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01年12月31日,誓要將昏君拉下馬的蕭衍率大軍攻入建康外城,而已經歷經了三次兵變的蕭寶卷并未把這次兵變放在心上,若無其事地和自己的寵妃潘玉兒在宮中吹笙游樂巜女兒子》到深夜才休息。剛剛睡下,負責城防的征虜將軍王珍國率兵沖入寢宮,蕭寶卷急忙從北門溜走。原本服伺他的太監(jiān)黃泰平從后面趕上,一刀砍傷了蕭寶卷的膝蓋,蕭寶卷仆倒在地,扭頭罵道:“奴才想造反嗎”?另一位太監(jiān)張齊不由分說,上前一刀斬下蕭寶卷的頭顱,留下一具無頭尸身在血泊中抽搐。這一年蕭寶卷十九歲。蕭衍進城后以皇太后命廢蕭寶卷帝號,追封其為東昏侯。 公元498年9月1日,四十七歲的齊明帝蕭鸞駕崩,次子蕭寶卷繼皇帝位,時年十六歲。蕭鸞駕崩前下詔,由始安王蕭遙光、尚書令徐孝嗣、尚書左仆射沈文季、右仆射江祏、右將軍蕭坦之、侍中江祀、衛(wèi)尉劉暄、太尉陳顯達等人組成內閣,共同輔佐蕭寶卷。 這八個顧命大臣中,尚書左仆射沈文季不久后退休,太尉陳顯達外放江州刺史,剩下的六人坐擁朝堂實權,被稱為“六貴”。南朝皇帝大多嗜殺成性,奢侈腐靡,蕭寶卷玩的更過份。 這位才登基不久的皇帝,對朝政不感興趣,每天樂此不疲地抓老鼠到清晨才上床休息,這樣黑白顛倒的作息讓那一邦朝臣著實抓狂,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這位不靠譜的主什么時候上朝處理公務,大臣們只能天天候著,個個餓的眼冒金星,兩腿只哆嗦。后來,大臣們干脆把奏章送入宮中了事,皇帝批不批跟咱沒關系。 就是對待先皇的葬禮,蕭寶卷依然不當回事,當滿朝的文武大臣哭的死去活來時,他竟然指著大殿上的棺槨大喊道:“這東西太討厭了,趕快把它埋掉!”在大臣們的極力勸說下,才收回成命。 除了晝夜顛倒地抓老鼠,蕭寶卷又想出新點子:出宮游玩。他這出宮游玩可不像后來的楊廣和乾隆那樣游山玩水,好家伙,跟鬼子進村似的鬧的雞飛狗跳。一個月里頭有大半的時間在建康城內外游蕩。 無論看到什么,只要是他喜歡和看上的都收入囊中,尤其是老百姓家中姿色出眾的民女和富裕人家的錢財。明目張膽的搶劫還是次要的,蕭寶卷每次出宮時既不愿被別人看見,也不愿看見別人。怎么辦呢?只好殺人滅口。 所以每當他出門時,他去的那個方向就會有人擊鼓報警,老百姓是哭爹喊娘,扶老攜幼四處奔逃躲避。在外一躲就是數日,不少老弱凍、餓死在荒郊野外。沒過多久,繁華一時的都城建康,被蕭寶卷折騰的工商歇業(yè),鋪留屋空,街無行人,內外城數十里杳無人跡。 外面沒得玩了,蕭寶卷想法在宮里玩,他大興土木,在后宮一口氣建造了仙華、神仙、玉壽三座豪華宮殿。為此不惜又強掠百姓家中的假山、樹木和名貴花草移植到宮中。甚至連寺廟中的金箔飾品和貴重器皿也不放過。 宮殿造好后,蕭寶卷就與自己心愛的女人潘妃入住其中,潘妃名叫潘玉兒,出身市井,原是大司馬王敬則的樂伎,后被蕭寶卷選入宮中納為妃子,并受到專寵。為了讓潘玉兒從溫市井生活,蕭寶卷特意在宮中仿造了一條街市,讓太監(jiān)殺豬宰羊,宮女沽酒賣肉,潘玉兒則做市場總管。 閑暇之余,蕭寶卷就喜歡把玩潘妃那雙白嫩如玉的小腳,還為她用黃金鑿刻成蓮花,貼在地上,讓潘玉兒在上面行走,美其名曰“步步生蓮花”。 蕭寶卷不會想到,就在他窮奢極欲地享樂時,六貴集團開始醞釀發(fā)動針對他的政變,雪亮的鋼刀既將砍向他的頭顱。欲知詳情如何,請看明日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