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有次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有兩件事不能做。第一事情,永遠不要自憐;第二件事,永遠不要嫉妒。 自憐,會讓你抱怨,尋找借口,失去很多機會;而嫉妒,是唯一令你得不到任何快樂的事情。 劉潤說,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在于思維模式的差異之間。優(yōu)秀的人,習慣于專注于機會的思維。 平庸的人,喜歡專注于障礙思維。 我發(fā)覺,我一直處于平庸與優(yōu)秀之間。我喜歡挑戰(zhàn)障礙,遇到問題,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積極面對,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 但我不容易抓住機會,我常常會主動失去機會。很多時候,機會明明就在眼前,稍縱即逝,但我依舊會選擇假裝看不到。 我個人的解釋是,屬于我的機會還沒有真正來到。 我偶爾會自憐。 假如當初選擇了富二代,就不會像現(xiàn)在活得這么辛苦;假如當初沒有從農(nóng)村進城,或許早就去了蘇南發(fā)展; 又假如當初不是為了拼命努力掙錢,疏忽了對達微的陪伴,達微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讀書選擇。 最后悔的,莫如把人生中最青春的歲月,用來和身邊的人內耗。自怨自艾,蹉跎了大半生的好年華。 我也有過嫉妒。 嫉妒別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一輩子活得很任性;羨慕別人,早早跟對了平臺,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賺得缽滿盤滿。 確實,自憐只能讓我錯失更多的機會;而嫉妒則更讓我固步自封寸步難行。要知道,年輕時的任何一種選擇,都是彼時你認為的最優(yōu)選擇。 那時候的知識層面,生活閱歷注定了,你的格局無法讓你站在更高的山峰上去眺望更美的風景。 不僅僅是你的膽量不夠,而且是你的能力根本配不上你的野心。 當我不再自憐,不再嫉妒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比任何時候都更介意自己的白發(fā)了。 只要有一點點白發(fā)露出來,我就要想盡辦法不是拔掉,就是去重新漂染。我似乎不能接受正在一點一點老去。 或者說,我懼怕自己的衰老。因為,我總是感覺人生似乎還沒有來得及多撲騰撲騰,仿佛一夜之間就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垂垂老矣。 這種害怕衰老的念頭,最近一段時間一直糾纏著我。讓我不敢去照鏡子。從沒有年輕過,當然就更加害怕突然之間的老去。 有時候,我也會盤點自己的人生。似乎,這一輩子,也做了很多的事,被很多人需要,似乎也滿足了自己的勃勃野心。 按理,我應該活得問心無愧,且逍遙自在。但,偏偏為什么我根本就無法接受自己的白發(fā)蒼蒼? 似乎,比起任何人,我更懼怕自己的突然老去。因為,我總是覺得人生還有許多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去認真做。 我的朋友華君,經(jīng)常會勸慰我,一定要學會活在當下。過去的不可追,未來的尚未來,不如認真過好每一天。 很多時候,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活了半輩子,依舊是欲望滿滿。對這個世界,永遠保持著無窮的好奇心。 周國平,寫了一部書《年齡,只是一個謠言》,我還沒有看過,但我已經(jīng)計劃去買來好好讀一讀。 因為,我喜歡這個標題,而且我甚至愿意接受他的觀念:年齡,或許真的就是一個謠言。 有的人,活了八十歲,但是在三十歲的時候,就把自己埋葬了;有的人,剛剛十八歲,就把自己活成了七老八十,因為失去了理想。 我有一個朋友,我們都習慣喊她竹子姐姐。這家伙,注定是個能人。但凡是她想要做的事情,我能看到的無一件沒有做到。 但我最佩服的倒不是她的能量滿滿,而是她能夠坦然面對滿頭的黑白灰發(fā)?;蛟S,她的年齡并不算大,但她用白發(fā)笑迎人生的姿態(tài)卻是最美的。 或許,某一天我也會突然醒悟過來。白發(fā)算什么呀,虛度的人生也不算什么。只要到了早上,每個人都會按照自己的生物鐘醒來。 接受每一個狀態(tài)下的最真實的自己,就是一種永不停滯的成長。 【一起看電影】新片速遞《錫爾弗頓之圍》(2022.動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