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史記·佞(nìng)幸列傳》:“長公主賜鄧通,吏輒隨沒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長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司馬遷《史記·佞幸列傳》:“長公主劉嫖賞賜鄧通錢財,官吏就馬上沒收頂債,連一只簪子也不讓鄧通戴在身上。于是長公主就命令手下的人只借給鄧通衣食的費用。竟使他不能占有一個錢,寄食在別人家里,直到死去。” 西漢時期,有一個人叫鄧通,蜀郡南安人,因善于劃船,在宮中擔任黃頭郎(管理船的小吏)。一天夜里,漢文帝做了個夢,他想要上天,可怎么也上不去,就在這個時候,有個黃頭郎推他上了天,他回過頭來看見那個人衣帶背后打了個結。夢醒后,漢文帝去了漸臺,按照夢中所見尋找那個推他上天的黃頭郎,看見了鄧通,他的衣帶身后打了個結,正是夢中所見之人。詢問他的姓名后,因為“鄧”與“登”正好諧音,文帝認為完全應驗夢境,因此非常高興,與他愈發(fā)親昵。鄧通也老實謹慎,不愛與外人交往,即使?jié)h文帝給他休假,也不想外出。于是漢文帝賞賜他上億金錢,官職升到上大夫。但是鄧通沒有什么才能,不能推薦賢士,只是為人處事謹慎,諂媚皇上而已。一次,漢文帝讓一個善于看相的人給鄧通看相,相士說:“鄧通可能貧窮饑餓而死。”文帝不信,說:“能使鄧通富足的在朕,怎么說他會貧窮呢?”于是把蜀郡嚴道的銅山賜給鄧通,準許鄧通自己鑄造錢幣。于是鄧通成為一個大富翁,“鄧通錢”遍布全國。為了保住權勢和財富,鄧通竭盡全力討好漢文帝。漢文帝曾經身上長瘡,鄧通經常為他吸吮膿血。文帝心中不高興,從容地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我?”鄧通說:“應當沒有誰比得上太子?!碧觿⑶皝砜赐?,文帝就讓他吸吮膿血,太子雖然按要求吸吮膿血,但面露難色。過后太子聽說鄧通經常為文帝吸吮膿血,內心感到慚愧,但也因此怨恨鄧通。等到漢文帝駕崩,漢景帝即位,鄧通被罷免回家。接著有人告發(fā)鄧通偷偷到境外鑄錢,于是鄧通家產全部被沒收,還欠了幾億錢。文帝的姐姐長公主可憐他,賜給他一些東西,也被官吏立馬沒收,連一只簪子都不給留下。于是長公主只好給予衣食,讓他勉強糊口。最終鄧通沒有得到一個錢,死在所寄居的人家。后世據(jù)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不名一錢”。意思是一個錢也沒有,形容貧窮到了極點。【例句】 即使到了不名一錢的地步,我們也不要喪失斗志,只要努力,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