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前面是胸,后面是背,兩側(cè)是脅,說起來都是肋。孔穎達疏:“脅是腋下之名,其骨謂之肋?!毙厍挥?2對肋骨合圍而成。肋骨后端與胸椎相連,前端第1對至第7對肋借助軟骨與胸骨相連接,稱為真肋;第8對至第12對肋借助軟骨與上一對肋的軟骨相連接,形成肋弓;第11對、第12對肋前端游離,稱為浮肋。最后4對肋骨又稱假肋,亦稱軟肋,中醫(yī)稱之為兩脅、脅下。
胸腔的作用首先是維持心肺功能,其次是保護這些重要的臟器。沿第7塊胸椎水平生長的膈肌將胸腔分成兩部分,上面是心、肺,下面是肝、脾、腎。有肋骨的支撐和肋間隙肌肉的發(fā)力,胸腔才能鼓蕩如橐龠(tuó yuè)、風(fēng)箱,保障肺的呼吸。肺本身沒有力量,只能被動地隨胸腔運動,胸腔擴張,肺隨之進氣。不論是內(nèi)因還是外因,只要胸膜腔進入了空氣,就會對肺囊產(chǎn)生壓迫,患者出現(xiàn)劇烈的胸痛、咳嗽癥狀,嚴(yán)重時會造成肺不張、窒息,這就是氣胸。
如果單純強調(diào)胸腔對心肺的保護作用,那人的進化應(yīng)該是肋骨連成一片,那樣就喪失了心肺的功能。人在劇烈運動或情緒激烈的時候,心跳會加快,心臟和主動脈弓的搏動幅度都會加大。正常的人或消瘦的人,可在左乳房下方看到肋間肌肉的跳動,其實這是心尖搏動。試想,如果胸腔是骨化固定的,那對心臟就會形成壓迫和傷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