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司馬懿,就不得不會想起堪稱經(jīng)典的“空城計”。但是,用兩個書童,一張琴就嚇跑十余萬精兵強將的諸葛亮真的是這出好戲最大的贏家嗎?這個故事背后又會有什么不可示人的秘密呢?別著急,今天小編要講的故事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司馬懿死前的十七字遺言,告訴你這出空城計的終極真相!
小編要介紹的這件事情當(dāng)然也不是空口無憑的,凡事都會有個鋪墊不假。在司馬懿和司馬昭帶領(lǐng)大軍停留在敞開的大門前時,司馬懿猶豫了。他的兒子司馬昭認(rèn)為,即使城里真的有什么伏兵也好,圈套也好,我們帶領(lǐng)的這么多人總會獲得勝利的。但是讓司馬昭和后人后感到疑惑不解的是,司馬懿明知空城卻不攻,卻選擇了退兵。他在臨死前說:“吾事魏歷年,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驚駭。”這17個字翻譯過來就是,我司馬懿輔佐魏國這么多年,誰知道到頭來,魏國從上到下人人都懷疑我有二心,要謀反,我日日夜夜也很擔(dān)驚受怕的啊。 事實上,小編通過整理資料才發(fā)現(xiàn),司馬懿并不是害怕諸葛亮?xí)檬裁慈μ讈硭阌嬎?,反而是害怕自己的魏國會拋棄自己。放長遠(yuǎn)眼光來看,自己雖說要為魏國征討諸葛亮。但是自己的命運又何嘗不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guān)的呢?一旦自己打敗了諸葛亮,蜀國就損失了一名大將,滅掉蜀國就會指日可待。諸葛亮如果活著,司馬懿對魏國來說尚有可以用的價值之處。 一旦蜀國被滅,對曹氏來說最大的威脅會是哪一個人呢?想都不用想,自然是司馬懿。而且,司馬懿也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猜忌的人,就且看魏國的最高統(tǒng)治集團里的曹操,曹丕或是曹睿,哪一個不是對司馬懿表面一套,心里再猜忌一套呢?換句話說,誰喜歡讓一個威脅到你的地位和富貴的人整天在你面前惹你心煩呢?所以,不如大大方方盡早承認(rèn)司馬懿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司馬懿死前17個字說出為何不攻,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大智若愚,想必說的也是司馬懿唱的這出好戲吧,這才真正顯出其是絕頂聰明! 小編認(rèn)為,眼光放得足夠長遠(yuǎn)的人,成功也會離他足夠近。因為這些人在下定每一次決定之前,都會仔細(xì)斟酌,小心算計。這樣一來,什么都能考慮到了,失敗自然就離得遠(yuǎn)遠(yuǎn)的了。 好了,今天的故事講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喜歡的可以點點關(guān)注,好文章難道不要收藏一下嗎?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斗智斗勇過程中,又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呢?明天小編會繼續(xù)帶領(lǐng)大家走進你們喜歡的歷史人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