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拿走孩子幸福的事情并不鮮見地存在于現(xiàn)實中。 當孩子們被功利化的意圖驅(qū)使著做完珠算又背唐詩、練鋼琴時,孩子與同伴交往嬉戲玩耍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在“不衛(wèi)生”的呵斥中丟掉手中的泥團和毛毛蟲時,孩親近自然發(fā)現(xiàn)自然的幸福被拿走了。 當孩子在一驚一乍的恐懼暗示中收回攀高爬下的沖動時,孩子嘗試探索和冒險的幸福被拿走了。 當孩子吃飯時,在“不許說話”的教誨聲中,停下七嘴八舌的討論時,孩子自由暢談表達自我的幸福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離大自然越來越遠時——他們不知道螳螂、蚱蜢,甚至不知道香蕉、蘋果從何而來,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知了的鳴唱已引不起孩子們的興趣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栽花種草更是與孩子無緣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沉迷于游戲機、電視機、電腦、手機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置身大自然之中,或遇上突發(fā)的災情,他們除了幻想“變形金剛”“黑貓警長”來救護之外,沒有想到任何的自救措施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時常被老師問:“你好好想想,花有綠色的嗎?”“鯨魚長得是這樣嗎?它有幾只眼睛?”,他們失去了活動和思考的自由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有著幼兒身軀卻表現(xiàn)出十足的成人味道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孤獨、交往缺乏,與人、與自然、與生命的三重疏離,靈魂的孤單與無著落,生命的空洞與無情調(diào),整個生活狀態(tài)被破壞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漠視花卉草叢,對星月以上世界和地面下的情形沒有探索的欲望和無窮的幻想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不再想飛上天空,不再想潛入蟻穴,不再想與昆蟲對話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困在圍墻里而不知道螳螂、蚱蜢,沒有見過田野、鄉(xiāng)村,沒有感受過大自然的親切、和美,沒有體驗過探索大自然的樂趣、驚奇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成人正將孩子們的成長空間縮小到成人“呵護”的“四角高墻之內(nèi)”時, 孩子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在成長道路上被驅(qū)逐著成長,進而漸漸迷失了自我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操著成人話語在成人世界里生存著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被家長替他們報了3-4個興趣班或特長班進而幾乎沒有休息時間,興趣班成為孩子們沉重的負擔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天真的笑容從孩子們天真爛漫的臉上離去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幼兒園課程內(nèi)容的安排過于注重為幼兒的未來生活做準備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幼兒園教育脫離幼兒生活經(jīng)驗,強調(diào)基本知識的積累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如誦經(jīng)、識字、抽象的數(shù)字等等,使幼兒遠離生活世界時,他們的幸福就被拿走了。 當孩子們不再有機會與小伙伴們在小區(qū)里自由追求打鬧時,他們的幸福就全部被拿走了。 教育者要努力讓孩子們重回現(xiàn)實的生活,重新親近在自然,讓他們在與自然、生活、社會、人自身的相互作用中,拓展生命的時空維度,激活生命的能力, 提升生命的境界。 ★★★★★★★★★★★★★★★★ 許多年后,假如有人問我,當年你為社會做過的貢獻是什么?我會說:我發(fā)出過許多專業(yè)的聲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