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想再走文藝風,但是最近看中國文學史的先秦文學,想嘗試著寫下感受,于是有了下面這篇文章。 ![]() 文學史,顧名思義就是緊緊圍繞文學創(chuàng)作來闡述文學的發(fā)展歷程。主要以描述為主,說明情況,現(xiàn)象,傾向,風格,流派,特點,并予以解釋,說明創(chuàng)作的得失及其原因,說明文學史的前因后果。 先秦文學共有五章,上古神話,詩經(jīng),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孟子、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屈原與楚辭。 ![]() 想必上古神話,大家從小就有聽說。譬如【淮南子】里保留的中國古代著名四大神話:女媧補天、共工觸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再如最有神話學價值【山海經(jīng)】里的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精衛(wèi)填海、帝俊西王母的傳說等。這些體現(xiàn)了先民們的反抗精神。生存環(huán)境的艱苦,激發(fā)了先民們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這種斗爭精神本就意味著對生命的抗爭,由此而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神話英雄。前者如精衛(wèi)填海以頑強的生命力,面對著難以征服的自然,作頑強的拼搏,后者如刑天即使段首以死,也要對天帝打舞干戚,這種頑強的斗爭精神是何等的壯烈!他所象征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劇性格,成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長河中的巨浪?,F(xiàn)在社會的殘酷,眾多人在面對如此大的壓力時開始畏懼難以向前,何不多學習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努力向前沖,不放棄。 ![]() 詩經(jīng)內(nèi)容十分廣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時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詩經(jīng)可以說是一軸巨幅畫卷,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以及世態(tài)人情,民俗風習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現(xiàn)。我最喜歡詩經(jīng)里面的兩首,其一為【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蔽羧针x家時的依依惜別之情,今日歸來的悲戚之感,表現(xiàn)的淋淋盡致。其二為【鄘風·柏舟】中寫一個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的干涉所發(fā)出的誓詞:“x彼兩鬢,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之,不諒人之?!迸尤绱说念B強追求婚姻愛情自由,寧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現(xiàn)出她(他)在愛情受到阻撓時的極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強烈愿望?,F(xiàn)在也有不少,比如我。 ![]()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增加了大量的歷史事實和傳說,敘述了豐富多彩的歷史事件,描寫了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簡短記事,發(fā)展成為完整的敘事散文。我比較喜歡的是左傳敘事中人物的行動、對話構(gòu)成表現(xiàn)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絕少對人物進行外貌、心理等主觀描寫。通過人物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現(xiàn),形象得以完成。左傳敘述語言簡練含蓄,詞約義豐。好多字我都不認識,準備抱字典去了。還有先秦一些散文如國語、戰(zhàn)國策等也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就不一一闡述了。 ![]() 孔、孟、莊、荀、韓非子等先秦諸子都是語言大師,先秦說理散文在語言藝術(shù)上的高度成功,豐富了漢語言的表現(xiàn)力,為我國文學語言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舉凡后世常用的語言修辭手法,如比喻、夸張、排比、對偶等,在先秦說理散文中都有成熟的表現(xiàn),直接影響了后世的語言修辭。后世文學中或平實質(zhì)樸,或華麗雕琢,或婉約雋永,或放縱恣肆的語言風格,在先秦說理文中都已可見端倪。而先秦說理散文,還為后代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大量的詞匯和豐富的成語,其中有不少至今活在現(xiàn)代語言之中。所以吶,文字還是來源于經(jīng)典啊,學好經(jīng)典古代文學是十分重要的 ![]() 活到老,學到老,請保持閱讀的好習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腹有詩書氣自華,保持讀書的好習慣,真的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你自己的氣質(zhì),也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提升邏輯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呀。 隨著年齡的增加,你會越發(fā)覺得讀書的好處。多讀書,讀好書可以讓自己活得更通透。真的建議大家靜下心來,有時間多去讀書,你終會發(fā)現(xiàn),你想要的答案,書里都有。 ![]() 最后,希望友友們每天都能收獲滿滿,在閱讀中找到那份屬于自我的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