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塵不到心源凈,萬有皆空眼界清。 【書名概說】 《心經(jīng)》之全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簡稱《般若心經(jīng)》或《心經(jīng)》,是般若經(jīng)系列中“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lǐng)”之重要經(jīng)典。 摩訶,大或者偉大之意;般若,又作“波若”,智慧也;波羅蜜,到彼岸也;多,定即禪定也; 經(jīng),徑也。 言此經(jīng)乃定心之徑路也。此經(jīng)以“單法為名,實相為體,觀照為宗,度苦為用,大乘為教相”。此五者,經(jīng)中所說之旨也。 單法者,即般若波羅蜜多也;實相者,即諸法空相也;觀照者,即照見五蘊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一切業(yè)報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薩所行甚深般若也。 關(guān)于“空”之經(jīng)典,《心經(jīng)》和《金剛經(jīng)》,應該算得佛教中層次很高的智慧。 《金剛經(jīng)》之核心,萬物本無自性,本即為空,修習之人“一念識得自性,即可明心見性”。昔六祖慧能聽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然開悟。由此可見,《金剛經(jīng)》是一“頓悟”法門之經(jīng)典,主要言“悟”,關(guān)乎根器。 而《心經(jīng)》則適合各層次根器之人去讀,既有悟又有修。不但解釋了“空”,也闡釋了“如何空”,而“究竟涅槃”更能給修持之人信心。 【心悟心經(jīng)】 《心經(jīng)》雖短,層次清晰。從整體結(jié)構(gòu)而言,第一部分是“顯說般若”,即以明確的語言敘說佛教的最高智慧;第二部分是“秘說般若”,即使用咒語闡述佛教的智慧。 其核心是“萬法皆空”,即書中所言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其實佛所說之“空有不二”,是言在此岸,說空說有,本質(zhì)皆空;而在彼岸,并無空有之別,只有“如如不動、無相無別”的本覺,或稱一真法界。有人誤解為“有即空,空即有”,故該貪照貪,該嗔照嗔,純屬對經(jīng)典之曲解。 此處之“空有不二”,揭示的是生命實相,即“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萬事萬物,本質(zhì)為空,即無相,無相之本質(zhì)即真如。世人應破幻即真,借假修真,而不應沉迷于幻相不能自拔,進而導致永無休止的輪回,受盡生老病死之苦痛。 唯經(jīng)由修行,破幻即真,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徹底脫離現(xiàn)象界即幻界,回到一真法界,方能真正明了“解脫”之真義。 如此,也就可以達到《心經(jīng)》認識萬物之真正目的,即“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
|
來自: 新用戶97560OB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