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清金降火湯詳解研討
本資料由朱永庫老人,在研究學(xué)習(xí)中醫(yī)方劑學(xué).《中醫(yī)藥方精選網(wǎng)》和多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資料后所編輯,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時,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清金降火湯藥方的詳解和研討,供有緣人對癥選藥方?! ?br>組成;陳皮4.5克 半夏3克 茯苓3克 桔梗3克 枳殼3克貝母3克前胡3克 杏仁4.5克 炒黃芩3克石膏3克 瓜蔞仁3克炙甘草 1克 主治;熱痰咳嗽,清金降火,化痰止咳。 清金降火湯(《古今醫(yī)鑒》卷4) 陳皮一錢五分(5g) 半夏泡一錢(3g) 茯苓 一錢(3g) 桔梗一錢(3g) 枳殼麩炒一錢(3g) 貝母去心一錢(3g) 前胡一錢(3g) 杏仁去皮尖一錢半(5g) 黃芩炒一錢(3g) 石膏一錢(3g) 瓜蔞仁一錢(3g) 甘草 炙三分(工g) 上銼一劑。加生姜三片,水煎,食遠,臨臥服。功用:清金降火,化痰止嗽。主治:熱痰咳嗽。 本方主治肺胃熱痰所致之咳嗽。故以石膏、黃芩清降肺胃之火,且與瓜蔞、半夏相 配,清化熱痰。其中石膏、黃芩以其寒涼制半夏之溫性,瓜蔞之潤以抑半夏之燥。因其 以咳為主,故又用貝母清熱化痰止咳,前胡、桔?;?,杏仁宣肺止咳,枳殼、陳皮理 氣化痰,使氣順痰消,茯苓健脾滲濕以祛痰之源。甘草調(diào)胃和中,兼防石膏之寒。合為 清降肺胃之火,化痰止咳之劑。 清氣化痰丸與本方均治痰熱所致之咳嗽。但比較而言,前者以咯痰黃稠為主,后者 以肺熱咳嗽為重。故清氣化痰丸以膽星為君,清化痰熱之功獨勝,更用枳實,則消痰行 氣之力亦強。而清金降火湯用石膏清熱瀉火力增,并伍貝母、前胡、桔梗等意在止咳。 2.黛蛤散(《丸散膏丹集成》) 青黛 蚌粉 用新瓦將蚌粉炒令通紅,拌青黛少許。每服 三錢(15g),米飲下。功用:清肝瀉火,化痰止咳。主治:肝肺火熱之痰嗽,眩暈耳鳴,咯痰帶血。 本方主治肝經(jīng)火盛,木火刑金之咳痰帶血證。方中青黛咸寒,功能清肝火,瀉肺 熱,《本草求真》卷4云其“大瀉肝經(jīng)實火及散肝經(jīng)郁火”。伍以善人肺經(jīng)之蛤粉,清肺 化痰?!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言其“主咳逆上氣”,《本草綱目。介部》卷46謂其“清熱利濕, 化痰飲。”二者相合,使肝火得降,肺熱得清,痰熱得化,則妄行之血歸經(jīng)。其與清氣 化痰丸、清金降火湯相比,雖同治熱痰之證,但清熱化痰之力遠遜于二者,唯清肝瀉火 之功為二者所不及。 附方;黛蛤散 組成;青黛30克 蚌粉30克(煅紅) 2 主治;肝肺火熱之痰,眩暈耳鳴,咯痰帶血。 黛蛤散(《丸散膏丹集成》) 青黛 蚌粉 用新瓦將蚌粉炒令通紅,拌青黛少許。每服 三錢(15g),米飲下。功用:清肝瀉火,化痰止咳。主治:肝肺火熱之痰嗽,眩暈耳鳴,咯痰帶血。 本方主治肝經(jīng)火盛,木火刑金之咳痰帶血證。方中青黛咸寒,功能清肝火,瀉肺 熱,《本草求真》卷4云其“大瀉肝經(jīng)實火及散肝經(jīng)郁火”。伍以善人肺經(jīng)之蛤粉,清肺 化痰。《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言其“主咳逆上氣”,《本草綱目。介部》卷46謂其“清熱利濕, 化痰飲。”二者相合,使肝火得降,肺熱得清,痰熱得化,則妄行之血歸經(jīng)。其與清氣 化痰丸、清金降火湯相比,雖同治熱痰之證,但清熱化痰之力遠遜于二者,唯清肝瀉火之功為二者所不及。 黛蛤散原名“粉黛散”。方出《醫(yī)說》卷4引《類編》方,名見《醫(yī)略六書》卷 x。黛蛤散之名始見于1935年鄭顯庭所著《丸散膏丹集成》。此外,元.危亦林《世醫(yī) 得效方》卷5咳嗽門名之“滴油散”,其后《普濟方》卷158咳嗽門、《古今圖書集成. 醫(yī)部全錄》卷245均沿用此名?!夺t(yī)學(xué)從眾錄》卷2咳嗽載此方名曰“青黛蛤粉丸”,而《衛(wèi)生鴻寶》又名“青蛤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