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蓮:別名:獨腳蓮、獨荷草、羞天花、術(shù)律草、瓊田草、旱荷。 【來源】為小檗科八角蓮屬植物八角蓮 Dysosmα versipellis (Hance) M. Chen?? ex T. S. Yin?? 的根莖。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莖直立,高 20~30 cm。不分枝,無毛,淡綠色。根莖粗壯,橫生,具明顯的碗狀節(jié)。莖生葉 1 片,有時 2 片,盾狀著生;葉柄長 10~15 cm;葉片圓形,直徑約 30 cm,掌狀深裂幾達葉中部,邊緣 4~9 淺裂或深裂,裂片楔狀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 2.5~9 cm,寬 5~7 cm,先端銳尖,邊緣具針刺狀鋸齒,上面無毛,下面密被或疏生柔毛。夏季開花,花被片先端無皺褶,花 5~8 朵排成傘形花序,著生于近葉柄基處的上方近葉片處;花梗細,長約 5 cm,花下垂,花冠深紅色;萼片 6,外面被疏毛;花瓣 6,勺狀倒卵形,長約 2.5 cm;雄蕊 6,藥隔突出,花藥比花絲長 1 倍;子房上位,1室,柱頭大,盾狀。漿果橢圓形或卵形;種子多數(shù);花期 4~6 月,果期 8~10 月。 【生境與分布】生于海拔 1 200~2 200 m 的山地林陰濕處。分布于四川、貴州、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廣東、云南等省,其中四川省為八角蓮的主要產(chǎn)區(qū)。 【藥材性狀】根莖結(jié)節(jié)狀,常彎曲,上下兩側(cè)呈扁平狀,長 5~10 cm,直徑 1~2 c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結(jié)節(jié)類圓形,上側(cè)有略凹陷的莖痕,直徑約 1 cm,莖痕周圍具數(shù)個隆起的環(huán)紋,莖基的一側(cè)常附有 1~2 個錐狀突起的小莖痕,下側(cè)有殘存的根痕;根直徑 1~2 mm;質(zhì)堅,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質(zhì)略疏松,有裂隙。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化學成分】八角蓮根莖含有多種活性化學成分,包括:木脂素類:分為兩種結(jié)構(gòu)類型: ① 4 - 苯基四氫萘丁內(nèi)酯類。 ② 4 - 苯基萘丁內(nèi)酯類。重要的化學成分鬼臼毒素屬于前者,此外還有:4′,5′-二去甲基鬼臼毒素、4′-去甲基鬼臼毒素、山荷葉素、鬼臼毒酮、苦鬼臼毒素葡萄糖苷、4′-去甲基鬼臼毒素葡萄糖苷、山荷葉素葡萄糖苷、鬼臼毒素葡萄糖苷等。黃酮醇類化合物:山柰酚和槲皮素。揮發(fā)油成分:含量在 2 % 以上的被鑒定組分包括: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2-( 4-甲基-3-環(huán)己烯-1-基 ) 丙-2-醇、(E)-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4-( 2,6,6-三甲基-2-環(huán)己烯-1-基 )-3-丁烯-2-酮、(R)-5,6,7,7α-四氫-4,4,7α-三甲基-2( 4H )-苯并呋喃酮、丙基柏木醚、2,6-甲氧基苯甲醛-氨基甲酰腙、三十二烷、(Z)-2-( 9-十八烯碳基氧代 ) 乙醇等成分。其他化學成分:β-谷甾醇、黃芪苷、異槲皮苷、八角蓮蒽醌、八角蓮?fù)?、苦鬼臼素葡萄糖苷、鬼臼毒素葡萄糖苷、胡蘿卜苷、香草酸、正十六烷酸、葡萄糖、蔗糖、脂肪酸、鞣質(zhì)、軟脂酸、20 種常見氨基酸和 α-氨基丁酸、多糖等。 【藥理作用】 ①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八角蓮根中提取的結(jié)晶性物質(zhì)對離體蛙心有興奮作用,可使心律不齊,最終停于收縮狀態(tài),對兔耳血管有擴張作用,對蛙后肢血管、家兔小腸及腎血管則有輕度的收縮作用。 ② 對平滑肌的作用:八角蓮結(jié)晶性物質(zhì)對兔和豚鼠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對兔離體小腸平滑肌有抑制作用。 ③ 抗菌、抗蛇毒作用:八角蓮煎劑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外用或內(nèi)服對多種毒蛇咬傷具有解毒作用。 ④ 抗腫瘤作用:八角蓮所含鬼臼毒素,能阻礙細胞分裂前期 (G?期) 及從 G? 期進入分裂過程,對動物多種腫瘤如瓦克癌 256、腹水型吉田肉瘤、小白鼠肉瘤 S??? 等均有抑制作用。 ⑤ 抗病毒作用:八角蓮樣品中的山柰酚、苦鬼臼毒素與八角蓮注射劑對柯薩奇 B 組病毒( CBV )、單純皰疹病毒 I 型 ( HSV-1 ) 均有抑制作用。小鼠乙型腦炎動物實驗研究提示,該藥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和增強細胞免疫的功能。采用八角蓮注射液治療乙型腦炎具有較好退熱作用,病死率明顯降低。 ⑥ 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抑制作用:用鬼臼脂素注射液注入動物體內(nèi),能引起中樞神經(jīng)抑制狀態(tài)的表現(xiàn)。 ⑦ 毒性:將全草中提取的鬼臼脂素給貓灌服,能刺激胃腸道蠕動增強反應(yīng),引起嘔吐、腹瀉,甚至血便,導(dǎo)致嚴重衰竭性虛脫死亡。小鼠腹腔注射鬼臼脂素注射液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 30~35 m??/k??。 【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散瘀。適用于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外用治蟲蛇咬傷,瘡癤癰腫,淋巴結(jié)炎,腮腺炎,乳腺癌。 【用法用量】3~9 ??。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磨酒、醋調(diào)敷患處。 【用藥警戒與禁忌】八角蓮植物全株均有毒,主要毒性成分為鬼臼毒素和盾葉鬼臼素等,不同產(chǎn)地的八角蓮的毒性成分和含量不盡一致,服用過量可發(fā)生消化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和血液系統(tǒng)等的各種中毒癥狀,如惡心、嘔吐、頭痛、幻覺、心跳加速和白細胞異常等。全草含有樹脂類成分。能引起貓嘔吐、腹瀉、死亡。鬼臼毒素類成分用于抗癌治療時亦具有較大毒性,外用則較安全。 【常用處方】 (1) 毒蛇咬傷: 八角蓮 9~15 ??,搗爛,沖酒服,渣敷傷處周圍?!稄V西中草藥》。 (2) 帶狀皰疹,單純性皰疹: 八角蓮根研末,醋調(diào)涂患處?!稄V西中草藥》。 (3) 痰咳: 八角蓮 12 ??,豬肺 100~120 ??,糖適量。煲服?!稄V西中藥志》。 (4) 無名腫毒、疔瘡: 取鮮八角蓮 10 ??,加水、酒煎服;另取適量鮮八角蓮搗爛,敷患處?!栋私巧彽乃幱谩?。 (5) 跌打損傷: 取八角蓮 10 ??,研成細粉末,用甜酒 1 杯送服?!栋私巧彽乃幱谩?。 【附注】(1)《中國植物志》記載,八角蓮屬包括 9 個種和 1 個變種。其中有藥用植物 8 種,其根和根莖均可作為八角蓮藥材使用。其余幾種同屬藥用植物的物種為云南八角蓮 [Dysosmα αurαntiocαulα (Hand.-Mazz.) Hu,又稱七角蓮]、小八角蓮 [ Dysosmα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 ]、貴州八角蓮 [ Dysosmα mαjorensis (Ga??nep) Yin?? ]、六角蓮 [ Dysosmα pleiαnthα (Hance) Woods. ]、川八角蓮 [ Dysosmα veitchii (Hemsl. et Wils.) Fu ]、西藏八角蓮 ( Dysosmα tsαyuensis Yin?? ) 和廣西八角蓮。 (2) 偽品:山荷葉 Diphylleiα ??rαyi. F. Schmidt 在《中草藥學》中也叫八角蓮、八角金盤,錫金秋海棠 Be??oniα sikkimensis A. DC. 在廣西平南也叫八角蓮,枸骨 llex cornutα Lindl. et Paxt. 在湖南也叫八角蓮,但均不是本品。 圖片來自中國植物圖像庫 圖片來自中國植物圖像庫 圖片來自中國植物圖像庫 下面部分摘錄于《中藥大辭典》八角蓮(附:八角蓮葉) 八角蓮:異名:鬼臼、爵犀、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獨腳蓮、獨荷草、羞天花、術(shù)律草、瓊田草、山荷葉、旱荷、八角盤、金星八角、獨葉一枝花、八角連、金魁蓮、八角烏。 【基原】為小檗科八角蓮屬植物八角蓮、六角蓮和川八角蓮的根及根莖。 【原植物】1. 八角蓮 Dysosmα versipellis (Han-ce) M. Chen?? ex Yin?? 又名:江邊一碗水、一把傘。 多年生草本,高 20~30 cm。莖直立,不分枝,無毛,淡綠色。根莖粗壯,橫生,具明顯的碗狀節(jié)。葉 1 片,有時 2 片,盾狀著生;葉柄長 10~15 cm;葉片圓形,直徑約 30 cm,邊緣 4~9 淺裂或深裂,裂片楔狀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銳尖,邊緣具針刺狀鋸齒,下面密被或疏生柔毛?;?5~8 朵排成傘形花序,生于近葉柄基處的上方近葉片處;花梗細,長約 5 cm,花下垂,花冠深紅色;萼片 6,外面被疏毛;花瓣 6,勺狀倒卵形;雄蕊 6,藥隔突出;子房上位,1 室,柱頭大,盾狀。漿果橢圓形或卵形。種子多數(shù)?;ㄆ?4~6 月,果期 8~10 月。 生于海拔 300~2 200 m 的山坡林下陰濕處。分布于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2. 六角蓮 D. pleiαn-thα (Hance) Woods. [ D. hispridα (Hao) Chun ] 又名:八角金盤、一碗水、八角七。 本種與八角蓮的區(qū)別為:葉通常 2 片,對生,葉片長圓形或近圓形,6~9 淺裂,裂片寬三角狀卵形。花生于兩莖生葉柄的交叉處。 生于海拔 600~1 600 m 的山坡林下陰濕處。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云南、臺灣等地。 3. 川八角蓮 D. veitchii (Hemsl. et Wils.) Fu ex Yin?? 又名:山荷葉、五朵云、八角金盤、金盤、銀盤獨腳蓮。 本種與八角蓮的區(qū)別為:莖多汁,基部密被棕色大鱗片。葉互生,紙質(zhì),2 片;葉片圓形,直徑約 20 cm,6~8 掌狀深裂幾達中部,裂片楔狀矩圓形,先端常 3 裂,小裂片三角形,葉中部紅棕色,下面葉脈有疏柔毛,后變無毛。花 2~6 朵,叢生于莖頂葉柄分叉處的腋間?;ㄆ?4~6 月,果期 8~10 月。 生于海拔 1 200~2 200 m 的山地陰濕林下。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
【采收加工】9~11 月采收,鮮用或干燥,切忌受潮。 【藥材】八角蓮 Rhizomα et Rαdix Dysosmαe 八角蓮主產(chǎn)于湖北、四川:六角蓮主產(chǎn)于浙江、安徽、湖北:川八角蓮主產(chǎn)于四川、貴州、云南。 【性狀】八角蓮:根莖橫生,數(shù)個至十數(shù)個連成結(jié)節(jié)狀,每一結(jié)節(jié)圓盤形,直徑 0.6~4 cm,厚 0.5~1.5 cm。表面黃棕色,上方具大型圓凹狀莖痕,周圍環(huán)節(jié)明顯,同心圓狀排列,色較淺,下方有環(huán)節(jié)及不規(guī)則皺紋或裂紋:可見圓點狀須狀根痕或須根,直徑約 1 mm,淺棕黃色。質(zhì)極硬,不易折斷,折斷面略平組,顆粒狀,角質(zhì)樣,淺黃紅色,橫切面平坦,可見維管束小點環(huán)列。氣微,味苦。 六角蓮:根莖結(jié)節(jié)數(shù)較少,結(jié)節(jié)圓球形,直徑 0.5~1 cm。表面黃棕色,上方具凹陷莖痕或突起芽痕,周圍環(huán)節(jié)同心圓狀排列,有時可見殘留鱗葉、芽痕,下方有須根或須根痕。質(zhì)硬,折斷面纖維狀,有裂隙,橫切面皮部狹窄,黃白色,木部黃色,髓部大,約為直徑的1/2,黃白色。氣微,味苦。 川八角蓮:根莖呈不規(guī)則條狀或塊狀,直徑 1.2~2 cm 表面紫紅色或棕紅色,上方有數(shù)個切向排列的圓形莖痕,維管束點明顯,下方及側(cè)面環(huán)節(jié)處有時可見棕黃色鱗葉。質(zhì)堅硬,難折斷,折斷面淺棕黃色,較平坦,顆粒狀,角質(zhì)樣,橫切面可見維管束小點環(huán)列。氣微,味苦。 【成分】1. 八角蓮:根莖含木脂素:鬼臼毒素,鬼臼苦素;黃酮類:山荷葉素,山柰酚,槲皮素,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2. 六角蓮:根莖含木脂素:鬼臼毒素,4′-去甲基鬼臼毒素,去氫鬼臼毒素,鬼臼毒酮,4′-去甲基鬼臼毒酮,鬼臼苦素酮,異鬼臼苦素酮,八角蓮?fù)?;蒽醌類:大黃素甲醚及八角蓮蒽醌;黃酮類: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 3. 川八角蓮:根含去氧鬼臼毒素,β-盾葉鬼臼素,鬼臼毒素,山柰酚-3-β-D-葡萄糖苷,葡萄糖,蔗糖及 β-谷甾醇。 【藥理】1. 對心血管系統(tǒng)作用:六角蓮根中提出的結(jié)晶性物質(zhì)對離體蛙心有興奮作用,可使心律不齊,最終停止于收縮期;對兔耳血管可使之舒張,對小腸血管和腎血管則輕度收縮。 2. 對平滑肌的作用:上述結(jié)晶性物質(zhì)對兔離體小腸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對兔和豚鼠離體子宮則有興奮作用。 3. 抗病毒作用:水溶液中所含山柰酚、鬼臼苦素對柯薩奇 B 組病毒、單純皰疹病毒 I 型均有顯著抑制作用。 【毒性】從六角蓮全草中分離的一種樹脂,兔服后引起腹瀉,貓服后致嘔吐、腹瀉及死亡。 【藥性】苦、辛,溫。有毒。歸肺、肝經(jīng)。 1.《本經(jīng)》:味辛,溫。 2.《本草經(jīng)集注》:味甘,溫,有毒, 3.《本草從新》:苦、辛,溫,毒烈。 4.《廣西中藥志》:甘、苦、微辛,性涼,無毒。入肺經(jīng)。 【功用主治】化痰解毒,祛瘀散結(jié)。主治咳嗽,咽喉腫痛,瘰疬,癭瘤,無名腫毒,帶狀皰疹,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1.《本經(jīng)》:主殺蠱毒鬼注精物,辟惡氣不祥,逐邪,解百毒。 2.《別錄》:療咳嗽喉結(jié),風邪煩惑,失魄妄見,去目中膚翳,殺大毒。 3.《綱目》:下死胎,治邪瘧,癰疽,蛇毒,射工毒。 4.《本草匯言》:能攻散結(jié)痰、結(jié)氣、結(jié)血等疾。 5. 汪連仕(草藥方》:消一切毒,力能軟堅透膿。 6.《本草從新》:治麻痹風毒,打撲瘀血停積。 7.《四川中藥志》1960 年版:追風散毒,殺蟲。治勞傷吐血,腰痛,口喉鼻痛,疥癬白禿。 8.《福建藥物志》:治哮喘,膽囊炎,膽石癥,小兒驚風,癲癇,無名腫毒,背癰潰破,頸淋巴結(jié)核,癭瘤。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2 ??;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或浸醋、酒涂搽;搗爛敷或研末調(diào)敷。 【宜忌】孕婦禁服,陽盛熱極或體質(zhì)虛弱者慎服。 1.《本草經(jīng)疏》:凡病屬陽,陽盛熱極及煩惑失魂妄見者不可用。 2.《本草從新》:其氣猛悍,能開通壅塞,痛淋立止,虛人慎之。 【選方】 1. 治痰咳: 八角蓮 12 ??,豬肺 100~120 ??,糖適量,煲服?!稄V西中藥志》。 2. 治喉蛾: 將八角蓮 0.6 ??,研為細末,加薄荷 0.3 ??,吹入喉中?!顿F州草藥》。 3. 治瘰疬: 八角蓮 30~60 ??,黃酒 60 ??,加水適量煎服。《湖南藥物志》。 4. 治無名腫毒: 八角蓮、野葵、蒲公英各等分,搗爛,敷患處?!顿F州草藥》。 5. 治帶狀皰疹,單純性皰疹: 八角蓮根研末,醋調(diào)涂患處?!稄V西中草藥》。 6. 治毒蛇咬傷: 八角蓮 9~ 15 ??,搗爛,沖酒服,渣敷傷處周圍?!稄V西中草藥》。 7. 治黑黃: 生鬼臼一兩,搗絞取汁一小盞,如無生鬼臼,即用干者搗羅為末,每服二錢匕,新汲水調(diào)下,不拘時?!妒備洝?。 8. 治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八角蓮 3~9 ??,水煎,兌酒服。(南藥《中草藥學》)。 9. 治乳腺癌: 八角蓮 15 ??,黃杜鵑 (鬧羊花) 15 ??,紫背天葵 30 ??,加白酒 500 ??,浸泡 7 天后,內(nèi)服外搽,每服 9 ??,每日 2~3 次?!度珖胁菟巺R編》。 10. 治脫肛: 八角蓮根 10 ??,將藥切細,用甜酒煎熬,內(nèi)服,一次服完。《貴州民間方藥集》。 【臨床報道】1. 治療腮腺炎:八角蓮注射液,每支 20 ml ( 含生藥 8 ?? )。肌內(nèi)注射,成人每日 2 支,兒童每日 1 支,或加 10 %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靜脈滴注,療程 5 天。治療 34 例( 包括并發(fā)腦膜腦炎 10 例 ),并和常規(guī)治療組 33 例(含并發(fā)腦膜腦炎 12 例)對照。結(jié)果:兩組間無顯著差異,但治療組較對照組體溫下降幅度大,腮腺腫脹消退快,病程短。 2. 治療乙型腦炎:八角蓮注射液(每 100 ml 含 40 ?? 生藥),成人每日 40 ml 加入 10 %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靜脈滴注,療程 5~7 天,兒童用量酌減。共治 37 例,另設(shè)對照組 22 例,結(jié)果:退熱時間治療組平均為 2.15 天,對照組 5.68 天;治療組 20 例神志昏迷的患者轉(zhuǎn)清醒的平均時間為 6.38 天,病死率治療組為 13 %,對照組為 40.9 %。 3. 治療流行性出血熱:治療組于入院當日起在用平衡鹽液作基礎(chǔ)液體治療的同時應(yīng)用八角蓮注射液 40 ml ( 含生藥 16 ?? ) 溶于 10 % 葡萄糖溶液 500 ml 中,每日靜脈滴注 1 次,5 天為 1 療程。對照組只應(yīng)用平衡鹽液。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在退熱速度、提高越期率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特別是對早期、輕中型病例退熱療效最佳。而對發(fā)病后免疫復(fù)合物的形成似無明顯阻斷作用。 感謝 湖北武漢 周重建老師提供圖片 感謝 湖北武漢 周重建老師提供圖片 感謝 湖北武漢 周重建老師提供圖片 感謝中國計量大學-孫駿威老師提供圖片 圖片來自中國植物圖像庫 圖片來自中國植物圖像庫 圖片來自中國植物圖像庫 附:八角蓮葉
八角蓮葉:異名:鬼臼葉。 【基原】為小檗科八角蓮屬植物八角蓮 Dysosmα ver-sipellis (Hance) M. Chen?? ex Yin??、六角蓮 D. pleiαnthα (Hance) Woods. 和川八角蓮 D. veitchii (Hemsl. et Wils.) Fu ex Yin?? 的葉。 【采收加工】6~7 月采收,鮮用或曬干。 【功用主治】解毒平喘。主治癰腫疔瘡,蛇咬傷,哮喘。 1. 《綱目拾遺》:貼癰腫能消。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0 ??;鮮葉 15~30 ??;或搗汁。外用:搗敷,或貼敷。 【選方】 1. 治射工中人,寒熱或發(fā)瘡偏在一處,有異于常: 取鬼臼葉一握,內(nèi)苦酒漬之,搗絞取汁,服一升,日三?!肚Ы鸱健?。 2. 治無名腫毒,腮腺炎初起,蛇傷: 八角蓮葉外敷;或?qū)Ⅴr葉用針密刺后,以米湯泡軟,貼潰爛部位?!陡=ㄋ幬镏尽?。 3. 治哮喘: 八角蓮鮮葉 30 ??,柿餅 2 個,水煎,調(diào)紅糖服。《福建中草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