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創(chuàng)作《挪威的森林》之前,村上春樹曾對媒體表示過,要寫一篇讓全國少男少女流干紅淚的小說。 1987年,《挪威的森林》問世,果然包攬了那個年代的無數(shù)青年男女的眼淚,那凄美的愛情,那令人心碎的離別,那愛而不得的迷茫和孤獨,無不令人感動。 讀著讀著,我們也就明白了,在這個充滿誘惑的花花世界里,沒有永遠的陪伴,只有不斷的離別。 我們也將在這個善于離別的世界里,學(xué)會接受一切離別,并在不斷的告別里,學(xué)會成長。 01 時隔二十年,三十七歲的渡邊回憶起那段青春的往事時,依然清楚地記得十八年前那片草地的風(fēng)景。 那時候,山林疊青瀉翠,薄云貼在湛藍的天空上,而直子滿頭秀發(fā)迎風(fēng)飛揚,甜美的笑容和清澈的眼睛,依舊清晰可見,她講的故事,也依稀可聞。 直子說,我現(xiàn)在這么緊靠著你,就一點兒都不覺得害怕。 渡邊說:那還不容易,永遠這樣就行了。 直子卻不以為意,她告訴渡邊:“一個人永遠守護著另一個人,是不可能的?!?/p> 就算兩個人結(jié)婚了,也要去公司上班,哪能一直守護著另一個人呢?人與人的關(guān)系,沒有一個人能寸步不離另一個人。 很多年后才發(fā)現(xiàn),渡邊說的是人間理想,而直子說的卻是生活現(xiàn)實。 高中的時候,木月是渡邊唯一的朋友,直子是木月青梅竹馬的女朋友,他們兩家相距不過兩百米。 因為木月,渡邊和直子也很自然地認識了,他們?nèi)私?jīng)常一起出去玩,時光溫柔而美好,然而,那個五月,木月毫無征兆地自殺而死,毫無留戀地離開這個世界。 渡邊唯一的朋友,以死亡的方式離他而去,在那之前,他們一定不曾想過這樣的分離,然而,卻不得不接受這意外的別離。 青春美好的時光從此投下了一個最可怕的陰影,那就是死亡,本是充滿生機的年紀,卻不得不接受朋友的死亡,渡邊的青春,多了一抹暗影,那暗影,如影隨形。 他考上了大學(xué),遠離了曾經(jīng)生活的城市,過上了新的生活,可依舊忘不了木月的死,依舊無法擺脫死亡的陰影。 他努力想從這種陰影里走出來,可是不管怎樣,只要觸及回憶,那陰影就會浮現(xiàn)出來,并不因時間而遺忘。 很多年后,渡邊才真正明白,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死,是一種沉重的離別,也是每個人都不得不接受的離別。 但人生的離別,可不僅是死亡而已。 02 木月死后,渡邊和直子也斷了聯(lián)系。 直到一年后,他們才偶然相遇,從那以后,渡邊會陪著直子漫無目的地散步,渡邊跟在直子后面,沒有目的,只是不停地走,在想停留的地方停留。 渡邊走破了皮鞋,也走進了直子的世界,兩人的內(nèi)心也越走越近,后來,直子將渡邊帶到自己的住處,為他做飯。 從夏到秋,從秋到冬,因為渡邊的陪伴,直子臉上也浮現(xiàn)了久違的笑容,渡邊也明白,木月的離開,對直子是致命的打擊,她身上的感傷,眼底的悲涼,都讓渡邊難受。 直子說: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待過??赡芤恢庇涀?? 渡邊說:永遠。 這世界,說永遠的人很多,想永遠的事兒也很多,可是永遠在哪里呢?在遙不可及又不會失去的希望和夢想里,而在現(xiàn)實里,我們永遠能夠確定的,反而只是離開的必然性。 直子二十歲生日的時候,渡邊帶著蛋糕,去慶祝直子二十歲的到來。 那天晚上,直子說了很多話。 那天晚上,渡邊和直子睡了。 毫無疑問,渡邊愛上了直子,和直子發(fā)生關(guān)系以后,他也開始仔細對待這段關(guān)系,他想和直子好好談?wù)?,可是直子,卻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他寫信給直子,卻沒有回信。 很長一段時間之后,渡邊才收到直子的回信,可那時候的直子,已經(jīng)休學(xué)去療養(yǎng)院調(diào)理身體了。 人生難得是歡樂,總是離別多。 無論是小說,還是現(xiàn)實,都是如此,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yīng)該相信,有些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 03 直子去療養(yǎng)院后,渡邊和直子,一直寫信聯(lián)系,渡邊去療養(yǎng)院看直子,他希望直子能夠快速康復(fù),甚至將直子放進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里。 和離別一樣,相遇也是人生的主題,渡邊和直子不得不分居兩地的時候,綠子就走進了渡邊的生活。 和直子不同,綠子陽光燦爛、活潑開朗、健康,她身上總是散發(fā)著積極的能量,就像迎著春光跳來的一只小動物一樣充滿希望。 和綠子相處,渡邊感覺到的是,輕松和快樂,她有什么說什么,對自己的感情從來不遮遮掩掩、拐彎抹角,她喜歡和渡邊在一起,所以就找各種理由呆在他身邊。 她平時也很忙,父親生病在醫(yī)院,她要在醫(yī)院照看父親,還要完成學(xué)業(yè),渡邊問她: 既然忙成這樣,為什么還時常找我? 她直接回答: 喜歡和你在一起啊。 他們一起看色情片,一起去餐廳吃飯,一起在家做飯,綠子唱歌給渡邊聽,日子熱熱鬧鬧,人生歡歡笑笑,可是因為直子,渡邊拒絕和綠子發(fā)生關(guān)系,他雖然喜歡綠子,但是他依舊選擇對直子守貞。 可是,愛是阻擋不了的,渡邊雖然愛直子,但是他同樣也愛綠子。有一段時間,綠子生氣,不理渡邊,他才知道,綠子對他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沒有綠子的日子,他是多么的孤獨。 在他的努力下,兩人重歸于好,綠子深情表白: 我可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女孩,而且就在你的懷里表白說喜歡你,只要你一聲令下,赴湯蹈火都在所不惜。 最終,在直子和綠子之間,渡邊選擇離開直子。 命運安排在你生命里出現(xiàn)的人, 都是來幫助你成長的,村上春樹說: 縱然聽其自然,世事的長河也還是要流往其應(yīng)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盡人力,該受傷害的人也無由幸免。 所謂人生,便是如此。 04 渡邊雖然決定離開直子,但該怎樣對直子表達,依然讓他心煩意亂,尤其是直子病情復(fù)發(fā)的時候,他怎么說得出口。 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玲子,玲子去告訴他: 歸根結(jié)底,又有哪個人能明白什么是好的結(jié)局呢?因此你無須顧忌誰,若你認為可以獲得幸福,那就及時抓住機會,人的一生之中,這種機會只有兩三回,一旦失之交臂,一輩子都會追悔莫及。 不久后,直子就自殺身亡,追隨木月而去。 直子死后,渡邊的生活,涌進來更大的黑暗,他取出所有存款,漫無目的地流浪了一段時間。 流浪中的渡邊,像個木偶,連去了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夜晚,他不管哪里,鋪上睡袋就睡,派出所里,墓地旁,只要能放心睡的地方,他就肆無忌憚地睡。 那時候的渡邊,所尋求的,不過是在陌生的城鎮(zhèn),睡一個安穩(wěn)覺而已。 他始終無法相信,直子就這樣離開了,卻不得不承認這個現(xiàn)實,恍惚中,他聽見直子的聲音“不要緊,那不過是一死罷了?!?/p> 木月的死,讓他明白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直子的死卻讓他明白:無論明白怎樣的道理,也無法消除所愛之人的離開帶來的悲哀。 可唯有從這悲哀中掙脫出來,去明白某種生的哲理,往后的生活才堪繼續(xù)啊。 直子死后,玲子也選擇離開療養(yǎng)院,去開始新的生活,真正離開前,她找到渡邊,兩人一起說了很多話,做了很多愛。 但玲子還是走了,臨走前,她對渡邊說: 別忘記我。 而渡邊就像對直子說的那樣承諾玲子:“不會忘,永遠?!?/p> 我們喜歡說永遠,可是卻永遠做不到永遠,我們明明只有當下,卻渴望永遠。 這是人最浪漫的地方。 因為我們活在當下,卻始終期盼著未來,期盼著永遠,即便知道很多永遠都無法實現(xiàn),但當下那一刻的心愿,卻真實不虛。 05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里,借范柳原的口說: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最悲哀的一首詩,生與死與別離,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好像我們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我們喜歡陪伴勝于別離,可人生卻沒有永遠都陪伴,只有不斷的別離。 談戀愛的時候說永不分離,事實上呢?哪有不分離的,拉屎工作,也不能永遠一起呀,何況人生還有那么多無奈,有人不得不外出打工,將妻兒留在家中。 就連楊絳和錢鐘書那樣的深情伉儷,也免不了分離。 所以錢鐘書說:“只有死別,沒有生離。” 最終,錢鐘書駕鶴西歸,女兒阿媛也離世,留下楊絳一人在世,寫下了《我們仨》那樣動人的文字。 交朋友的時候,我們也說要一直做朋友,實際上有時候走到半路,就各奔東西了。 等到年紀大了,我們又不得不面對死亡,親人、朋友、愛人,所有的陪伴都會走到盡頭,所有的人在死亡面前,都無法逃離。 到那時候,我們只有帶著死亡活下去,直到有一天,別人又帶著我們的死亡活下去。 人生這條路,就是不斷地迎來送往,有人來,有人走,沒有永遠的陪伴,只有不斷的別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