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努力都不該是盲目的,更不該是明知不可而為之,該放棄的時候就放棄,每個人的付出都希望得到想要的回報,等價甚至超額。而失望、失落則往往是因為回報與付出的期望值差距太大造成的。 “如果你對這一家充滿懷疑,為什么還要糾結在這個上面,選自己放心的不行嗎?”我忍不住懟了一句。這個咨詢者自從加上好友,就始終糾結在一個目標單位之上,充滿擔憂卻又堅定不移。 好幾周過去了,幾乎每天都要問幾句,但是也不做決定,同類的可選機構很多,公開信息顯示安全性、性價比遠優(yōu)于這一家的也很多,但是他卻始終糾結在這個目標的各種可能存在的風險之上。 而至于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卻只字不愿泄漏,仿佛就是要讓我告訴他這個機構絕對安全,但是我能告訴他的,也只能是客觀的真實的信息,我不能為他做決定,因為這最終都是經(jīng)濟利益。 這仿佛就是一些人心中的執(zhí)念,一開始遇到的就想堅持到最后,哪怕不是最優(yōu)選擇,都要去努力一下。于是越是努力,發(fā)現(xiàn)越難舍棄,即便是發(fā)現(xiàn)不是最好的,但是卻是自己努力最多的。 就如同一個同學說:“戀愛堅持了幾年,感覺越來越淡,怎樣才能堅持下去?”你都知道自己是在“堅持”了,那必然不是自己內(nèi)心真的想要的,否則還用得著努力嗎?再努力就只能是受苦。 但是還這樣堅持的人是為什么呢?很簡單,就是因為之前付出了。每個人的付出都希望得到想要的回報,等價甚至超額。而失望、失落則往往是因為回報與付出的期望值差距太大造成的。 所以在結局面前,很多人是不甘心的,因為“對你付出了這么多,你卻沒有感動過”,所以就想再繼續(xù)努力,因為堅信“有一天我會讓你回心轉意”,但現(xiàn)實中,更多的結局是越努力越失敗。 任何努力都不該是盲目的,更不該是明知不可而為之,該放棄的時候就放棄,哪怕是已經(jīng)走過了很長的路了,錯了就必須改變路線,因為你當前的選擇決定以后的路,你有可能因此痛苦一生。 在我的一部小說中,曾有一個人,在家庭不幸的時候,他勸自己,日子一天天過的,今天能過明天也能過,因此一輩子也可以過下去,他努力地維持自己的家庭,但是他最終也沒有堅持到底。 也許他的理論是對的,但是每一天都是那樣痛苦地堅持著,這樣一輩子該是多么可悲啊。這已經(jīng)是典型的自暴自棄了,與其堅持這樣的擁有,還不如放棄一切,一無所有也比這樣輕松多了。 靜心簡語2022.6.29于勉縣(原創(chuàng)作品,嚴禁侵權) ![]() ![]() ![]() ![]() ![]() 策劃、創(chuàng)作、編輯:肅竹、靜心簡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