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考錄取中,或許經(jīng)常會聽到“你的檔案投到**學校了”“你的檔案被**學校退檔了”等等說法,那么,這個檔案究竟是什么呢?起什么作用呢?又是如何流轉的呢?今天,小編就來解釋一二。高考結束后,省教育考試院將考生基本信息、高考成績信息、志愿信息、體檢信息、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鑒定或評語、反映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材料和考生參加高校招生考試的誠信記錄等內(nèi)容匯總形成一份電子材料,這就是考生的電子檔案。
從開始投檔到錄取歸檔,一般分為七個步驟,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電子檔案的流轉歷程。 
每個批次正式投檔之前,省教育考試院會按照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進行多次模擬投檔,模擬投檔不是實質(zhì)投檔,考生檔案不會真的“投遞”到“院校端”,省教育考試院根據(jù)模擬情況向高校提供模擬結果,高校再根據(jù)模擬結果決定是否追加計劃。  省教育考試院根據(jù)高校調(diào)檔要求和考生志愿,將符合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按投檔規(guī)則通過錄取系統(tǒng)“投遞”給高校。高校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從“院校招錄端”下載考生電子檔案,審閱考生成績、專業(yè)志愿、體檢信息等。按照高校招生章程中明確的有關規(guī)則對進檔考生排定專業(yè),并將電子預錄取和預退檔結果上傳至省教育考試院。省教育考試院對高校擬錄取和擬退檔的考生信息進行逐一審核確認。對符合錄取政策的擬錄取名單予以確認。對退檔理由不成立或不充分的擬退檔考生,退回院校重新審閱;對符合退檔條件的擬退檔考生,要求高校必須注明正確的退檔理由,再同意高校退檔申請。  省教育考試院打印考生錄取名冊,加蓋高校招生錄取專用章后寄送給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