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共育助孩子健康成長 作 者 | 王慧 編 輯 | 朱萬剛 ![]() 導讀 時間管理是個大話題,“加減乘除”只是無數(shù)管理方法中的一種,需要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和孩子一起做出在他能力范圍內(nèi)能接受的方案,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慢慢學會時間管理,從容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又是一年考試季,高考、中考、會考,還有接踵而來的期末考試。可以說整個六月,空氣中都彌漫著考試的味道。 ![]() 盡管高考結(jié)束有段時間了,但有關(guān)高考考生出考場的視頻仍舊霸屏。 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的考生自信滿滿,直呼題目不難;而有的考生卻因為考試失利,流下傷心的淚水...... 盡管所有人都希望金榜提名,但考試就是這么殘酷,總有很多人會黯然離場。 股神巴菲特說:“當大浪退去時,我們才知道誰在裸泳?!?/p> 高考,作為檢測學業(yè)水平的重要節(jié)點,不僅考察考生們的臨場發(fā)揮,更多的是檢測學生們十年如一日的學習熱情和努力程度。 當高考的成績塵埃落定之時,我們就會知道,哪些孩子日常在學習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1 前幾天刷到一個視頻:一名中學生一邊洗衣服一邊背地理題,這一幕恰巧被老師看到,便拍成小視頻。 視頻中老師介紹,這個孩子學習成績優(yōu)異,非??炭?,看得出,他把“碎片化”學習做到了極致。 其實,但凡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都懂得利用碎片時間刻苦學習。 在衡水某中學的餐廳里,盡管是午餐時間,但同學們?nèi)圆煌谂抨犻g隙讀書、背單詞?!安颓白x”成了這所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近幾年新冠疫情肆虐,核酸檢測常態(tài)化。 在排隊等待核酸檢測的時候,孩子們?nèi)耘f不忘學習,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含義。 ![]() 在知乎上,網(wǎng)友“甜心”分享自己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時說:“一個優(yōu)秀的人都是特別善于管理時間的人。每個人一天都有24個小時,你想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時間,只有管理好碎片化的時間。” 由此可見,利用好碎片時間,是優(yōu)秀的人拉開常人最重要的一個法寶。 2 現(xiàn)代管理學奠基人彼得·德魯克曾說過,時間是最高貴而有限的資源。 它單向流淌,不可再生,對所有人都絕對公平。 但是有些人卻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很多有意義的事,生活井井有條;而有的人天天忙得腳打后腦勺,結(jié)果還是什么都做不好。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管理時間能力的不同。 孩子學習亦是如此。 那么,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提升時間管理能力,引導孩子感知時間、珍惜時間,高效利用碎片時間呢? 學會“加減乘除”高效時間管理方法,就可以讓孩子合理分配時間,充實地過好每一天。 01 加法 所謂加法,就是增加碎片化時間的利用價值。也就是說我們每天要找到多個碎片時間,做些對我們有意義的事。 那是兒子上小學的時候,因為課業(yè)壓力比較小,所以每天都會背一首古詩。 隨著積累數(shù)量的增加,之前背過的詩詞難免會遺忘,如果每天復習,又會消耗大量的時間,耽誤新詩的背誦。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兒子的壓力成倍上升,背詩的興趣也不如之前濃厚了。必須要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怎么辦呢?左思右想后,我想到了一個可以利用的時段。 每到周末,我都會陪著兒子去老師家學笛子,坐公交往返大概需要一小時的車程。 如果公交車上我們只是閑聊、看街景,那這一小時的時間就白白浪費了,于是我跟兒子商量利用這段時間復習古詩。 我把兒子背過的詩詞名字用文檔的形式整理好存在手機上,在公交車上,我說詩的名字,兒子背誦,遇到遺忘的詩詞就馬上查手機。 一波操作下來,每周兒子都可以利用路上的時間復習六七十首詩詞,這不僅增強了對詩詞的記憶,還大大提升了他對詩詞的興趣。 兩年多的時間,兒子熟練背誦五百多首詩詞,還因此獲得了市級“國學小名士”的榮譽稱號。 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 其實,每天我們可利用的碎片時間有很多,例如早晨洗漱的時間、上班上學的路上(以安全為前提)、上廁所的時間、睡前時間等。 原本這些都是不起眼的碎片時間,如果我們把它們合理利用起來,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02 減法 我們每天要做很多事,如果面面俱到,每件事都按部就班的去做,一天的時間根本不夠用。 常言道事有輕重緩急。 就是說我們要對事情進行分類,對于那些不重要、不緊急、對我們影響不大的事情,或者不做,或者做的時候盡量壓縮、減少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這就是時間管理中的減法。 還記得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的易中天教授嗎? 他從2005年開始在《百家講壇》講解歷史,因其白話式的幽默分析,頗受觀眾們的追捧。 一時間,各種采訪、活動紛至沓來,易中天教授儼然成了流量明星。 后來人們慢慢發(fā)現(xiàn),除了在廈門大學95周年校慶公開露面外,易中天教授幾乎脫離了公眾的視野。 原來,早在2012年,65歲的易中天教授就“隱居”在一個江南小鎮(zhèn),他要在一個可以靜心的地方,完成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易中天中華史》。 在一次采訪中,易中天教授談道:“我自從下決心花5到8年時間來寫'中華史’以后,切斷了和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不看報紙、刊物、電視、網(wǎng)絡,我現(xiàn)在剛剛從春秋戰(zhàn)國走出來,馬上要回到秦漢去。” 正是因為舍棄了一切無意義的打擾,易中天教授才能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寫作上。終于,歷經(jīng)6年的潛心寫作,易中天教授完成了36卷本《中華史》這部巨著。 只有懂得斷舍離,我們才能做好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 03 乘法 我們?nèi)绻L時間做一件事,大腦很容易變得疲勞,降低學習效率,比較科學的做法是把不同的事情交叉來做,這就是時間管理中的乘法。 記得有一次開家長會,有個同學媽媽問老師,她女兒每天都認真做作業(yè),一做就是兩三個小時,為什么成績不見提升呢? 老師詳細詢問了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然后告訴這位媽媽,孩子貌似一直在學習,但實際的學習效率卻不高。 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做了一小時的作業(yè)時,可以安排二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利用這個時間做些與腦力勞動不同的事情。 例如可以讓孩子做幾個俯臥撐,活動下筋骨;還可以讓孩子做些家務等。 表面上看做這些事情耽誤了學習時間,但實際上這樣交叉做事,更有利于調(diào)節(jié)孩子的情緒,使接下來的學習效率更高。 04 除法 所謂除法,就是將一個大任務或者一個長期的目標,分解成很多小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突破一點點,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量變就會引發(fā)質(zhì)變。 前段時間,因為高考、中考、會考要占用教室,兒子放了十幾天的假,只能在家自主學習。 記得剛放假的時候,看著七十多張試卷,兒子愁眉不展,不停地向我抱怨,這么多的試卷,怎么能做得完呢? 于是,放假的第一天,我沒有急于讓兒子做作業(yè),而是幫助兒子對假期的所有作業(yè)做了一個梳理。 梳理中,我們把每份試卷做了編號,然后又做了一個計劃,這樣就把七十多份試卷分散到每一天。 整個假期中,兒子只需按照計劃每天做幾份試卷,并沒有感到太大壓力。 在假期結(jié)束的前一天,兒子整理書包,看著厚厚一沓試卷,興奮地說:“媽媽,我真沒想到,能這么輕松地完成這些試卷?!?/p> 很多時候,孩子會本能地對大目標產(chǎn)生畏懼感,這會導致他們自信心不足,失去前進的動力。 反之,如果把大目標分解成多個小目標,就會降低完成的難度,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一個小目標,不僅會讓孩子產(chǎn)生成就感,還會增強他的信心。 魯迅先生說:“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學習上!” 正確的時間管理,會讓孩子的生活井井有條,學習和玩兼顧,這就是為什么學霸孩子不僅學習好,而且運動特長樣樣出色的原因。 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學會高效利用碎片時間,他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將過的無比絢爛,意義非凡。 時間管理是個大話題,“加減乘除”只是無數(shù)管理方法中的一種,需要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和孩子一起做出在他能力范圍內(nèi)能接受的方案,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慢慢學會時間管理,從容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