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鑒宋朝人·156·“自知”能吏邊光范 邊光范(901-973),字子儀,并州陽曲(今山西陽曲)人,《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列傳第二十一》有傳。 本傳記,光范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父親邊仁嗣曾做過“忠武軍”(治許州,今河南許昌)節(jié)度副使,但節(jié)度副使看似官很大,卻只是節(jié)度使府“位行軍司馬下、判官上”的正八品低級官吏。 光范性情謙讓、平和雅正,有行政才能。光范于后唐天成二年(927)考中進士,擔任榆次縣(治今山西榆次)令,后被朝廷召入朝堂,任殿中省官階從五品、略似辦公室主任兼紀檢主任的“殿中丞”,并賜予他紅色官服。后唐長興四年(933),改任太常寺副職“太常丞”,任職后他的母親逝世,光范辭職,回家為母親守孝。 后晉建立的初年即天福元年(936),恰逢光范三年守孝期滿,朝廷授予他“檢校戶部員外郎”、北京(太原)留守司判官兼侍御史。二年,光范回朝,任“掌金帛府庫,營造器物”的機構(gòu)“太府寺”副長官“太府少卿”。光范到任后,上書后晉高祖石敬瑭:“臣聽說唐太宗說過:'朕居深宮之中,視聽不能及遠,所托付的,只有各地的都督、刺史?!纱丝芍鞯氐牡胤焦訇P系地方、國家的治亂,必須得人?,F(xiàn)在的刺史等地方官則有的是世家子弟,有的因貢奉家財而任職,有的因立了一點軍功任職,有的是熬資歷得官,臣擔心他們那顏能力、辦法安撫百姓、管理官吏;讓這樣的人做地方官,百姓能得到好處的很少。期望朝廷能選派確實有才能的官員到地方任職,以解除百姓的困苦,使國家太平?!钡磋]有回應光范。不久,秦王李從曮聘請光范做了自己的幕僚。大將張從恩以外戚的身份出任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陽)尹,奏請朝廷,任命光范為屬官“判官”,升光范官職為秘書省長官“秘書監(jiān)”兼御史臺長官“御史中丞”,后回朝擔任國家最高法院大理寺副長官“大理少卿”。 天福三年(938)十二月,石敬瑭的養(yǎng)子石重貴擔任開封府尹,光范改任“掌儀衛(wèi)兵械、甲胄之政”的機構(gòu)“衛(wèi)尉寺”副長官“衛(wèi)尉少卿”,實任開封府判官,又改任“掌祭祀、朝會、宴鄉(xiāng)酒澧膳饈之事”的機構(gòu)“光祿寺”副長官“光祿少卿”。天福七年(942),石重貴出任廣晉府(治今河北大名縣東)尹,光范隨任判官,朝廷賜予他二品以上官員穿戴的紫色官服、金魚袋。 當年石敬瑭去世,石重貴繼位,任命光范為高級諫官“右諫議大夫”,實任代理開封府尹,后升任皇帝秘書“給事中”。其時開封發(fā)生蝗災,石重貴派光范到亳州(治今安徽亳州)籌措軍糧,被稱為公平適當。石重貴即位為帝后,不愿象石敬瑭一樣向契丹稱臣,契丹進攻后晉,石重貴命令光范出使契丹,與契丹修好,但契丹已經(jīng)再次南侵,光范行至趙州,就被石重貴召還。 開運元年(944),光范升任“左散騎常侍”,實任鄭州(治今河南新鄭)代理知州。二年,回朝任皇帝秘書“樞密直學士”。石重貴因為光范是自己未做皇帝時的老部下,對光范的待遇非常優(yōu)厚,一次游玩喝酒,發(fā)現(xiàn)光范在官員的排位中位于翰林學士之下,當天就任命光范為禮部副長官“禮部侍郎”、皇帝的文字秘書“知制誥”,實任翰林學士。 契丹攻滅后晉,后漢建立的初年(947),改任光范為“檢校刑部尚書”、“衛(wèi)尉卿”。光范向后漢高祖劉知遠上言:“臣發(fā)現(xiàn)朝廷任命刺史,任職不限年月,有的未滿周年,就改任他職,刺史往來跋涉,怎么會有時間安撫百姓。希望朝廷慎重選任好官,定立任職年限,以要求他們安撫、穩(wěn)定一方?!钡珓⒅h沒有回應光范。乾佑二年(949),光范連續(xù)出使宋州虞城(今河南虞城)、汝州襄城(今河南襄城),巡視考察莊稼受災情況。當年冬天,受任“吳越加恩使”,出使以杭州為都城的吳越國。 后周取代后漢的廣順初年(951),升任光范為“秘書監(jiān)”,實任陳州(治今河南淮陽)知州,不久被召回朝堂,任御史中丞,后周太祖郭威特別賜予他“襲衣”即成套的衣服、銀器、彩緞、配有鞍勒的好馬,不久改任禮部侍郎。 光范受任禮部侍郎時,正趕上即將舉行科考中的“秋試”即鄉(xiāng)試,按照慣例,禮部侍郎為鄉(xiāng)試的主考官,光范向宰相上言:“光范出身低微,偶然做了禮部侍郎,哪里談得上門第。如果是別的公事,光范不敢推辭,但擔任主考官,審閱名士賢人的文章,品評優(yōu)劣,不是我能擔當?shù)氖隆!痹紫嗾f:“公晉末就是翰林學士、樞密直學士,可別逃避職責啊!”但到考期臨近,光范稱病不出,朝廷只得改任翰林學士承旨徐臺符做了主考官,當時的輿論稱贊光范有自知之明。 郭威去世,后周世宗柴榮繼位,改任光范為刑部侍郎、開封府代理府尹,不久升戶部侍郎。顯德三年(955),派光范到大名府檢視百姓田畝。五年,周世宗派使臣到地方檢視田畝、平均租稅,光范被派往宋州(治今河南商丘)。當時韓通統(tǒng)領禁軍,率領駐扎宋州的部隊修繕汴河河堤,訪問宋州百姓官員優(yōu)劣,百姓都說光范檢視田畝、征收賦稅公正平允,韓通向周世宗做了報告,世宗對光范很滿意。 宋朝取代后周的初年(960),宋朝征伐不服的后周昭義軍節(jié)度使李筠,任命光范為“前軍轉(zhuǎn)運使”,查驗鄭、洛、汝、孟、懷等州的糧草儲備。秋天,任命他為“太常卿”。當時張昭任吏部尚書,但朝堂討論認為張昭是高年老臣,精力不足,就派光范到吏部掌管選任官員事務。 建隆四年(963)正月,朝廷派襄州(治今湖北襄陽)節(jié)度慕容延釗征討湖南“武平軍”,任命光范為襄州代理知州,襄州地處道路交會之處,各路兵馬都從襄州經(jīng)過,但光范完全滿足了后勤供應。當年冬天,宋太祖舉行祭天大典,將光范召回朝堂。但不久慕容延釗在軍中去世,光范又回任襄州。 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宋朝派出數(shù)萬大軍征討后蜀,其中一路從漢水西上,襄州又負責運送糧餉,光范全力組織,周密安排,當?shù)匕傩斩紱]有因之感到煩勞。光范曾經(jīng)向朝廷舉薦州衙判官李楫為殿中侍御史,后李楫因犯錯被開除出干部隊伍,光范被追究“舉薦不當”責任,降職為“太子賓客”,仍任襄州知州。 五年(967),兼任“橋道使”,負責修筑道路,朝廷派遣使者監(jiān)修工程,經(jīng)常一次派出六七人,一名使臣調(diào)發(fā)的民工就有數(shù)百人,當?shù)毓倮粢蚓墳榧?,很多人私下向百姓收取工費,征發(fā)的人數(shù)卻不足,道路不能順利修筑。光范統(tǒng)計了工程量,用本州的廂軍代替民工,由政府分發(fā)施工工具,不僅沒有延誤工期,百姓也再沒有受到煩擾,宋太祖下詔表彰了規(guī)范。 開寶四年(971),規(guī)范回朝復任吏部“銓曹”長官“判銓曹”。御史中丞劉溫叟去世,朝廷指示光范代理,幾個月后,任命他為正任御史中丞。六年(973),規(guī)范因病此前“判銓曹”職務,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本傳最后記,光范極為孝順,他的母親生瘡,曾為母親吸瘡里的膿;雖然一向以有行政才能著名,但謙讓平易。 《宋史》傳后之“論”沒有評價光范。但觀鑒光范一生,我們可以看出,光范確實具有超強的行政才能,尤其性情謙讓,有自知之明,不干自認為干不了的事。這在不僅在“人倫喪盡”的五代亂世事屬難得,即使在太平盛世,也難得一見,值得欽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