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的江蘇書展什么樣 書船云集,等著買家挑選 明清時,近百家書坊匯聚南京 如何從中脫穎而出 又是誰放出狠話“翻刊千里必究” 《江蘇文脈·研究編》 即將推出《江蘇刻書史》 江蘇出版界都有哪些趣事 一起來提前揭秘 前幾天,第十二屆江蘇書展剛剛在蘇州落下帷幕,現(xiàn)場展臺林立,堪稱閱讀的盛會。 在展廳里逛展的時候,你能想象出400多年前的江蘇書展是什么樣嗎? 那時候,書商們搬來的不是一個個展臺,而是書船。密布的河網(wǎng),便捷的交通,讓上船買書變成可能。 船棚下,兩側(cè)擺著書架,陳列上各種書籍,中間一般還會有書桌或者木椅,想買書的人,可以盡情上船翻閱。 書船是浙江湖州獨(dú)有的一種船只,但他們非常愛來蘇州。最熱鬧的地方,當(dāng)屬常熟沙家浜七星橋西岸,因?yàn)檫@里住著毛晉。 ![]() 汲古閣藏秘本書目 毛晉,別號汲古主人,是明代常熟坊刻最富盛名的人。毛晉非常博學(xué),師從錢謙益,但他的考運(yùn)不太順,參加科舉連連失利。眼看“上岸”無望,于是毛晉自主創(chuàng)業(yè),轉(zhuǎn)而從事藏書、刻書的工作。 在買書這件事上,毛晉非?!鞍缘揽偛谩?,常常一擲千金。他家門口貼著一個收購廣告:“有以宋槧本至者,門內(nèi)主人計(jì)葉酬錢,每葉出二佰:有以舊鈔本至者,每葉出四十;有以時下善本至者,別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買書按頁付錢,別人出多少他往上加兩百,你說豪橫不豪橫?這個廣告貼出去,不少書商都把賣書給毛晉當(dāng)成了發(fā)家致富的捷徑,還有諺語說道“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書于毛氏”。 于是,湖州書船一路開來,云集于七星橋,甚至晚上還有夜市。他的好友陳瑚詩中寫道,“隔岸便通汲古閣,夜來聞到賣書船。” 除了重金購書之外,實(shí)在買不到的,毛晉就向藏書家借抄,以補(bǔ)自家之缺。 經(jīng)過多年積累,毛晉藏書多達(dá) 84000 余冊。為保存這些善本古籍,他不惜重金先后修筑汲古閣、目耕樓和雙蓮閣三座書樓。 收藏了這么多好書,其實(shí)是為了更廣泛地傳播、保存文化。毛晉以藏書為底本或校本付刻,他在刻書過程中也曾遇到過資金困難,甚至賣了三百畝地,籌錢完成刻印。 汲古閣刻的書同樣搶手。毛晉家門前絡(luò)繹不絕的書船,也不盡是賣書的,有很多是來購書的。 一座城市能有多少家“出版社”?在明代,南京有近百家書坊。 他們都刻印哪些書籍呢?經(jīng)、史、地志、文集、醫(yī)藥、小說、戲曲等門類應(yīng)有盡有,內(nèi)容極其豐富,十分暢銷。 ![]()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中的書坊 明代的書商們,便已經(jīng)明白了產(chǎn)業(yè)集聚發(fā)展的好處,而且也有了品牌意識。 那時,南京書坊喜歡在名號前冠以“金陵”或“秣陵”二字,為“金陵帝王州”的悠久歷史而自豪。又因?yàn)闀辉萍谌浇趾吞珜W(xué)前,所以店招里又經(jīng)常帶有“三山街書林”“山書坊”字樣。 孔尚任曾在《桃花扇》中,描寫了一位金陵三山街的書客蔡益所。說起南京書坊,他充滿自豪:“天下書籍之富,無過俺金陵;這金陵書鋪之多,無過俺三山街;這三山街書客之大,無過俺蔡益所。” 于他眼中,書商也是一份相當(dāng)體面的工作,“俺蔡益所既射了貿(mào)易詩書之利,又收了流傳文字之功;憑他進(jìn)士舉人,見俺作揖拱手,好不體面?!?/span> ![]() 明金陵積德堂刊《嬌紅記》 明代南京眾多書坊中,還有不少是“家族企業(yè)”。其中,唐姓12家,周姓8家,老唐家和老周家開的店最多。 萬歷年間,唐姓各家刻書種類繁多,在數(shù)量上,唐對溪的富春堂最多。富春堂又稱金陵三山街繡谷對溪書坊唐富春,或金陵三山街唐氏富春堂。 這家書坊最暢銷的書,是戲文。才子佳人的故事,老百姓最愛看了。 書坊如此密集,如何才能脫穎而出呢? 現(xiàn)在的這些營銷手段,古人早就玩明白了。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家開在南京三山街的富春堂,就很喜歡換個“包裝”再來賣。 東晉干寶的《搜神記》都看過吧?《新刻出像增補(bǔ)搜神記》了解一下?!囤w氏孤兒》看膩了嗎?《新刊重訂出相附釋標(biāo)注趙氏孤兒記》要不要再買一本? 仔細(xì)看看他家的書單,發(fā)現(xiàn)書名都超長,“新刻”“出像”“音注”“花欄”……這些都是書名中的高頻詞匯。 有些書以前非常暢銷,但因?yàn)橘u了很長時間了,銷量下滑,這時候就需要再版玩點(diǎn)花樣。 于是富春堂為新書配上精美的插畫,圖片大而醒目,線條粗豪有力,圖片上還不忘加個字號或姓名的“水印”,版框四周畫上精美花紋,同時給生僻字標(biāo)上注釋,一本新書就誕生了。 ![]() 《新刻出像增補(bǔ)搜神記》(圖源:中國國家圖書館) 富春堂還會做合輯,把10種戲曲合刻在一起便是新書《繡刻演劇十本》。 書中有《新刻出像音注薛仁貴跨海征東白袍記》2 卷、《新刻出像音注花欄裴度香山還帶記》2 卷、《新刻出像音注劉漢卿白蛇記》2 卷、《新刻出像音注宋江水滸青樓記》4 卷等。 你別說,這些書名還真挺吸引人的,名人、懸念、大IP這些關(guān)鍵要素,一個都沒落下。 除了雅俗共賞的小說,還有什么書最好賣?那必須是教輔啊。 大明版《5年高考3年模擬》一樣十分暢銷,據(jù)《全明分省分縣刻書考》統(tǒng)計(jì),明代蘇州坊刻所刻科舉用書多達(dá) 28 種。 其中,袁黃編寫、袁儼注的《增訂二三場群書備考》一書,在崇禎年間分別被致和堂、豹變齋、澹思堂、大觀堂等刊刻,可見使用量之大。 ![]() 《增訂二三場群書備考》(圖源:中國國家圖書館) 廣告當(dāng)然也是必不可少的營銷手段,凌濛初就曾在自己的《拍案驚奇》上登過廣告。 崇禎元年(1628)初冬,蘇州書坊尚友堂刊印《拍案驚奇》時,作者凌濛初在卷首寫道:“事類多近人情日用,不甚及鬼怪虛誕?!彼麖?qiáng)調(diào)取材真實(shí)可信,從而迎合讀者心理。 還有在書中刻征稿啟事的。陳龍山酉酉堂刻印的《明文奇賞》中寫道, “愿與征者,或封寄,或面授,須至蘇州閶門,問的書坊酉酉堂陳龍山,當(dāng)面交付?!?/span> 明清出版界,想闖出名頭太不容易了。 有人下功夫,千金買珍本、建立家族“出版聯(lián)盟”、題材花樣百出……也有人走“捷徑”:市面上哪家的書最流行,就翻刻一下做個盜版,只要價(jià)錢比原版便宜,自然不愁銷量。 明代的“盜版書”特別猖獗,往往一本書才流行沒幾天,市面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大堆翻刻版本。正規(guī)出版商們?yōu)榇祟^疼不已,紛紛在自家出版的書里附上版權(quán)信息。 ![]() 金陵兼善堂刊《警世通言》 崇禎年間,蘇州尚友堂刻本《初刻拍案驚奇》,在書名頁上刻著“本衙藏,翻刻必究”;無錫黃廣玉磬齋刻的《禮樂合編》,扉頁印有“本衙藏版,翻刊千里必究”;前文提到的毛晉,也在汲古閣本《宋名家詞第一集》書名頁,刻上“古虞毛氏汲古閣藏版,翻刻必究?!?/span> 狠話放了那么多,有效果嗎? 《江蘇刻書史》作者、蘇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周生杰說:“古代沒有版權(quán)的相關(guān)法律,狠話也就是說說而已,據(jù)我所知,沒有真的維權(quán)成功的?!?/span> 不過,這“千里必究”也不完全是放空炮。清初戲劇家、暢銷書作家兼書商李漁,真就為打擊盜版,專程搬家到了南京。 如今的李漁故居芥子園 李漁在《與趙聲伯文學(xué)》中大吐苦水,說自己“移家秣陵也,只因拙刻作祟,翻板者多”。 他抱怨新書才出版,蘇州的“貪賈”就準(zhǔn)備翻刻,他懇請當(dāng)?shù)毓賳T發(fā)布禁令,才沒讓盜版風(fēng)行于市??梢徊ㄎ雌揭徊ㄓ制?,這時,杭州也出現(xiàn)了盜版書…… 周生杰 《江蘇刻書史》作者 蘇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 來源:江蘇文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