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度夏,總愛喝一碗酸梅湯。 這個習(xí)慣傳承至少上千年了,梅湯不僅酸甜可口,也是一個極好的健脾開胃食療方。 01 喝酸梅湯好處多 夏季人體出汗量增多,體內(nèi)的津液也會隨著汗液而流失,津液不足便會出現(xiàn)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少、黃赤,咽喉干燥等不適癥狀,而酸梅湯恰好是補充津液的好幫手。 生津止渴 ? 酸梅湯材料中,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肺、肝、脾、大腸經(jīng),能夠生津止渴。并且中醫(yī)有個理論叫“酸甘化陰”,烏梅與冰糖結(jié)合,便會迅速生成津液,補充人體所需。 補脾益氣 ?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脾、胃、肺經(jīng),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烏梅生津,甘草清熱,這便是酸梅湯清熱解暑的原理! 理氣健脾 ? 酸梅湯中還有一味陳皮,其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jīng),具有行氣健脾、理氣和胃、化痰止咳、降氣止嘔、舒肝利膽等功效。 現(xiàn)代藥理研究也表明,陳皮中含有陳皮素、橙皮苷、黃酮化合物等成分,對消化系統(tǒng)有抗?jié)兊淖饔?,能夠促進消化、增強食欲。 消食開胃 ? 酸梅湯中有山楂,那就注定了酸梅湯具有消食開胃的作用。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可以消食化積,行氣散瘀,尤善消解油膩肉食造成的飲食積滯。 02 如何煮酸梅湯 夏天學(xué)會自己在家做酸梅湯,想喝的時候隨時可以煮,干凈又衛(wèi)生。話不多說,大家趕緊來看一下是怎么做的吧? # 所需材料: 陳皮15克、山楂25克、烏梅30克、洛神花10克、甘草6克、薄荷葉2克、冰糖適量 大部分原材料都能在中藥房買到,洛神花藥房沒有的話可以看看超市、茶葉店,或者網(wǎng)上買,都很方便。 做法: 先將準備好的原材料沖洗一遍,除去表面灰塵,之后再用清水浸泡30分鐘,這樣能夠減少煮制時間。同時還能更加入味。 泡好之后,原材料和水一起倒入鍋中,再加入3升左右的清水,開大火把水燒開,然后轉(zhuǎn)小火煮30分鐘。 此時酸梅湯的顏色已經(jīng)變成褐色,加入適量冰糖,繼續(xù)煮5分鐘讓冰糖融化后關(guān)火。 等待酸梅湯晾涼后,再把煮過的酸梅渣撈出來。熬好的酸梅湯可以分裝后放在冰箱里冷藏兩小時,風(fēng)味更佳。 注意 ? 1.陳皮最好選擇三年以上的,放置時間越久,營養(yǎng)價值越高。 2.酸梅湯煮好之后再放冰糖,這樣在增加甜味的同時還不會破壞食材功效。放入冰糖后將其熬化即可,不用久煮。 3.烏梅的酸度很高,煮的時候不要用鐵鍋,可以用砂鍋煮,煮好后要盛在玻璃或陶瓷器皿里。 4.雖然冰鎮(zhèn)過后風(fēng)味更佳,但是夏天脾胃虛寒,冷飲盡量不要貪多。 1.陳皮最好選擇三年以上的,放置時間越久,營養(yǎng)價值越高。 2.酸梅湯煮好之后再放冰糖,這樣在增加甜味的同時還不會破壞食材功效。放入冰糖后將其熬化即可,不用久煮。 3.烏梅的酸度很高,煮的時候不要用鐵鍋,可以用砂鍋煮,煮好后要盛在玻璃或陶瓷器皿里。 4.雖然冰鎮(zhèn)過后風(fēng)味更佳,但是夏天脾胃虛寒,冷飲盡量不要貪多。 03 喝不完的酸梅湯怎么辦 常溫下酸梅湯容易變質(zhì),如果酸梅湯表面有細細的泡沫浮起,就不能喝了。 在家煮的時候,經(jīng)常會煮多,一次喝不完,怎么辦?答案是:可以用來做酸梅冰粉。 # 所需食材: 白涼粉、酸梅湯汁、干桂花適量。 做法: 酸梅湯中加入白涼粉攪拌均勻后,大火煮開,倒入玻璃碗; 稍微放涼后,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讓其凝固成果凍狀; 凝固成形后用刀劃十字,挖出酸梅冰粉放入碗里,最后撒入適量干桂花就可以開吃了。 注意 ? 酸梅冰粉(酸梅湯)雖然美味,切記不要過量食用,尤其是小朋友,不利于腸胃健康。 此外,容易燒心反酸、惡心嘔吐,以及正在感冒的人,也要少喝酸梅湯。 喜歡就獎勵一個「??」和「在看」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