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間,男子阿勤離家已經(jīng)三年了,他思念家鄉(xiāng),想念父母,更擔心自己唯一的妹妹阿蓉,他每天都默念一句話:“妹妹,等我接你回家!” 阿勤之所以離開他偏僻的小山村,背井離鄉(xiāng),從貨郎做起,努力掙錢,不僅是為了孝順父母和娶妻生子,更是為了妹妹阿蓉。 原來阿勤十三歲的時候,家鄉(xiāng)出現(xiàn)了百年難遇的干旱,顆粒無收,山上的樹皮草根都吃光了,無奈之下,他只好跟著父母還有十一歲的妹妹阿蓉逃荒。 ![]() 在那個年代,遇到這樣的災(zāi)荒,為了生存,賣兒賣女在所難免,可是也正是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阿勤是家里傳宗接代的希望,更何況男孩不如女孩值錢。 懂事的阿蓉為了父母,為了哥哥,含淚勸父母賣了自己,阿蓉雖然是女孩,但那也是父母的心頭肉,他們也不忍心如此,阿勤哭的撕心裂肺,一直說自己沒用,不能保護妹妹。 最后阿蓉說:“爹,娘,哥哥,如果我賣的銀子,可以幫你們度過難關(guān),這也是我這個做女兒和做妹妹應(yīng)該做的。 而且我被賣給大戶人家,平時恐怕還沒在家里勞作辛苦呢,而且可以吃飽穿暖,你們不要難過,等你們掙到錢,將我贖回去,我們就可以一家人團聚了。” 就這樣,因為一場干旱,導(dǎo)致阿蓉和家人分離,阿蓉成了縣城鄭員外家的丫鬟,雖然阿勤家因此度過了難關(guān),但是一家人平時少了一些歡聲笑語,一家人齊心協(xié)力,辛勤勞作,就是為了早一點攢夠錢,將阿蓉贖回來。 可是掙錢談何容易?租來的田地去掉了租子,能保持吃飽穿暖就已經(jīng)很奢侈了,盡管如此,一家人靠著省吃儉用,整整過了五年,攢夠了十兩銀子。 可是問題來了,因為阿勤到了十八歲,早就到了成親的年齡,阿勤的父母有些舍不得將這些錢拿去贖回阿蓉,畢竟他們需要錢給阿勤娶妻生子,延續(xù)香火。 然而阿勤并不這么想,因為他永遠都不會忘記和妹妹分別的場景,他早就暗暗發(fā)誓,無論如何都要將妹妹贖回來,讓她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阿勤見父母不愿意拿錢出來,便在一個夜晚,趁著父母睡著,悄悄地拿走了銀子,讓自己最好的朋友給父母捎個信,去了縣城。 阿勤的父母得知此事,見有這么對自己妹妹如此情深意重的兒子,也替她高興,他們沒有去追阿勤。 可是到了下午,阿勤一個人到了家中,忍不住大哭了起來,阿勤的父母嚇了一跳,也跟著哭了起來,難道女兒阿蓉有什么不測? 阿勤連忙說道:“爹,娘,妹妹沒事,這幾年我去過縣城,看過妹妹,所以我很順利地去了鄭員外家,可是鄭員外已經(jīng)搬走了,沒人知道搬到那里去了,我恐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妹妹了,嗚嗚嗚?!?/p> 一家三口傷心難過了許久,阿勤的母親說:“勤兒,他爹,我們都別難過了,也許阿蓉過得很好呢,眼下還是讓阿勤早點成親,只要有緣,我們會有團聚的那一天?!?/p> 然而阿勤做了一個讓他父母目瞪口呆的決定,因為阿勤說:“爹,娘,當年妹妹為什么和我們分開?還不是家里窮嗎? 即便我娶妻生子,以后遇到災(zāi)荒之年,難道我也要賣兒賣女嗎?俗話說窮不過三代,我們家祖祖輩輩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 一年忙到頭,辛辛苦苦,還要看老天的臉色才能攢點錢,我想出去闖一闖,多掙些錢,也順便打聽妹妹的下落,早點讓她回來和我們團聚。” 阿勤的父親立即說道:“勤兒,你有這個志氣為父替你高興,可是你大字不識一個,在外面生存都是問題,別說做生意了,再說哪有本錢?。俊?/p> “爹,咱們不是攢了十兩銀子嗎?我給你們留一半,這幾年,我去過縣城看,發(fā)現(xiàn)縣城走街串巷吆喝的貨郎就挺賺錢,你們就放心吧,我會經(jīng)?;貋砜茨銈兊模 ?/p> 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阿勤的母親知道兒子的性格,她十月懷胎生的阿蓉,她何嘗不想讓女兒團聚呢?因此她默默地去幫兒子收拾包裹。 而阿勤的父親則陪著阿勤去鎮(zhèn)上買了個貨郎擔,就這樣,阿勤懷揣著尋找妹妹和改變貧窮的命運這兩個夢想,離開了家鄉(xiāng),去了縣城,開始了他貨郎的生涯。 然而他不熟悉貨郎這個行當,做起來并不那么容易,好在阿勤心地善良,價格公道,童叟無欺,很快熟悉了起來,一年掙了十兩銀子,這是他原來一家三口好幾年的收入,只可惜他還是沒打聽到妹妹的下落。 然而當他準備回家看望父母的時候,身上的錢被可惡的小偷盯上了,一年的辛勞就這么泡湯了,他只好托人給父母捎個口信,說自己去別的地方找妹妹了,就在外面了。 一晃又一年過去,他掙了十五兩銀子,準備回家時,他打聽到妹妹跟隨鄭員外家搬去了省城,他趕緊去了省城,因為他擔心自己去晚了,妹妹又跟隨鄭員外家搬走了。 ![]() 省城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阿勤一邊跑貨郎,一邊打聽妹妹下落,如此同時,阿勤還有一個夢想,就是改變窮苦的日子,他覺得做貨郎并非長久之計。 所以他用銀子租了個鋪面,開了個胭脂水粉鋪,這些對他這個做了兩年的貨郎來說,并非什么難事,阿勤請了伙計,做了掌柜,生意紅火,只是在省城也沒找到妹妹阿蓉。 可是他漂泊在外這么久,心中十分思念家鄉(xiāng),想念父母,為了不讓他的父母擔心,尋找妹妹的事情也需要和父母從長計議。 于是阿勤安頓好鋪子之后,決定回家一趟,想順便將父母都接過來跟自己享福,因為此時的他相對于家鄉(xiāng)的人來說,已經(jīng)算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了。 從省城到他的家,幾百里的路程,那個年代交通不發(fā)達,如果步行,要翻山越嶺,過江過河,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如果遇到刮風下雨,一個月能平安回家就算不錯了。 阿勤不想耽誤時間,所以騎上新買的毛驢啟程了,一路上風雨兼程不必細說,幾天后他穿過一個縣城,準備趕往前面的小鎮(zhèn)住下來,再繼續(xù)趕路。 可是他離開縣城不久,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無奈之下,他找了個地方避雨,等雨停了之后繼續(xù)趕路,原本在傍晚時分可以趕到前面的小鎮(zhèn)。 由于道路濕滑,到了黃昏時分,眼看天就要黑了,離前面的小鎮(zhèn)還有十多里路,看來只能招呼人家借宿一宿了,這對跑過貨郎的阿勤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忽然空無一人的道路上,出現(xiàn)了一個年邁的阿婆,頭發(fā)花白,穿著普通的粗布麻衣,背著個包袱,佝僂著背,拄著拐杖,在泥濘的道路上步履蹣跚。 說來也奇怪,他原本溫順的毛驢,到達阿婆跟前時,忽然停下了腳步,不僅如此還“啊——呃——啊——呃”地尖叫了起來。 阿勤趕緊拍了拍毛驢的腦袋,讓它不要亂叫喚,免得驚嚇了阿婆,可是已經(jīng)晚了,或許是毛驢突然的驚叫聲,讓阿婆受到驚嚇,她一個踉蹌摔倒在地。 阿勤本就心地善良,再加上阿婆摔倒和自己的毛驢有關(guān),所以阿勤趕緊走了過去,想扶起阿婆,可是阿婆一骨碌站了起來。 阿勤有些驚訝,不過這樣也好,說明阿婆沒事,他也就放心了,不過他趕緊問道:“老人家,對不住了,是我的毛驢驚嚇著你了吧?你沒事吧?” 阿婆仔細地打量著憨厚有禮,儀表堂堂的阿勤一番,緩緩說道:“哦,我沒事,只不過衣服弄臟了,回去洗洗就可以了,年輕人,天快黑了,你這是要去那里???” 阿勤說道:“老人家,你沒事就好,你這把年紀了,怎么一個人趕路呢?你家住在哪里?天快黑了,還是讓我送你一程吧?” “我去走親戚,由于下雨耽擱了,所以才這么晚回家,天快黑了,我家就在前面不遠的地方,既然你有心送我,不如順便去我家借宿一晚吧?” 阿勤正愁沒地方借宿,見阿婆這么說,當即就答應(yīng)了,阿勤想扶著阿婆上了自己的毛驢,可是阿婆自己麻利爬上了毛驢。 阿勤沒有多想,牽著毛驢在阿婆的指引下,一老一少,邊走邊聊,沿著大路走了約兩里路,然后順著岔路來到了一個山坡。 阿勤忽然有種不詳?shù)母杏X,因為他發(fā)現(xiàn)山坡上并沒有村莊的影子,阿婆為什么將自己帶到這里呢?而且阿勤還發(fā)現(xiàn)路越走越偏,周圍越來越荒涼。 阿勤剛想詢問,阿婆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因為阿婆立即說道:“年輕人,你是不是著急了?我家就要到了,你看,前面亮光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阿勤順著阿婆指的方向看了看,果然不遠處就有一處亮光,雖然燈光有點弱,但既然不遠,阿勤加快了腳步趕往前面的一個獨門獨戶的小屋。 剛到院子,一個女子的聲音喊道:“娘,你怎么才回來?我本想去接你的,又怕你在親戚家住一晚,所以就沒去,我聽到腳步聲就趕緊回來了,對了,這位公子是誰?” 屋子是三間普通的茅草屋,院子也有些破敗,但是院門口站著的一個中年婦人卻是富貴人家的打扮,而且風姿綽綽,和周圍的環(huán)境極不相稱。 阿勤將毛驢拴住院子里,毛驢又驚叫了幾聲,被阿勤喝止,到了屋里,借著油燈的燈光,阿勤更加不敢相信阿婆和中年女子是一對母女。 可是她的的確確是這樣稱呼阿婆的,還沒等阿勤說話,阿婆說道:“對了,這個小伙子是阿勤,這是我女兒馮翠。” ![]() 阿婆介紹完又立即說道:“翠兒,你知道我這個人在別人家住不習慣,要不是因為下雨,我早就回來了,結(jié)果路上遇到阿勤。 還是我老了不中用,被他的毛驢嚇得摔倒了,他心腸好送我回來,你去弄點吃的吧,我倒沒事,不能怠慢了客人?!?/p> 馮翠端了一杯水遞給了阿勤,然后扶著阿婆去房間換衣服,畢竟阿婆因為摔跤,身上沾了不少的泥,很快馮翠從房間出來,說了讓阿勤等一等,就去了廚房。 阿勤有些坐立不安,因為他發(fā)現(xiàn)屋里沒有男人,雖然屋里的兩個女子年齡都不小了,可是自己一個男人借宿這樣的人家,怎么說都有些不妥。 可是外面黑燈瞎火,而且地處荒涼,他能到哪里去借宿呢?正當阿勤猶豫之際,阿婆從屋里走了出來,還是那身衣服,可是身上的泥土沒有了。 阿勤皺了皺眉,而此時馮翠從廚房端了飯菜過來,看著還挺豐盛,因為有魚有肉,還有白米飯,馮翠說道:“小伙子,你累了吧?這些粗茶淡飯,你填填肚子吧!” “阿勤,我們小門小戶,沒什么好招待的,我們都不餓,你就湊合著快點吃吧?”阿婆說完,催著阿勤趕緊吃飯,并且拉著馮翠坐在阿勤的對面看著阿勤。 阿勤確實有些餓了,謝過之后,拿起筷子吃了起來,可是當他吃了一口肉之后,差點吐了出來,因為肉不僅是涼的,而且有股臭味,很顯然放了很多天。 做過幾年貨郎的阿勤,雖然沒有遇到過這些,但是他聽說過很多,他將遇到阿婆到現(xiàn)在的事情串了起來,頓時覺得頭皮發(fā)麻,背后發(fā)涼,冒出來冷汗。 首先毛驢見到阿婆會驚叫,來到院子見到馮翠也會驚叫,阿婆年邁,摔倒在地竟然一點事情都沒有,而且她的家為什么獨門獨戶,而且很荒涼? 還有阿婆身上沾了不少的泥土,為什么衣服都沒換,泥土不見了呢?而且馮翠端來的飯菜為什么是涼的,而且還已經(jīng)發(fā)臭了? 另外她們怎么不吃飯?也許馮翠在家吃過了,但是阿婆外出歸來肯定沒吃飯啊,作為女兒的馮翠怎么不讓母親吃飯? 想到這里,阿勤立刻掀翻了桌子,想趁著慌亂之際,奪門而出,逃命要緊,然而掀翻的桌子并沒有砸到阿婆和馮翠,明明從她們身上穿過,對她們沒有一絲的傷害。 不過阿婆立即說道:“小伙子,難道你猜出來了?我們并沒有惡意,我要想害你,在路上我有的是機會,我之所以請你過來,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是有事情請你幫忙?!?/p> 阿婆說完,立即拉著馮翠攔住了轉(zhuǎn)身要跑的阿勤,并且要跪倒,阿勤想扶起她們,卻仿佛抓住了空氣,阿勤徹底明白了。 阿勤心里想:“如果她們真的想害我,我恐怕也難以逃脫,既然她們有事情求我,不妨聽聽她們說什么再做打算?!?/p> 想到這里,阿勤立即說道:“你們莫要如此,我還年輕,怎么能經(jīng)受得起你們的下跪呢?這不是讓我折壽嗎?你們有什么盡管說吧,只要我能做到,就絕不推辭?!?/p> 當阿勤說出愿意幫助她們時,馮翠已經(jīng)淚流滿面,泣不成聲,而阿婆也含淚說出了讓阿勤難以置信的事情,并且氣得咬牙切齒,當即決定無論如何都會幫她們。 原來阿婆和她的丈夫還有他們唯一的女兒馮翠一家三口,在前面的小鎮(zhèn)開了一個豆腐店,雖不富裕,但是家庭和睦溫馨。 馮翠年輕時貌美如花,遠近聞名,為了生活,她不得不拋頭露面,幫著家里打理豆腐店的生意,馮翠十六歲時她的父母給他尋一個門當戶對的親事。 可是在就要出嫁的前些天,縣城貪財好色的侯員外路過小鎮(zhèn),一眼就看上了馮翠,立即上面提親,讓馮翠做他的小妾。 馮翠和她的父母堅決不同意,結(jié)果侯員外讓手下在豆腐店做了手腳,鬧出人命,馮翠的父親被押入大牢,侯員外假惺惺地說要幫他們,條件可想而知。 因為豆腐店被查封,還要賠償人家一大筆錢,走投無路的馮翠為了父母,只好同意,馮翠嫁過去之后,她的父親因為本就被衙役打成重傷,再加上氣火攻心,沒多久便去世了。 家中只留下阿婆靠著侯員外給的少的可憐的聘禮,和自己的縫縫補補,做些針線活勉強度日,從此之后,阿婆和女兒馮翠見面的機會少得可憐。 按理說馮翠勤勞善良,而且恪守本分,嫁給侯員外做妾室,也能過上好日子,可是侯員外的正妻賈氏眼里容不下別人。 所以馮翠自從嫁過去之后,謹小慎微,小心翼翼地生活,后來她生了女兒阿蓮,此后再也沒有生育,這當然和賈氏有關(guān),馮翠對主母的威脅少了,她的日子稍微好過了一些。 由于侯員外喜新厭舊,馮翠和女兒阿蓮在家中的地位堪憂,不過生活倒是無憂,馮翠只希望女兒阿蓮長大之后,能嫁給個好人家,她這一生也算是值得了。 可是阿蓮繼承了馮翠的美貌,正是因為這個,給她們母女二人后來的生活帶來了滅頂之災(zāi),因為縣城有個有頭有臉的富家公子,他本來是要跟賈氏的女兒定親的。 可是他看上了阿蓮,拒絕了賈氏的女兒,這讓賈氏的女兒,特別對賈氏懷恨在心,她們覺得阿蓮根本不配嫁給那個富家公子,而且還搶賈氏女兒的風頭。 于是賈氏作主,要將阿蓮嫁到幾百里的外地,說是她遠房親戚,侯員外有心干預(yù),可是家里的生意離不開賈氏娘家的幫助,他在娶馮翠的時候就受到了警告和懲罰,所以這次他不敢出面。 馮翠見當父親的都不愿意替女兒作主,只有她這個當母親的據(jù)理力爭了,可是賈氏根本不給她這個機會,而且將婚期定好,畢竟在那個年代,賈氏才算阿蓮的母親,阿蓮只能稱呼馮翠姨娘。 阿蓮要嫁的那個人,她和馮翠都認識,曾經(jīng)家里遭難,找了不少的關(guān)系,來到侯家做仆人,可是那個人,仗著是親戚,竟然飛揚跋扈,欺負其他人。 不僅如此,還染上了賭博,后來竟然還偷了侯府的東西,最后被賈氏趕走,賈氏讓阿蓮嫁給他,歹毒之心可想而知。 ![]() 馮翠為了唯一的女兒阿蓮,無奈之下,在成親的前幾天,她豁出去了,想辦法幫助阿蓮帶著丫鬟一起逃走,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馮翠的母親,也就是阿婆的家里。 可是馮翠在侯府沒什么地位,身邊基本都是賈氏安排的人,事情敗露,賈氏派人捉拿阿蓮和她的丫鬟,馮翠為了女兒,誓死力爭,結(jié)果被賈氏推倒,后腦勺著地,不幸身亡。 得知馮翠去世的消息,阿婆本就年邁,度日艱難,她因此重病一場,沒多久也去世,馮翠的死,讓侯員外有所震動。 他雖然讓阿蓮和那個人的婚姻解除,讓阿蓮逃過了一劫,但是阿蓮不嫁人,那個富家公子還是要娶阿蓮,賈氏豈能善罷甘休? 賈氏決定一不做二不休,找人將阿蓮和她的丫鬟賣到外地去,無論是做丫鬟還是煙花之地,隨便對方作主,怎么賺錢怎么決定,結(jié)果可想而知。 聽到這里,阿勤怒道:“天底下哪有這樣的父親?即便賈氏和阿蓮沒有血緣關(guān)系,可是賈氏的女兒和阿蓮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她也不幫幫自己的妹妹?正是豈有此理! 對了,阿蓮和她的丫鬟現(xiàn)在何處?我該如何幫你們,畢竟我根本就不認識阿蓮和她的丫鬟,我如何救她們?” 馮翠含淚說道:“是啊,俗話說紅顏多薄命,我爹因我而死,我娘也因為我孤苦伶仃度過了晚年,我還被主母欺凌,好不容易等女兒阿蓮長大了,希望她有個好的歸屬。 沒想到我遭此橫禍,我女兒也踏上了不歸路,讓我這個做娘的如何不痛心,如何能甘心?我來到了地府之后,就找到了我娘。 我們一起求了差役,想幫幫我可憐的女兒阿蓮。差役也感慨萬分,決定幫我們,差役讓我們想辦法找到你,只有你才能幫到我的女兒阿蓮?!?/p> “大嬸,你別難過,但凡有一點辦法,我都會幫你們,只是我不明白,你們?yōu)槭裁匆椅夷兀课抑皇莻€很普通的人,父母在農(nóng)村,妹妹不知所蹤?!卑⑶谟行┎唤獾貑柕馈?/p> 馮翠說道:“因為我求差役查過女兒的生死簿,她和你有一世情緣,不僅如此,阿蓮的丫鬟就是你的妹妹阿蓉啊!” “我妹妹不是在鄭員外家嗎?怎么會做了阿蓮的丫鬟呢?”阿勤又驚又喜,驚的是豈不是妹妹也會身遭不測?喜的是終于知道了妹妹的下落。 馮翠說道:“這并沒有什么奇怪的,你的妹妹阿蓉是個善良的姑娘,在鄭家勤勞本分,因為發(fā)現(xiàn)了鄭家管家中飽私囊的秘密,被管家攛掇主子將她轉(zhuǎn)賣到煙花之地,我見她可憐,就買下做了阿蓮的丫鬟。” “大嬸,謝謝你救了我妹妹啊!可是我該如何救阿蓮和我妹妹呢?你們快說吧,我不想有任何意外發(fā)生!”阿勤著急的說道,馮翠說:“事不宜遲,我們現(xiàn)在就動身......” 阿勤聽馮翠說完,趕緊出門,可是外面黑燈瞎火的,如何走路?而此時阿婆和馮翠變成兩團火焰,雖然幽暗,但是可以照亮地面。 阿勤深一腳淺一腳的,跟著前行,他們翻過一座山坡,來到山腳下,是一條河,河邊停著一條船,阿勤悄悄地走到跟前,能聽到有人打呼的聲音。 很顯然是因為夜晚,船靠在河邊,人在船上休息,阿勤在路邊找到一根木棍,悄悄的上了船,即便如此,還是驚動了守夜的人,那可是一群亡命之徒。 很快好幾個壯漢,點起了火把,手持利刃圍住了阿勤,阿勤孤身一人,豈是他們的對手?阿勤手拿木棍,被逼著后退,他暗暗叫苦,本想救人,可是要命喪于此。 然而就在此時,幾個壯漢“媽呀”的一陣慘叫,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有些慌不擇路,掉進了河里被河水卷走,是誰這么厲害? 阿勤忍不住朝周圍看了一眼,若不是阿勤見過阿婆和馮翠,此時的他只怕也會嚇得魂不附體,壯漢散去之后,阿婆和馮翠收起了猙獰的面目,讓阿勤去船艙救人。 當阿勤和妹妹阿蓉見面時,忍不住抱頭痛哭,阿勤含淚說道:“妹妹,你受苦了,都是哥哥不好,這些年都沒兌現(xiàn)承諾,找到你,將你贖回?!?/p> “哥哥,這不是做夢吧?沒想到還能和你見面,爹娘都還好嗎?對了,先救救我家小姐阿蓮!”阿蓉也含淚地說道,一旁的阿蓮見到這一切,也忍不住眼淚直流。 除此之外,船艙中還有六個花季少女,阿勤連忙說道:“你們不要驚慌,歹人已經(jīng)被我們趕走,你們沒事了,在船艙待著便是,阿蓮,你跟我出來一下?!?/p> 阿勤接著火把的亮光,看了看阿蓮,果然貌美,阿蓮感激的眼神看了看阿勤,臉頓時紅了起來,這就是緣分! 當阿蓮見到母親和外婆時,撲通跪倒在地說道:“外婆,娘,我好想你們啊!你們托夢給我,讓我和阿蓉好好活下去,會有人來救我們原來是真的??!你們不要走!” 阿婆和馮翠都哭成了淚人,忽然金雞報曉,馮翠含淚說道:“阿蓮,我們要走了,該去投胎轉(zhuǎn)世了,從今往后好好報答阿勤的恩情,和他好好過日子,阿勤,希望你能照顧好阿蓮,莫要讓她和我一樣命苦?!?/p> 說完,阿婆和馮翠消失不見,不過她們在消失之前,交給阿勤一個包裹,里面有金銀首飾,價值足足有一千兩。 阿勤帶著姑娘們離開了船,去找到自己的毛驢,然后到了前面不遠的鎮(zhèn)上,那些有家的姑娘,阿勤給了他們盤纏讓他們回去,還有兩個孤兒,阿勤帶著她們一起回了家。 阿勤的父母時隔三年見到兒子阿勤,他們見兒子不僅平安歸來,還將女兒阿蓉找到,不僅如此,還帶回來三個姑娘,喜不自勝。 他們得知情況后,免得夜長夢多,讓阿勤和阿蓮?fù)昊?,然后一起去了省城,阿勤不僅開了幾個胭脂水粉鋪,后來還從事胭脂生產(chǎn)。 那兩個姑娘留下來幫忙,在阿蓮的撮合下,嫁給了阿勤的伙計,阿蓉也嫁給了門當戶對的如意郎君。 至于侯員外和賈氏,忽得怪病,不久離世,家道中落,賈氏的女兒也就是阿蓮的同父異母的姐姐只好去了賈氏的娘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雖然嫁了人,但過的并不如意。 ![]() 而阿勤和阿蓮生兒育女,阿蓉和她的丈夫也是如此,阿蓉和阿蓮雖為姑嫂,但情同姐妹,他們兩家人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都成了富貴之家,幸福之家,行善之家。 (故事完) 聲明:本故事旨在傳承民間藝術(shù),勸人為善棄惡,弘揚傳統(tǒng)美德,與封建迷信無關(guān),謝謝閱讀,歡迎點贊,并對故事中的人物或情節(jié)發(fā)表您的評論。 |
|
來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