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詩: 昔堯之佐,九人舜之,佐也七人,武王佐五; 堯舜武王,于九七五,不能一事.然而垂拱, 受成功者,善乘人資.人驥逐走,則不勝驥; 托于車上,驥不勝人.北方有獸,其名曰蹶, 鼠前兔后,趨則頓倒,走則顛也,常取甘草, 為之以與,蛩蛩駏驉.蹶有患害,蛩蛩駏驉, 必負而走.此以其能,托所不能.故老子曰: 代大匠斫,希不傷手.薄疑也說,王術以與, 衛(wèi)嗣君也,君應之曰:予有千乘,愿以受教. 薄疑對曰:烏獲能舉,千鈞又況,一斤者乎? 杜赫亦以,安天下說,周昭文君,文君謂曰: 愿學安周.杜赫對曰:臣之所言,倘君不可, 不能安周;臣所言可,周自安矣.此所謂之, 弗安而安.故老子曰:大制無割,故致數輿, 而無輿也.魯國之法,魯人為妾,于諸侯有, 能贖之者,取金于府.子貢贖魯,人于諸侯. 來而辭不,受金孔子,曰賜失之,圣人舉事, 移風易俗,而受教順,可施后世,非獨以適, 身之行也;今國富寡,而貧者眾,贖而受金, 則為不廉;不受金則,不復贖人;自今以來, 魯人不復,贖于諸侯.孔子亦可,謂知禮矣. 故老子曰:見小曰明/知微見著,遠見卓識.
【譯文】 過去堯帝的輔佐大臣有九個人,舜帝的輔佐大臣有七個人,武王的輔佐大臣有五個人。堯帝、舜帝和武王跟他們這些輔佐大臣相比,并不具有輔佐大臣那樣的本事,但卻能相當輕松地取得成功,這是因為堯、舜、武王都能善于充分利用各人的能力。所以人和千里馬賽跑是跑不過千里馬的,但乘坐在由千里馬拉的車子上,情況就不一樣了。北方有一種獸,名叫“蹶”,前肢短如鼠腳,后腿卻長如兔,快步走就會叩倒,跑起來就會跌倒,常常為善走而不善覓食的蛩蛩駏驄采摘甘草,但反過來如“蹶”碰到禍害時,蛩蛩駏驄就會背著“蹶”逃跑。這二種獸都以自己的長處能力來幫助、彌補對方的短處不足。所以《老子》說:“那些硬代替工匠去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自傷其手的?!?br> 【譯文】 薄疑拿著王道之術游說衛(wèi)嗣君,衛(wèi)嗣君對他說:“我所擁有的只是一個千乘小國,希望先生能拿治理小國的方法指導我?!北∫苫卮鹫f:“大力士烏獲能舉起千斤重的東西,又何況這一斤重的東西呢?”杜赫拿著安邦天下的方法游說周昭文君,周昭文君對杜赫說:“我只希望學習安定周朝的具體方法?!倍藕栈卮鹫f:“如果你認為我說的安邦方法不管用,那么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安定周朝了;如果你認為我說的安邦方法可行,那么周朝就自然會安定。這就是所謂的認為不能安邦的方法恰恰是可以安邦的?!彼浴独献印氛f:“用大道治理天下無所傷害”,“所以過多地計較稱譽不稱譽反而得不到稱譽”。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妾于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于府。子贛贖魯人于諸侯。來,而辭不受金??鬃釉唬骸百n失之矣。夫圣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受教順可施后世,非獨以適身之行也。今國之富者寡而貧者眾,贖而受金,則為不廉;不受金,則不復贖人。自今以來,魯人不復贖人于諸侯矣。”孔子亦可謂知禮矣。故老子曰:“見小曰明。” 【譯文】 魯國的法律規(guī)定,魯國人中有給諸侯作臣妾的,可以將他們贖身為平民,所需的贖金可以由國家的金庫來支付。子貢從別的諸侯國那里贖回了作臣妾的本國人,但回來后推辭不受國庫的贖金??鬃又篮笳f:“賜這樣做就不對了。圣人做事情,能夠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他的行為所起的教化作用能夠影響到后世,并不是自以為品行高尚就行了。如今我們魯國是富人少而窮人多,贖回了臣妾而拿國庫的贖金和獎金,自然會被人們看輕,認為是不廉潔。但問題是,大家都贖回了臣妾后不接受贖金和獎金,以后誰還會去贖人呢?由此也可推知,魯國將不會再有從諸侯那里贖回臣妾的人了?!笔虑橐舱缈鬃宇A料的那樣。所以說孔子也可以算得上一個懂得事物變化發(fā)展的人了。這就是《老子》說的:“能觀察細微的叫做'明’?!?/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