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吧,就算疫情結束了,病毒以后也將融入你的生活,這以后都將是考試重點! 隨著全世界范圍內新肺疫情的擴散,2月28日世衛(wèi)組織宣布將新冠肺炎全球風險級別提高為“非常高”,但到目前為止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藥物和疫苗卻一直還沒有研發(fā)出來,很多人覺得這新肺病毒估計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病毒了,但是,還真的不是哦! 依據病毒中包含的基因物質的不同,可將病毒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兩大類。其中,RNA病毒因其層出不窮的變異,巨大的殺傷力聞名于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RNA病毒瑯琊榜上,有哪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吧! 埃博拉病毒呈長絲狀體,單股負鏈RNA病毒,外有包膜, 1976年,因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舊稱扎伊爾)的埃博拉河地區(qū)發(fā)現了該病毒的存在,故名,該病毒一經發(fā)現立刻引起了醫(y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國際上將生物安全分四個級別,其中,最初級為一級,最恐怖級別為四級,埃博拉病毒位列第四級別榜首。埃博拉病毒一旦人類發(fā)起攻擊,那就是毀滅性的,死亡率高達90%,基本上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攻擊性最強、且死亡率最高的病毒。 “埃博拉”病毒的形狀宛如中國古代的“如意”,但一旦感染,一點都不讓人如意,該病毒極其活躍,一旦感染,病毒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多個器官,使之發(fā)生變形、壞死,并慢慢被分解。用一位醫(yī)生的話來說,感染上“埃博拉”的人會在你面前“融化”掉。 體現在癥狀上就是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嘔吐、腹痛、腹瀉。發(fā)病后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內出血,繼而七竅流血不止,并不斷將體內器官的壞死組織從口中嘔出,因此,患者“死得極其難看”,甚至可在24小時內死亡。 馬爾堡病毒,單股負鏈RNA病毒,是埃博拉的同胞兄弟,屬于同“絲狀病毒科”家族,它的發(fā)現早于埃博拉病毒。 馬爾堡病毒同在生物安全第四級別,可以透過體液,包括血液、排泄物、唾液及嘔吐物傳播。對于這種具高度傳染能力,而同時致命的疾病,沒有任何疫苗或醫(yī)治的方法。病患者病狀為發(fā)高燒,腹瀉、嘔吐,身體各孔穴嚴重出血。通常病發(fā)后一周死亡。病發(fā)死亡率為25%~100%。 SARS病毒呈球形,是有包膜的單股正鏈RNA病毒,人類分離的第六類冠狀病毒,生物安全級別三級。 SARS的潛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內,一般約2~10天。人群普遍易感,2003年席卷全球的非典罪魁禍首就是它,特點是傳染性極強。感染SARS病毒后起病急、傳播快、病死率高,被傳染的病人多數都與患者直接或間接接觸,或生活在流行區(qū)內。 臨床上表現為缺氧、紫紺、38℃以上高熱、呼吸加速或呼吸窘迫綜合征、氣促等,X片表現為肺部不同程度改變,最關鍵是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治愈非典病毒的有效藥物。還好,自2004年以來,全球未再報告過SARS病例。 SARS-CoV-2為單股正鏈RNA病毒,是人類分離的第七類冠狀病毒,生物安全級別三級。 SARS-CoV-2對熱敏感,56℃30分鐘、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所以,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很重要。 期待著新冠病毒能在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突然消失。 MERS是單股正鏈RNA病毒,生物安全級別三級,是第六種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 MERS-CoV最早于2012年9月在沙特被發(fā)現,早期因與SARS臨床癥狀相似得名'類SARS病毒',自2012年起,MERS在全球共波及中東、亞洲、歐洲等27個國家和地區(qū),截止目前共報告2468例病例,死亡851例,病死率約34.4%。80%的病例來自沙特阿拉伯。我國曾發(fā)生過一例輸入性MERS病例。該病潛伏期為2-14天,人群普遍易感。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大名鼎鼎的艾滋病病原體,因此也稱艾滋病病毒,為球形的單股正鏈RNA。HIV的基因組比已知任何一種病毒基因都復雜。 HIV主要攻擊目標為CD4T淋巴細胞,血液中最早出現的是HIV核酸,隨后出現P24抗原,緊接著出現針對HIV相應蛋白如P24、gp120和gp41等的特異抗體,同樣存在IgM到IgG的轉換,而IgG抗體一旦產生后,通常會長時間高濃度的存在患者體內。 HIV一旦侵入機體細胞,病毒將會和細胞整合在一起終生難以消除。 狂犬病毒外形呈彈狀,核衣殼呈螺旋對稱,表面具有包膜,單股負鏈不分節(jié)段的RNA。 狂犬病毒之所以能入選瑯琊榜,除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種病毒了,關鍵這種病毒最恐怖的事情是感染后不及時處理的話,發(fā)病之后病死率100%。 狂犬病伴隨了人類上千年,世界上最早關于病毒性疾病的記載就是狂犬病。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東晉的道家學者著名的煉丹師葛洪是史上第一次描述狂犬病的人。他在《肘后方》里描述狂犬病發(fā)病的時候,這個病人不能受到任何聲音的刺激,特別是水聲,一旦病人聽到了水聲就會有全身抽搐,甚至口吐白沫的癥狀,這便是現代醫(yī)學里狂犬病所描述的癥狀。 并且據此書所講在被狗咬傷后的二十天沒有發(fā)病就不會發(fā)病了,這個癥狀被他稱為恐水癥。 友情提醒:如果你不會打狗棒法,那么萬一被狗咬,啥也別說,趕緊麻利的打狂犬疫苗去吧! 甲型流感病毒是單股負鏈RNA病毒,病毒形態(tài)多樣,且很容易變異,以變化多端著稱,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包含了禽流感、豬流感和人流感等,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此病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感染后會出現發(fā)燒、咳嗽、疲勞、肌肉酸痛等癥狀,連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也最容易發(fā)病的群體。 麻疹病毒為單股負鏈RNA病毒,衣殼外有囊膜。 麻疹雖然生物安全級別不高,但這是一種只感染人的疾病,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傳染性“最強”的病毒,有著“見面?zhèn)鳌钡姆Q號,也就是說只要你沒患過麻疹,又沒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易感人群),只要跟正在患麻疹的病人見上一面,就會被感染。也就是說和麻疹患者照個面很有可能就被感染上。 它是兒童最常見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傳染性很強,發(fā)病率高,以皮丘疹、發(fā)熱及呼吸道癥狀為特征患并發(fā)癥者病死率高。若無并發(fā)癥,愈后良好,一般有終身的免疫力。 預防麻疹病毒的有效手段——接種麻疹疫苗雖然接種麻疹疫苗可能并不十分完美,因為各種原因它所產生的免疫力并不能持續(xù)終生,但是,請相信科學,該打的疫苗不能少! 當然,RNA病毒有很多,還有其他不在'瑯琊榜',比如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腦炎病毒,其他流感病毒,鼻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登革熱病毒,輪狀病毒等。 雖然病毒很可怕,也有一定的致死率,但是只要對他們有足夠的認識,做好預防措施,一般都可以防治。相信我們一定能戰(zhàn)勝新冠病毒,加油中國,加油全世界! ![]() 說明:本文為原創(chuàng)投稿,不代表檢驗醫(yī)學新媒體觀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及原創(chuàng)作者姓名和單位。 編輯:唐強虎 審校:而 東 |
|
來自: 江海博覽 > 《醫(yī)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