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周恩來總理參加“全國電影故事片創(chuàng)作會議”時, 提出了一個建議—— 我們中國要評選出自己的電影明星。▼ 隨之我國電影藝術(shù)界出現(xiàn)了最負盛名的“二十二大影星”。 在這份榜單中有著兩位風華絕代的影星,她們便是上影廠的王丹鳳,和八一廠的王曉棠。▼ 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的銀幕上都活躍著“二王”的身姿。 關(guān)于她們二人的身姿和魅力自不必多說,但孰高孰低總是被影迷們相爭!連香港殿堂級歌手羅文也曾說:“我在廣州讀書的時候,班上的同學分為兩派,一派就是王丹鳳的影迷,一派便是王曉棠的影迷,我們都曾因為兩人誰最美而吵得不可開交。”▼ 誰更美一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打開記憶,重溫經(jīng)典,看一看驚艷了時光的二位美人。▼ 王曉棠比王丹鳳小上十歲,在王曉棠剛初出茅廬、嶄露頭角的時候,王丹鳳已經(jīng)憑借著不俗的演技和驚人的美貌成為人人都為之贊美的演員了,可能連王曉棠自己也沒想到自己居然能成為后來“二王爭美”的主角之一。▼ 當時有諸多德藝雙馨的女演員,為何她們二人引起了這么大的相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二人年齡比較接近的同時,相貌氣質(zhì)上也有一絲絲的相似之處。 當初的王曉棠就是因為其“又像周璇,又像王丹鳳”的容顏,才被導(dǎo)演選中開啟了演員之路,二人的相似是連導(dǎo)演都認證的。▼ 可以看到年輕時候的照片中,明眸善睞中都帶有一些嬌俏,唇形如花瓣,眉形以及雙眼皮、就連臉部的骨骼都有點像,也難怪當時很多人覺得相似。▼ 從年老后的她們的同框圖更是可見一斑,兩個人除了比較明顯的身高差距以外,可以說是非常的神似了: 隱隱約約能看出來的尖下巴,五官三庭比例標準,皮膚白皙,再加上打扮上比較雷同的發(fā)型和墨鏡,加強了兩位德藝雙馨的藝術(shù)家相似的氣質(zhì)。▼ 不過話說回來,再相似的人其實都有著自己最獨特的美,尤其是以前的演員基本上都是天然美女,不會也不屑于整容成當紅的明星來走紅。 仔細看來,王丹鳳和王曉棠二人無論是相貌上還是氣質(zhì)上,有著很多的不同點。▼ 王丹鳳人如其名,有著一雙看一眼就難以忘卻的丹鳳眼,光是眉目傳情這一點就配得上“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員”這一美譽。 平心而論,王丹鳳絕典型的瓜子臉、丹鳳眼,小巧精致的秀鼻、溫婉秀雅的小骨架,完全符合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傾國傾城的美女的形象。▼ 連一向比較挑剔的作家張愛玲都曾評價到:“ 寧波人漂亮得多,如王丹鳳,我想是沿海史前人種學關(guān)系”,一個女人只有足夠美,才會讓人多年念念不忘?!?/span> 王丹鳳已然足夠美!但她的美又不僅限在此,優(yōu)雅、待人真誠、自律、不驕不躁的性格更是讓大家閨秀的氣度更上一層樓。▼ 與王丹鳳大家閨秀式的氣質(zhì)不同的是,王曉棠作為“唯一一位女演員出生的將軍”,有種巾幗不讓須眉的氣度,這種氣度與她的長相更是相當吻合。 王曉棠的臉型比起王丹鳳的瓜子臉來說要寬廣一點,眼睛更大更圓,眼神沒有王丹鳳這么的柔情而是具備更多的堅毅。▼ 其實無論她們相不相似,二人都是德藝雙馨的藝術(shù)家,氣質(zhì)上的柔和、堅毅、情懷才是大美!▼ 一直以來關(guān)于時尚都有個說法是“優(yōu)雅永不過時”,王丹鳳與王曉棠二人的品味也是從年輕優(yōu)雅到老,非常出眾。▼ →絲巾妙用 在優(yōu)雅女士的穿搭里面,最常見的就是絲巾。 看王丹鳳這一襲淺綠色襯衣,顱頂扎上一方墨綠色絲巾,色系呼應(yīng)干凈又純粹,不需要多的裝扮就足夠動人。▼ 絲巾的點綴之處最多的還是在纖細的脖頸之間,尤其是當服裝搭配的基調(diào)比較淺淡沉穩(wěn)時,一方靚麗的絲巾就能瞬間讓穿搭提升一個時尚度,讓人眼前一亮。 比如年邁后的王曉棠身穿深藍色波點連衣裙,隨意搭下的綠色絲巾俏麗又減齡。▼ →色系減齡 年老后的王丹鳳與秦怡同框,兩人雖年歲比較大,但是依舊擁有不俗的品味和氣質(zhì)。 白發(fā)打理得一絲不茍,王丹鳳利用淺藍色的上衣來提升自己的氣色,印花內(nèi)襯大氣又端莊,秦怡一身黑色連衣裙配上華貴的珍珠項鏈和手表,氣度不凡。▼ 同樣的,王曉棠選擇了米白色的針織套裝,米白色系比起容易顯黑的純白色來說,更有提升膚色的效果。 如果穿搭以米白色為主,為了避免單調(diào),王曉棠女士這種簡單的配上一個同色的發(fā)箍,以及一條彩色的項鏈就能輕松的規(guī)避這個問題。▼ →廓形大氣 對于二人都比較優(yōu)雅端莊的氣質(zhì)來說,大氣規(guī)整的廓形尤其能襯托一個人的氣度,尤其是年老后的身形更需要服裝的廓形來修飾。 下圖的王丹鳳與王曉棠都身穿微微墊肩的小西裝,領(lǐng)口之處平整有銳利的線條,在簡約之中恰到好處地展示著自己的品味。▼ 很多人都了解并參與過“二王爭美”的討論,但其實私底下的二人卻從未有過間隙與隔閡,反而是如姐妹般陪伴在彼此的身邊,這段真摯的友情持續(xù)了40多年,直到—— 2018年5月2日,王丹鳳在上海去世,享年94歲。▼ 在得知好友去世的消息后,王曉棠寫了一封封緬懷信—— 5月3日早晨,好友電話告訴我,王丹鳳去世了。 我的心一緊。 有她在,就有得盼。盼什么?盼她的叮嚀,囑托。▼ 即便現(xiàn)在天人一方,王曉棠依舊有得盼,盼二人的往昔,盼今后的歲月。 這份友情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回溯到二人初相識時,一見便如故,即便因住所和工作而不能常見,也時常以書信表達對彼此的思念,生活中的種種分享更是拉近了二人的關(guān)系。▼ 王曉棠也曾真誠地贊美過:“王丹鳳是如何的善良,她的美麗,世人公認,可她的善超過她的美。善是大情懷,包含著真與悲憫,飽含著中華民族的晶瑩的智慧。我從兩個年輕女編導(dǎo)的眸子里看到,她們將我的贊佩照單全收?!报?/span> 真正的友誼很多時候都是低調(diào)的,但是歲月從來不會磨滅真情的一絲一毫!▼ 本期內(nèi)容先結(jié)束啦,大家有什么補充討論的可以表達在評論中,下期再見!每次的變美知識收獲都是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 聲明:本文文字原創(chuàng),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x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