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瓦金鑾殿,皇上不坐殿~” 不知你是否聽過這首兒歌,但其中說的金鑾殿你肯定知道。 如果你去過故宮,當見到這座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本尊,除了仰望和感嘆,肯定還想多感受一下這六百年的建筑,畢竟它見證了中國的興衰與新生。 至少小酷很想多去看幾次。 
如此中式美學的驚世之作,若只能遠觀,未免是種遺憾 不久前,一款經故宮文化正版授權的國風積木——布魯可故宮太和殿在圈中傳開,讓人看得著實心動。 越看越喜歡,最后實在按捺不住,小酷也決定入手一件,如此恢弘的積木建筑,酷玩潮編輯部里怎么能少得了它! 
據了解,布魯可團隊在設計這款套裝時,和故宮專家全程深度合作,研發(fā)團隊也多次赴京與故宮古建專家、文化歷史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并實地測繪,力求逼真還原產品,進行了四輪概念設計,對細節(jié)進行反復修正。 這種精神非常值得肯定。假如你是骨灰級古建玩家,這次也能近距離感受故宮古建專家周乾說的“懂此一殿,便可知萬殿”。 
積木件設計草圖
所以,我們面前的這件模型,是布魯可首款收藏級產品,以超過7600+的積木顆粒1:100比例高度還原故宮太和殿,總長度達76厘米的恢弘建筑模型。當然,這也是我們拼過的最大的建筑套裝了。 話不多說,開拼!在拼搭中感受中國古建的魅力。 首先,從快遞箱里把套裝取出來就比預想的要難!套裝重達三十多斤,在快遞盒內,四周都有用泡沫墊固定,外盒沒有一絲破損,保護的很好。包裝盒的配色就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感受,采用天地蓋的樣式,正面與側面都有“布魯可x故宮文化”的標志,正中是大大的燙金印刷的“太和殿”三字,并配以太和殿的線性剖面圖作為背景。在底部是太和殿成品模型的照片,與正面的剖面圖形成對照。 打開盒蓋,逼格撲面而來。金色花紋將說明書與收藏證書完美銜接起來,三種配色頗具美感。 收藏證書中包含一個帶收藏編號卡片的信封,一件精美復刻的 太和殿牌匾 ,一件印刷著太和殿基本信息的金色光面板,我收到的這件編號為 NO:0188 ,非常棒的編號哇哈哈!在右側還有一段由原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李季先生寫的序言,對該積木套裝贊賞有加。 我們常說的說明書在這里被命名為營造手冊,頗為厚實,封面設計酷似古代線裝書籍,很是典雅。手冊的前幾頁內容會讓我們深入地了解一些太和殿的歷史和建造布局等。 套裝零件被分成了三個編號的盒子,共分為三個大的拼搭步驟。每一盒都被塞得滿滿當當,在編號1的盒子中得到了一件經過打蠟的小木錘(太趁手了!未來的評測拼搭工作就靠它了)。不同顏色和形狀的零件被單獨包裝,很好奇接下來的拼搭步驟。
先來初步了解一下布魯可積木獨特的拼搭方式。以方形側面帶凸點的磚塊和側面帶凹槽的條狀磚舉例,二者通過凸點與凹槽實現側面連接,在拼搭在底板這樣的載物上時,它們倆有先后的拼搭順序。這是我之前沒體驗過的全新拼搭方式,在積木零件的設計中融入了榫卯的特點,變得十分牢固。我們拼搭好了三個類型、數量不同的底板,將它們用統(tǒng)一的黃色1×2磚固定住。在四周添加一層白色的磚塊,后再由一些大的白色底板蓋住,并在上方覆蓋了一些1×1的光面磚,累積四層。拼搭好后的大底板有內外兩種不同顏色的光面磚,表面還有一些3×3的帶十字軸凸點磚,數了數,與原太和殿的72根柱子數量相吻合。金色的光面板十分顯眼,這是為套裝單獨設計的一個小的信息展示牌。
 套裝中并沒有發(fā)現帶凸點高度為0.5倍磚塊,但在這有一個很有趣的設計——表面鏤空的條形磚塊可拼搭在側面帶凹槽的磚塊上,最后再拼搭上一個紅色側面帶銷的凸點磚,就可在一些不得不增加0.5倍高度的情況下為其上方增加連接點,在接下來拼搭外墻時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一眨眼”的功夫,大部分的柱子就拼搭上去了。喜慶的紅色外墻、門窗在上方提到的紅色凸點的幫助下拼裝在底板上。 在太和殿的兩側與后墻都有雙面墻的設計,一些帶有坡度的紅色磚塊將它們固定住,完成后的斜面坡很好看。兩側有一條被封閉的走廊,要小心不要把磚塊掉進去哦~別問我為什么知道的... 拼搭到這里,太和殿的外墻變得十分牢固,同時在這一步我們可以更加仔細地觀察到太和殿一層的結構。 太和殿最具標志性之一的是其漂亮的金龍和璽彩畫,在該套裝中使用了大量印刷著和璽彩畫的磚塊,其表面并不是單單經過印刷的磚塊,而是采用局部UV的工藝,從而在表面形成凹凸感,感覺很棒。 在額坊之上的斗拱本身是橫縱交錯,一層一層向上疊,形成倒三角形,在套裝中它們被設計為一個整體。不論是從建筑的穩(wěn)定性還是裝飾美感上,斗拱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在建筑四角的斗拱設計中,采用三件不同形狀大小的磚塊堆疊而成,完成后的細節(jié)表現很棒。 太和殿內部對聯(lián)橫批“建極綏猷”意指天子承擔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神圣使命,既需承天而建立法則,又要撫民而順應大道。對聯(lián)的設計十分還原,仔細看字體粗細不一,搜索后發(fā)現與原版就是這樣的。
接下來,我們在內部的柱子上進行拼搭,四周還加入了一層壯觀輝煌的重檐廡殿頂,拼裝好形成的瓦片呈現一定彎曲的角度,并在四角添加了最高建筑等級數量的瑞獸,極具美感。 單獨拼搭的藻井,最終被扣在太和殿正中位置,拼搭過程中讓人仿佛回到了百年前。 之后我們在二層建筑上又添置了一層斗拱。與一層斗拱不同的是,二層的斗拱較一層高一些,拼搭時要注意區(qū)分。在這里也要小心不要讓斗拱順著建筑的縫隙溜到內部。 接下來,我們來為上層拼搭一個側面帶弧度的三角形結構。 看到太和殿即將完成,心情還是很激動的!(此時已經拼搭了n個小時...)。最后我們來為上層建筑拼搭最后的四塊金黃色瓦片,并添加太和殿靈魂之一的“五脊六獸”。很快我們就將看到太和殿的完整樣貌。
“金碧輝煌”的太和殿終于完成了,看到成品后,我感覺拼搭所用的十幾個小時都是值得的,滿滿的成就感。太和殿的拼搭旅程令人深深感受到了中國古建筑的美,不禁感嘆古代匠人們那先進優(yōu)秀的建造技術。太和殿中的瑞獸數量是紫禁城中最多的,共有十個,雙數的瑞獸僅太和殿獨有,由外到內依次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最前方的騎鳳仙人并不屬瑞獸。無論是瑞獸還是脊獸(屋脊上最大的獸)刻畫地都十分細節(jié),尤其是屋頂上最大的正吻。 太和殿的大曲面屋頂是這件套裝特點之一。遠遠伸出的屋檐,富有彈性的曲線,微翹的翼角,外加金色瓦片,使該套裝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關于門窗,完美還原古代最高等級的“三交六椀”菱花窗,造型復雜,寓意深刻,套裝中每一扇窗都可開合。 當你來到太和殿腳下,就可看到“建極綏猷”四個大字,身臨其境的感覺油然而生。 布魯可太和殿的最佳觀賞位置是高于你眼部一寸的距離,在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更豐富的顏色搭配,完美還原的太和殿牌匾、造型復雜的斗拱、絢麗多彩的金龍和璽彩畫都能納入眼中。 這不愧是布魯可首款收藏級作品。從細節(jié)還原度的角度來說,無論是脊獸或者瑞獸,還是“三交六椀”菱花樣式的門窗,額坊上的和璽彩畫,斗拱等,都被高度還原。在配色上采用金黃色瓦片,藍綠相交的斗拱與和璽彩畫,紅色門窗,墻磚,柱子,最后以白色臺基作為底色,產生華麗、雄壯的中國風之美。額坊上數量龐大的和璽彩畫印刷件采用成本更高、效果更好的UV印刷,以最好的狀態(tài)呈現我們眼前。成品模型尺寸長76厘米、寬46厘米、高32厘米,所以你首先需要準備足夠的陳列空間來展示它。從拼搭的體驗來說,布魯可故宮太和殿帶領我們深入感受中國古建筑的建筑布局、形制等級,構造形式、結構類型、色彩運用和營造特征,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中國古建套裝。這是布魯可首款古建營造系列收藏級作品,已經以這種驚艷的姿態(tài)呈現到了我們面前,讓我們對后面的作品更加期待,布魯可積木會再帶給我們什么驚喜呢? 布魯可故宮太和殿包含7634件顆粒,尺寸為長76厘米、寬46厘米、高32厘米。感興趣的可以去淘寶搜 布魯可太和殿
附開箱視頻:
享受與酷玩潮共度的閱讀和拼搭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