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熱難耐的夏天,怎么能少了綠豆湯的陪伴呢?放眼全國,幾乎各地都有夏日喝綠豆湯的習慣,一碗下肚,香甜解暑,頃刻間就能平息身上所有的火氣。 但你可知,我們以為“老少皆宜”的綠豆湯,其實并不是人人都能喝的!而且,綠豆湯怎么煮,其中也有不少學問。喝了這么多年的綠豆湯,你真的喝對了嗎 ![]() 綠豆湯是夏季消暑常用的飲品,但怎么喝很有講究。國家級名老中醫(yī)蕭承悰蕭老告訴我們,綠豆湯性質(zhì)偏寒涼,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的。比如:
此外,暑熱較盛的時候,綠豆湯可以適當多喝一點,但不建議天天喝,一般隔一天喝一次比較好。盡量不要空腹飲用綠豆湯,可能會導致脹氣。[1] ![]() ![]() 自家煮的綠豆湯,有紅色的,有綠色的;有的顏色深,有的顏色淺;有的豆粒完整,有的煮開了花……怎樣的綠豆湯,營養(yǎng)更好、更解暑呢? 紅湯or綠湯? 綠豆中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zhì),在堿性條件下遇到氧氣或金屬離子會發(fā)生氧化反應,從而使綠豆湯變成紅色。像水質(zhì)、熬煮時長、鍋具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湯色發(fā)紅。 從抗氧化能力來看,紅色的綠豆湯中多酚成分有一定損失,綠色的綠豆湯更勝一籌。 ![]() 不過,雖然有一定營養(yǎng)流失,但紅色綠豆湯中并沒有有害物質(zhì),還是可以放心喝的。 色深的or色淺的? 《遵生八箋》中有記載:“綠豆淘凈,下鍋加水,大火一滾,取湯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滾則色濁,不堪食矣?!币簿褪钦f,綠豆入鍋加水,大火煮沸一會兒后取綠色湯汁,待冷卻即可食用。若是煮得太久,湯汁就會變得渾濁,那就不適合吃了。 ![]()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消化中心主任張聲生也解釋道,綠豆煮制時間過長,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就會減少,從藥性的角度來說,綠豆清熱利濕的作用就減弱了。[2] 因此,清澈色淺(煮制時間剛好)的綠豆湯功效要比渾濁色深(煮太久)的綠豆湯更好。 ![]() 沒破皮的or煮開花的? 綠豆中的多酚物質(zhì)基本集中在豆皮上,一旦煮開花,營養(yǎng)損失較大,其功效會大打折扣。 而且,中醫(yī)認為,綠豆衣有著較不錯的清熱解毒、消暑作用,效用要強于內(nèi)里的綠豆肉。 所以,沒煮破皮、豆粒完整的綠豆湯,在抗氧化功效和解暑效果兩方面,都要略勝于煮開花的綠豆湯。 ![]() 總的來說,綠色豆湯好于紅色豆湯,不開花的綠豆湯好于開花的綠豆湯,大家若是能煮出綠色不開花的綠豆湯,那消暑效果更佳,營養(yǎng)也能得到更好地保留。 那如何煮出一碗湯色碧綠的綠豆湯呢?下面這3個竅門大家一定要牢記。 ![]() 建議用耐煮的鍋,如耐高溫玻璃鍋、砂鍋、電飯鍋來熬煮綠豆湯,盡量不要用鐵鍋,因為其中析出的少量鐵離子會和綠豆中的一些成分發(fā)生反應,加速綠豆湯變色。 ![]() 蓋上鍋蓋可以減少綠豆和氧氣的接觸,避免發(fā)生氧化反應變紅,同時還能讓綠豆湯的香氣更大化地保留。煮制過程中,也建議大家少打開鍋蓋;煮好后,如果不急著喝,那也可以找個蓋子先蓋上。 在湯中加一點檸檬汁或是白醋,可以很好地延緩氧化過程,幫助保持綠豆湯原有的碧綠湯色。 ![]() ![]() 其實,大家還可以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情況往綠豆湯里加點“料”,不僅口感豐富多層,調(diào)養(yǎng)效果也會更好。 加雞蛋——祛除脾熱 做法:鍋內(nèi)先放入30g綠豆、適量水、冰糖煮成綠豆湯,再把雞蛋攪散,用煮沸的綠豆湯沖熟雞蛋即可。 ![]() 最近氣候炎熱,有些人又需要居家辦公,天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容易促使脾熱產(chǎn)生,造成口干口臭、口舌生瘡、唇周起泡、顴紅、肌肉疼痛、胃脘灼熱、反酸燒心等癥狀。如不盡快調(diào)理,可能會衍生出消化道出血等嚴重問題。 ![]() 名醫(y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提到:雞子黃主除熱、火灼、爛瘡;雞子白主除心下伏熱。因此,脾熱人群很適合將雞蛋和綠豆湯搭配服用,可以起到不錯的調(diào)理效果。[2] 加烏梅——養(yǎng)陰生津 做法:鍋中放入綠豆、烏梅、冰糖,煮制成湯即可。 ![]() 烏梅酸甘養(yǎng)陰,常用于改善虛熱口渴、胃呆食少等癥,將其與綠豆、冰糖搭配,口感酸酸甜甜,生津、清熱效果更佳,很適合用來預防夏季中暑。[3] 小貼士:糖尿病人群可以不放冰糖。 加薏米——控糖利濕 做法:鍋內(nèi)放入綠豆、白薏仁,加適量水煮制成湯即可。 ![]() 綠豆和白薏仁是施今墨降糖對藥中的其中一對,它倆一個清熱瀉火,一個健脾利濕,可用于日常食療。 使用此方時,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diào)整食材用量,比如:血糖偏高,口干、口渴等上消癥狀明顯的人,綠豆和白薏仁的比例為2:1;尿頻量多、腰膝酸痛等下消癥狀明顯的糖尿病人,綠豆和白薏仁的比例則可以更改為1:2。[4] 煮開花的綠豆湯,和沒煮開花、豆粒完整的綠豆湯,哪種解暑功效更好呢? 參考資料: [1]BRTV養(yǎng)生堂. 2018年7月8日節(jié)目“相伴女國醫(yī)之鮮藥”. [2]BRTV養(yǎng)生堂. 2022年5月31日節(jié)目“學會給脾胃減負”. [3]BRTV養(yǎng)生堂. 2021年7月22日節(jié)目“警惕三伏天里的致命危機”. [4]BRTV養(yǎng)生堂. 2019年8月21日、22日節(jié)目“一門三代降血糖”. 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 ![]() ![]() |
|
來自: 可愛的歡歡樂樂 > 《大醫(yī)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