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田老師學到了其家藏本《九成宮》的字形,但未得書法。而其家藏本《九成宮》和歐陽詢書法也沒有太大關系。按刻苦臨帖的路子,二田流派至今無人能寫出墨跡《卜商帖》《張翰帖》《千字文》三帖的風格,可以斷定,以后也寫不出來。這就是二田“書法”的問題所在。 ------題記 ![]() 谷鳴先生閑暇之余還是會發(fā)些書法視頻在各平臺的,而不是某些人認為被罵的不敢露面了。畢竟還不至于在乎這些網絡噴子,夜郎自大是無知者好辯者的天性。他們大多圖一時之快,根本沒有動腦的能力,你對他們開口時候就已經輸了。因為一個知識越貧乏的人,越是擁有一種莫名的勇氣和自豪感。而他們所相信的東西也就越絕對,根本沒聽過與此相對立的觀點。 張懷瓘《書斷》云:欲杜眾口,猶躡履滅跡,扣鐘銷音。翻譯過來就是:個人的理性會被群體的認同感所裹挾,大眾是沒有智商的,只有情緒。所以谷鳴之輩是一定不能沉寂的,要勇敢的站出來,經常發(fā)發(fā)視頻,寫寫文章,留下些關于書法的辯證,以糾不正之風,為后來者指引正確的方向。對那些擱淺的小魚兒們,能拯救一條是一條。 閑話少絮,言歸正題。二田的“書法”到底有什么問題?批二田的又是些什么人?帶著這兩個問題,谷鳴展開文章,為大家解讀“書法圈”的那些事兒。 二田的“書法”到底有什么問題? 聊到起二位田老師,繞不開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公開消息顯示,現留傳于世的《九成宮》拓本有三井本和李祺本,此外,田老師家藏有異于上述版本的另外一個版本,被稱為田藏本。關于這三個版本孰早孰晚,孰真孰偽的問題,網友有諸多辯證,至今懸而未決。 ![]() 關于《九成宮》的哪個版本最好,本文按下不表。因為臨拓學書向來不是谷鳴認可的方式,所以學《九成宮》用哪個版本的拓片無關緊要。 本部分谷鳴先辯證臨拓學書,然后再探討二田“書法”的問題。 首先,我們看下拓片的制作過程。 ![]() 通俗的講,制作拓片的過程就是用紙把石碑上的文字給捶印下來。當然,捶印的過程碑刻的原刻細節(jié)務必會有損失,這個毋庸置疑。 我們再看碑刻。下圖是谷鳴在西安碑林博物館拍的《家廟碑》碑刻的照片,可以清晰的看到刀痕,但需要注意的是:碑刻師傅留下的刀痕和書法原作者留下的墨跡也會有些許出入,亦毋庸置疑。 ![]() 下圖是雕刻匠人復刻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勤禮碑的場景。 ![]() 刻字最常見的也是最接近原作的碑刻方式是雙鉤輪廓上石雕刻。西安碑林復刻《勤禮碑》即采用的這種方法,用傳統的雙鉤上石竊入法復制底板初稿,然后參考原拓片復制品,最大限度的還原原作的風采。 上述拓碑與碑刻共同構成了碑學。我們現在臨摹的字帖大多是石碑的拓片影印而成的。讀到這里,各位書友,學歐陽詢的書法,還有必要糾結《九成宮》拓片的哪個版本好嗎?無論是哪個版本,只要是拓片,其實都大同小異。除非你是考古或者文物工作者,非要考證某件文物的真?zhèn)?,否則研究拓片的真?zhèn)螌τ趯W書法沒有任何意義。見下圖虛線方框中圈著的“拓片字帖”和“書法作品”,拓片字帖經過多種復雜的工序處理后和原書法作品其實已經大相徑庭了。 ![]() 至此,關于碑學的辯證告一段落,開始討論二田“書法”的問題。二田臨摹家藏《九成宮》拓片字帖是下了苦功夫的,畢其一生無數次把玩臨摹。雖然谷鳴未能有幸結識田老師,但也能想象出:田老師對家藏《九成宮》字帖的任何字體、任何細節(jié)都能如數家珍。所以說他臨家藏《九成宮》幾可重影并不夸張。 二田老師自稱是學歐陽詢的,可是歐陽詢這類書法宗師留下來的可不止《九成宮》,除《九成宮》外,其書法有《卜商帖》《張翰帖》《千字文》等墨跡本傳世。但少見田老師對歐陽詢留下來的墨跡本書法作品過多研究,也未見其能寫出類似風格的字來。從這個邏輯看二田并沒有真正理解歐陽詢的書法風格,否則其書法風格應更接近墨跡本,如下圖《卜商帖》《張翰帖》《千字文》,嚴謹工整,結字瘦長,主筆縱橫舒展,輔筆平正峭勁,這才是歐陽詢書法本來的面目。而《九成宮》拓片不管是哪個版本,經過雙鉤上石、雕刻損毀、覆紙錘拓等復雜的流程后,早已面目全非。 ![]() 嚴格意義上來講,碑刻的拓片和書法沒有任何關系了,只保留了有限的字形供后人辨識。所以,若學書法,當見墨跡。從這個角度,二田老師學到了其家藏本《九成宮》的字形,但未得書法。而其家藏本《九成宮》和歐陽詢書法也沒有太大關系。按刻苦臨帖的路子,二田流派至今無人能寫出墨跡《卜商帖》《張翰帖》《千字文》三帖的風格,可以斷定,以后也寫不出來。 這就是二田老師“書法”的問題所在。 批二田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們先摘取網絡公開平臺上幾個網友的觀點,然后谷鳴再分享自己的看法。 ![]() ![]() ![]() 上面幾張截圖簡單摘取了三個網友的評價,都很有道理。谷鳴認為用“批田”這個詞匯并不恰當,畢竟“批”字放到誰身上都不光彩,用“評價”更為妥當。但中國文人相輕的劣根性又無法讓人做到冷靜的“評價”,最后也只能互批互罵。只要懟的開心,罵的痛快,其他大可忽略不計了。 本文大量篇幅辯證了二田“書法”存在的問題,就不再總結那些各懷鬼胎批田的人了,畢竟他們形形色色,批到實處的少之又少,所以,這個問題留給聰明的讀者們吧,留下你的觀點,告訴大家:批二田的都是些什么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