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陽城是隋唐兩朝的都城遺址,是當(dāng)時全世界最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唐高宗稱其“中茲宇宙,均朝宗于萬國”,是當(dāng)時世界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中心。沿用至五代北宋,共530余年,是中國古代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 隋煬帝大業(yè)元年(605年)遷都洛陽,官稱東京,609年改稱東都。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頒布《建東都詔》定為東都,與長安并列為首都。光宅元年(684年)改稱神都。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定都神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稱東京。 隋唐洛陽城分為宮城(紫微城)、皇城、外郭城、上陽宮等,全域約51.9平方千米,有3市109坊。按天人合一的理念設(shè)計,以皇宮紫微城為核心,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宮,占地面積4.2平方公里,是北京故宮的6倍,被譽(yù)為萬宮之宮,奠定了中國宮城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后宮殿建筑的范本,被宋元明清皇宮所仿效。 隋唐洛陽城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diǎn),隋唐大運(yùn)河的中心樞紐,萬國舟帆,日夕流衍,太倉儲糧,積年充實,“長安府庫及倉,庶事空缺,皆藉洛京?!?/span> 隋唐洛陽城在世界文明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不僅對中國后世影響深遠(yuǎn),而且對東亞各國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渤海國的龍泉上京、中京、東京,以及日本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等五座都城的規(guī)劃設(shè)計都明顯受到隋唐洛陽城的影響。 隋唐洛陽城遺址位于今洛陽市區(qū)及近郊,2019年成功申報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一、歷史沿革 1.大業(yè)盛世 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令將作大匠宇文愷、楊素等營建東京,同時開鑿以洛陽為中心的大運(yùn)河。每月役丁200萬人,宇文愷“揣帝心在宏侈,于是東京制度窮極壯麗”。 大業(yè)二年(公元606年)正月,東京洛陽建成,“制造頗窮奢麗,前代都邑莫之比焉”。十二月冬至,隋煬帝開創(chuàng)我國歷史上首次萬國來朝,在東京皇宮紫微城正殿——乾陽殿接受萬國朝賀。楊廣作《冬至乾陽殿受朝詩》:“端拱朝萬國,守文繼百王?!?/span> 大業(yè)五年(公元609年),改東京為東都。 大業(yè)六年(公元610年)上元節(jié),隋煬帝召集世界各國君王到洛陽,于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奏樂者18000人,聲傳數(shù)十里,通宵達(dá)旦,端門燈火照耀天地,終月而罷,所費(fèi)巨萬。元宵節(jié)賞燈習(xí)俗由此產(chǎn)生。 2.隋末唐初 大業(yè)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弒。六月,洛陽留守“七貴”擁立隋煬帝次孫楊侗為帝,即隋恭帝,改元皇泰。 皇泰二年(改元619年),王世充廢隋哀帝,自立為帝,國號鄭,定都洛陽。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擊敗王世充,鄭亡。李世民忌洛陽皇宮紫微城太奢華,命撤端門樓,焚乾陽殿,毀則天門及闕。 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欲重修洛陽宮殿,被戴胄以“戶口單弱、帑藏空虛”為由勸止;次年考慮到“洛陽土中,朝貢道均”再次發(fā)兵修繕,但被張玄素諫言:“襲亡隋之弊,恐甚于煬帝?!敝缓昧T役停工。 貞觀六年(632年),唐太宗改東都為洛陽宮,沿用舊宮紫微城,無所改制。 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始幸洛陽宮,聽說14歲的武則天“容止之美”,召入后宮封為才人。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駐蹕洛陽,在紫微城儀鸞殿接見取經(jīng)歸來的玄奘。 3.盛唐榮光 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頒布《建東都詔》,改洛陽宮為東都,實行兩京制,與西京長安并列為首都。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后率內(nèi)外命婦,從東都紫微城出發(fā),前往泰山封禪。車乘連綿數(shù)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倭國、新羅、百濟(jì)、高句麗等國的國王和使節(jié)。 上元二年(675年),唐高宗于城西建上陽宮,列岸修廊,萬方朝謁,無不睹之。大致面積約8平方公里,是唐大明宮的2.5倍。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逝于東都紫微城貞觀殿。 4.女皇定鼎 光宅元年(684年),武太后臨朝稱制,改東都為“神都”、紫微城為“太初宮”?!吧穸肌币鉃椤吧裰荽蟮刂肌?,是唯一首都。同時派官留守長安,作為陪都?!疤酢北硎拘缕瘘c(diǎn),象征新時代(武則天時代)開始。 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明堂建成,高91.43米,號稱“萬象神宮”,使得萬人空巷。武則天放任百姓入內(nèi)參觀,又賜予酒食,攬盡民心。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在文武百官、帝室宗戚、四夷國王、沙門道士、遠(yuǎn)近百姓共計6萬余人的請愿下,于九月九日御神都則天門樓登基稱帝,改唐為周,定都神都。 長壽三年(694年)八月,世界各國君王在武三思的引見下請求用銅鐵鑄造天樞,立于神都皇城端門前,象征世界中心。武則天制可。歷時八月,天樞建成,柱身碑刻文武百官和萬國元首的名字,武則天親題:“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冊萬歲元年(695年)臘月,武則天從神都紫微城出發(fā),登嵩山,封神岳,赦天下,改元萬歲登封。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四月,武則天鑄成九鼎,列于洛陽紫微城明堂內(nèi)。這是隋唐時期唯一的天子九鼎,是中國古代國家象征和最高禮制。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還政李唐,唐中宗李顯即位于明堂(通天宮)。次日武則天徙居上陽宮;后日,皇帝率領(lǐng)百官到上陽宮觀風(fēng)殿,上太后尊號“則天大圣皇帝”。 神龍二年(706年)七月,唐朝復(fù)辟已有一年六個月,唐中宗返回西京長安。 5.開元盛世 開元五年(717年),唐玄宗至東都洛陽,于應(yīng)天門接見日本第八次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吉備真?zhèn)涞龋4撕蠖嗑訓(xùn)|都接見萬國來使,形成“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的慣例。 開元年間,上元節(jié),唐玄宗移仗上陽宮,大陳影燈,當(dāng)時有個工匠名叫毛順,巧思結(jié)創(chuàng),制出大燈樓30間,高150尺,規(guī)模之大堪稱古代燈樓之最。 開元十三年(726年)十月,唐玄宗率百官、貴戚及外國君王,從東都洛陽出發(fā),至泰山封禪。?返回洛京后在紫微城廣達(dá)樓大宴群臣,宰相蘇颋作詩贊曰:“燈火還同不夜城?!?/span> 天寶元年(742年),改東都為東京。 6.戰(zhàn)亂破壞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十二月攻入唐東京洛陽。次年正月,安祿山稱帝,國號大燕,定都洛陽,改元圣武,占據(jù)紫微城。 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史朝義縊父自立,繼續(xù)侵?jǐn)_河洛。唐代宗請回紇登里可汗出兵相助。回紇軍擊敗史朝義后,于十一月入東都,“焚東都宜春院,延及明堂,甲子日而盡”。于是,紫微城大量宮殿湮滅地下。 [37] 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唐代宗因吐蕃攻陷長安而東逃陜郡,宦官程元振勸他都洛陽以避吐蕃。代宗乃下詔幸洛都。郭子儀聞之,奏稱洛都“久陷賊中,宮室(紫微城)焚燒,十不存一?!碧拼谥缓檬栈爻擅?。 [38] 永泰元年(765年)十一月,宰臣王縉請求削減各道軍資錢四十萬貫,以修繕紫微城,唐代宗應(yīng)允了他。 [39] 雖再次修繕,但也無力恢復(fù)盛唐之氣派。 中和四年(884年),黃巢起義,蔡州秦宗權(quán)遣將孫儒攻擊河南尹、東都留守李罕之,“據(jù)京月余,焚燒宮闕,剽掠居民”。 7.后世沿用 唐昭宗天復(fù)四年(904年)前,朱溫準(zhǔn)備遷唐都于洛陽,命張全義“繕治洛陽宮城,累年方集”。又命羅紹威等重修五鳳樓、朝元殿。 天復(fù)四年(904年)正月,朱全忠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毀長安城,取材沿渭河運(yùn)至洛陽。四月,朱全忠奏洛陽宮室已成,唐昭宗抵達(dá)洛陽,御紫微城正殿受朝,改元天佑。同年八月,朱全忠謀殺唐昭宗,矯皇后令,太子李祝于柩前即位,是為唐哀帝。 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唐朝滅亡,朱溫改國號梁,史稱后梁。 五代時梁、唐、晉曾都在此建都。宋時稱為“西京”。 后梁開平三年(909年),都城由開封遷往洛陽。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定都洛陽。 后晉元年(936年)定都洛陽。 北宋以開封為東京,洛陽為西京。 開寶八年(公元975年),“生于洛陽,樂其土風(fēng),嘗有遷都之意“的宋太祖巡幸西京,下令修繕洛陽。修繕后,洛陽”宮室合九千九百九十余區(qū)“。次年,“上至西京,見洛陽宮室壯麗,甚悅”,下旨“定鼎洛邑,我之西都”,但經(jīng)過激烈爭論,最終放棄遷都。 宋太宗以后 ,洛陽 “因山陵在焉 ”,仍不失其政治地位。宋真宗以后 ,西京因帝王不再巡幸而地位衰微 。宋徽宗重修西京城 ,洛陽迎來再次輝煌 。 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金兵南侵,“盡焚西京而去”,于是,包含紫微城在內(nèi)的隋唐洛陽城整體毀于戰(zhàn)亂,前后歷時530余年。 二、建都理念 隋唐洛陽城采用“天人合一”設(shè)計理念,把都城規(guī)劃和天上星辰相對應(yīng)。中國古代將天空中央分為太微、紫微、天市三垣。天市垣位于紫微垣東南方,紫微垣在天市垣西北。隋唐洛陽城外郭城象征天市垣,宮城象征紫微垣,因此,紫微城在都城西北隅,外郭城在都城東南方。太微垣在紫微垣東北,象征政府機(jī)構(gòu),但傳統(tǒng)理念上的皇城在宮城南,因此又在宮城之東建立東城,將諸多政府機(jī)構(gòu)布置于此,如九寺(大理寺、鴻臚寺等)和尚書省等。又將洛河改道,橫貫都城中央,為象征天際銀河;又因為天界西邊是西王母所居的瑤池,因此隋唐洛陽城之西建有西苑,象征天之瑤池。但紫微垣位于北天中央,因此隋唐洛陽分為城和苑兩部分,城西面并未建設(shè)城墻和城門,而是連通西苑,由此使得宮城紫微城位居整個洛陽的北極中央的位置,即“紫微正中”“建中立極”,從而使得整個隋唐洛陽城的布局完美與天上星辰相對應(yī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