對比其底下帶綠色的襯底,如艷紅的繁花有綠葉襯托一般,對比色調(diào)非常沉著耐看。朱漆顯色飽滿均勻非常有份量感,不但增加了手感的重量更顯作品大器有質(zhì)感,且多層堆棧而成的朱漆厚度也能增強后續(xù)剔工紋樣的立體感,搭配雕漆匠人精湛的工藝,深淺不一的線條交織出紋樣的粗細明暗,顯得花紋更加豐富生動,是一件經(jīng)過數(shù)百年時光洗禮,彌足珍貴的明朝當代之作。

圖片

710

清乾隆 龍紋剔彩大捧盒

高21.5厘米 直徑28.1厘米「大清乾隆年制」款

JPY:1,200,000-3,600,000

RMB:62,400-187,200

圖片

圖片

711

清乾隆 翡翠獸耳游環(huán)香爐

高13.8厘米

JPY:1,800,000-3,600,000

RMB:93,600-187,200

圖片

圖片

712

清乾隆 碧玉鏤雕福壽紋插屏

高42.5厘米

JPY:1,500,000-3,500,000

RMB:78,000-182,000

圖片

圖片

716

明宣德 象耳灑金銅爐

直徑14厘米「大明宣德年制」款

說明:附嵌銀絲紫檀臺

JPY:600,000-800,000

RMB:31,200-41,600

圖片

717

戰(zhàn)國-西漢 青銅錞于

高49厘米

JPY:1,200,000-2,800,000

RMB:62,400-145,600

圖片

錞于是一種不定音高的軍樂器,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兩漢逐漸銷聲匿跡,上寬下窄的壺形長筒狀青銅器,行軍中以繩系鈕,懸掛于架上,以敲擊筒體下部發(fā)出聲響,多與鼓、鉦搭配使用;《淮南子·兵略訓》中提到「兩軍相當,鼓錞相望」頃刻間,短兵相接時鳴金擊鼓的畫面躍然眼前,以中空的腹部共鳴,敲擊發(fā)出的聲音響如雷霆,氣勢渾厚。本作參考出光美術(shù)館藏品,筒身素面無紋,頂部外折檐如蓋狀,頂部有虎形鈕用以穿繩,造型大氣頗具戰(zhàn)國大將之風。

圖片

718

戰(zhàn)國 青銅鋪首銜環(huán)方壺

高24.5厘米

JPY:300,000-600,000

RMB:15,600-31,200

圖片

圖片

723

3-4世紀 犍陀羅如來佛首

高26厘米

出版:《馬爾丹出土犍陀羅美術(shù)展圖錄》21號,西武百貨店,1982年。

展覽:馬爾丹出土犍陀羅美術(shù)展,西武百貨店,1982年。

JPY:500,000-800,000

RMB:26,000-41,600

圖片

圖片
圖片- 出版物 -

724

3-4世紀 犍陀羅彌勒佛首

高35.6厘米

JPY:300,000-800,000

RMB:15,600-41,600

圖片

說到彌勒佛,通常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形象,但其實在佛教造像發(fā)源地的犍陀羅,彌勒的形象可是長發(fā)濃密,高髻盤頭以瓔珞飾之,輪廓鮮明,相貌俊朗。彌勒本就是印度王子,且在諸家說法中皆提及其相貌堂堂氣質(zhì)高貴,是相好慧黠的美男子,通常整體造像和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一樣裝束都相當具有印度王子的風格,本作品雖僅有佛首部分,依舊可以從彌勒標志性的發(fā)型及配件著眼分析。

725

北齊 石雕佛立像

高162.3厘米

JPY:1,800,000-3,800,000

RMB:93,600-197,600

圖片

佛像造像在發(fā)展之初以高浮雕、背屏式為主流,如同我們常常看到的北魏造像秀骨清風,褒衣博帶,重重堆棧衣裙飛舞的線條,背靠屏障般的背光造型張揚;反觀本品則較為接近北齊時期或之后的主流風格,單體雕造而成,袈裟質(zhì)地輕薄貼身,透過精細淺雕的衣紋盡顯軀干輪廓之美,以平坦的線條淺刻瓔珞裝飾,繁而不俗,比起常見的素裟佛像更具有藝術(shù)美感。薄衣貼身的佛像是北齊當時受南邊印度笈多教影響,文化交流而衍生而來的產(chǎn)物,一般而言衣著線條應更為簡潔,但參考1954年于河北省曲陽縣修德寺遺址出土,現(xiàn)藏于河北省博物館的《北齊 石菩薩立像》同樣保留了原本西方傳來的瓔珞裝飾習慣,便推斷本作也有可能為北齊時代的其中一種藝術(shù)風格。

圖片

細看此尊佛像的面部線條,臉型渾圓,面頰豐潤,五官細膩,雙目微閉好似俯首沉思,一改北魏時期明顯上揚的嘴角,微笑變得更加含蓄內(nèi)斂,帶著一股淺淺的笑意,更顯莊嚴安詳,彷佛試圖在當時那個歷史上數(shù)一數(shù)二混亂的朝代,以沉潛端莊的法相及柔美的笑容傳達安定人心的力量。這種面部五官的協(xié)和感,深藏著無法用言語輕易表達的內(nèi)涵,似笑非笑的嘴角,即便是千年以后的今天,這種內(nèi)斂的魅力依舊不減反增,引人入勝。

圖片

727

清 養(yǎng)性殿藏乾隆銘仿青銅紋端溪石渠硯

長13.2厘米 寬8.5厘米

JPY:1,200,000-2,800,000

RMB:62,400-145,600

圖片

圖片

圖片

728

清 端溪老坑水巖雙龍紋琴硯

長24厘米 寬15.1厘米

說明:附唐木天地蓋、桐木箱。

JPY:500,000-800,000

RMB:26,000-41,600

圖片

圖片

732

奇楠香

重量:433g

JPY:800,000-1,800,000

RMB:41,600-93,600

圖片

733

真南蠻沉香

重量:362g

來源:京都寺町鳩居堂

JPY:50,000-150,000

RMB:2,600-7,800

圖片

書畫部分精選

637

胡也佛(1908-1980) 風雨歸舟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30.8×33.5厘米 約3.9平尺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3》(蝸廬美術(shù)館)。

展覽:《中國書畫秀作展》大阪蝸廬美術(shù)館(令和4年6月)

說明:帶盒

胡也佛,原名胡國華,字大空,號谷華,署名十卉廬主,筆名胡若佛、胡也佛、胡丁文、胡新、胡強,浙江余姚人,連環(huán)畫、春宮畫、仕女畫、工筆畫家。

JPY:1,200,000-2,800,000

RMB:62,400-145,600

圖片

651

齊白石(1864-1957) 威風

設色紙本 立軸 

100.9×34.3厘米 約3.1平尺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3》(蝸廬美術(shù)館)。

展覽:《中國書畫秀作展》大阪蝸廬美術(shù)館(令和4年6月)

JPY:5,800,000-8,800,000

RMB:301,600-457,600

圖片

652

齊白石(1864-1957) 荔枝

設色紙本 立軸 

132.6×32.6厘米 約3.9平尺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3》(蝸廬美術(shù)館)。

展覽:《中國書畫秀作展》大阪蝸廬美術(shù)館(令和4年6月)

說明:雙盒,此拍品不包含軸頭。

JPY:5,800,000-8,800,000

RMB:301,600-457,600

圖片

653

齊白石(1864-1957) 雪里紅云

設色紙本 立軸 

135×34.1厘米 約4.1平尺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3》(蝸廬美術(shù)館)。

展覽:《中國書畫秀作展》大阪蝸廬美術(shù)館(令和4年6月)

說明:有盒

JPY:3,800,000-6,800,000

RMB:197,600-353,600

圖片

654

虛堂智愚(傳)(1185-1269) 苦行釋迦像

水墨絹本 立軸 

105.2×52.5厘米 約5平尺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3》(蝸廬美術(shù)館)。

展覽:《中國書畫秀作展》大阪蝸廬美術(shù)館(令和4年6月)

說明:

明治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舊藏

國立文化財機構(gòu)、東京文化財研究所數(shù)據(jù)庫登錄第08329號。雙盒,附極書兩枚,無準題盒。

JPY:2,800,000-3,600,000

RMB:145,600-187,200

圖片

虛堂智愚,宋代臨濟宗楊岐派禪僧。浙江象山人,俗姓陳。號虛堂、息耕叟。十六歲從普明寺師蘊出家。先后游學于雪竇、凈慈等諸師之門下,至金山,見運庵普巖而有所得,遂為法嗣,其后歷參諸方善知識。紹定二年(1229),初晉住興圣寺,后又歷住報恩、顯孝、瑞巖、延福、寶林、育王、凈慈、徑山諸剎。為宋理宗、度宗歸依師,教化鼎盛。許多日本僧人也拜在其門下,在日本擁有廣泛的影響力,虛堂智愚的墨跡多被認定為日本國寶級文物或重要文化遺產(chǎn)。

圖片

據(jù)記載,釋迦太子出家以后,最初學習禪定,但沒有得到解脫,于是又選擇了修苦行的方式。釋迦在苦行時,日僅食一麻一麥,身體經(jīng)受了極大的痛苦。圖中繪釋迦坐于茅草鋪就的嶙峋巖石之上冥思,臉頰消瘦,身體藏于白袍之下,衣紋線條粗簡而遒勁,兩手籠袖,面部描繪細致,神態(tài)平靜而安然,釋迦像深厚的一切背景皆被舍棄,可以看出這件作品受到了減筆畫法的影響,以少勝多,這種手法深受日本僧俗喜愛,在日本禪宗畫中被廣為使用。

圖片

656

敦煌出土佛群經(jīng)文

設色紙本 立軸 

47.7×51.3厘米 約2.2平尺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3》(蝸廬美術(shù)館)。

展覽:《中國書畫秀作展》大阪蝸廬美術(shù)館(令和4年6月)

說明:附資料,帶盒。此拍品不包含軸頭。

JPY:6,000,000-12,000,000

RMB:312,000-624,000

圖片

在雕版印刷術(shù)尚未發(fā)明的唐宋之前,口授或抄寫佛經(jīng),是傳布佛教的最主要方式,也是信者普遍的奉佛方式,抄寫經(jīng)文意在文字,以無訛為是,「慎勿以書自命」。這使得寫經(jīng)者既表達對信仰的莊重而虔誠的追求,又把情感寄托于筆墨。從而影響了寫經(jīng)者的書法審美走向。本件佛群經(jīng)文,字體工整,格式規(guī)范,布局穩(wěn)健,二十四坐佛神態(tài)各異,繪制精細。本作品帶有一份京都國立博物館的展覽報道,其配圖的敦煌出土斷簡與本作品有極高的相似度。(李盛鐸舊藏)

圖片

圖片

657

佛照德光(1121-1203) 楷書佛頌偈

水墨紙本 立軸 1189年作

30.3×61.6厘米 約1.7平尺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3》(蝸廬美術(shù)館)。

展覽:《中國書畫秀作展》大阪蝸廬美術(shù)館(令和4年6月)

說明:建長寺大方法慶和尚、園覺寺學海歸才和尚、南禪寺大年祥登和尚、南禪寺獻甫光璞和尚、大德寺南林宗頓和尚、大德寺江月宗玩和尚、大德寺江雪宗立和尚等諸高僧題極書。雙重盒,此拍品不包含軸頭。

JPY:2,800,000-5,600,000

RMB:145,600-291,200

圖片

佛照德光禪師,佛教思想家、實踐家和教育家,作為大慧宗杲禪師的得意弟子,他是歷代新喻籍僧人中最出色的一位,他與范成大、陸游、周必大等文人雅士有著廣泛的交往,在南宋佛教、宋文化發(fā)展及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做出過杰出貢獻,其法嗣遍布海內(nèi),聲名遠播東瀛,迄今仍被視為禪流門宗派的家門祖師。他奉召住持靈隱寺,其一生主要時光都是在靈隱寺度過。

圖片

禪宗興起于唐代,在兩宋時期達到鼎盛,臨濟宗和曹洞宗成了宋代的禪宗主流,形成了「臨濟天下、曹一角」的格局。當時杭州靈隱寺、凈慈寺等僧人多達千余人,日本僧人也遠渡重洋來杭州,回國后大力推廣禪宗思想,為后來日本禪宗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他們還將中國的書法、建筑、繪畫、茶等傳統(tǒng)文化引入日本,使這些中國文化在日本得以保存和延續(xù)。

圖片

佛照德光的楷書強調(diào)個性,主張自然流露的本心,此件楷書結(jié)體穩(wěn)重,而用筆率意,妙趣天成,毫無塵俗之氣,本作品附有多名高僧題極書,有建長寺大方法慶和尚、園覺寺學海歸才和尚、南禪寺大年祥登和尚、南禪寺獻甫光璞和尚、大德寺南林宗頓和尚、大德寺江月宗玩和尚、大德寺江雪宗立和尚等。

圖片

圖片

667

文徵明(1470-1559) 行書滕王閣序

水墨紙本 手卷 1554年作

27.6×219.2厘米 約5.4平尺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3》(蝸廬美術(shù)館)。

展覽:《中國書畫秀作展》大阪蝸廬美術(shù)館(令和4年6月)

說明:有盒

JPY:2,800,000-3,600,000

RMB:145,600-187,200

圖片

圖片

673

王征(清)  臨王翚山水

設色絹本 手卷 

①25.3×630厘米 約14.4平尺

②27×69厘米 約1.7平尺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3》(蝸廬美術(shù)館)。

展覽:《中國書畫秀作展》大阪蝸廬美術(shù)館(令和4年6月)

JPY:800,000-1,800,000

RMB:41,600-93,600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