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清楚購置稅減半政策,救的就是燃油車。但事實情況很可能是,即便是購置稅減半,消費者在油價不斷上揚的情況下,依然會主動接近新能源車,更不必說這些新能源車現(xiàn)在本就不需要交購置稅。 新能源車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從最初奔著免費牌照去的人群,到有經(jīng)濟實力的嘗鮮人群,如今已經(jīng)逐漸向新購車人群滲透。油價上漲,在減少燃油車車主用車頻次的同時,也在大幅加速新購車人群對于新能源車的認知。 1. 比亞迪攪亂了整個主流車市 當主流消費人群開始尋找一輛省油又性價比高的車子時,比亞迪進入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視野。時至今日,比亞迪是唯一能夠全面提供新能源代步車、主流車、高端車以及同時布局純電動與插電混動的品牌,同時比亞迪的線下渠道數(shù)與南北豐田的總和相當,兩個銷售網(wǎng)絡還各有特色車型。 這對主流車市的影響,不僅僅只是在新能源這個小市場里,而是徹徹底底把包括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在內(nèi)的燃油車市場攪了個遍。比亞迪對合資品牌的分流已是既定事實,而此時的豐田還在因為對價格與利潤的預期不明朗,而在上市上布會前兩個小時臨時叫停了bZ4X的價格公布。 此外,長安、吉利、長城、奇瑞,都在謹慎跟進比亞迪在主流市場的插混戰(zhàn)略。謹慎在于這些品牌的主力銷量車型都是燃油車,產(chǎn)能不可能突然切換到新能源車型。但是,面對比亞迪對插混市場超過六成的壟斷,以及通過插電混動車型對主流合資品牌核心市場的滲透,其余幾家有技術儲備的自主品牌,也必須要選擇跟進。尤其是專攻主流家用SUV的哈弗,在這一輪油價瘋漲中受到的沖擊最大,強化DHT車型的消費認知、銷量占比已經(jīng)刻不容緩。 2. 電動代步車獲得新的發(fā)展機遇 在消費緊縮的大背景下,以小微電動車為主的代步車迎來了新的增長點——部分主流燃油車的增購或者從主流車型消費降級而來的用戶。5月純電動車銷量排行前十中,有七款是代步車。 同時,隨著代步車市場競爭者增多、價格上漲,接下來更加全能、更加智能的代步車預計會不斷出現(xiàn)。如果產(chǎn)品力得當,消費者可以接受花略微高一點的價格去購買適用場景更多的代步車,也不必總是用“這么便宜還要什么自行車”這樣的借口去掩蓋超低價格下的產(chǎn)品力不足。 3. BBA電動車用戶畫像不明 高端車市場中,BBA燃油車主銷車型普遍在終端庫存和價格體系上不容樂觀,至于第二梯隊的豪華品牌更是在這種擠兌下遭遇進入中國以來最為困難的時刻。 但與此同時,BBA的電動車轉化率非常低下,客戶畫像幾乎就是BBA燃油車的已有群體,對造車新勢力有偏見或是還沒有充分體驗過,最后選擇了BBA與燃油車性格高度趨同的電動車。 但問題是,這種用戶畫像不可能持續(xù),BBA對用戶的需求,尤其是智能電動化時代的需求,BBA依然在用燃油車時代的產(chǎn)品與服務體系“假裝”滿足用戶需求。但結果就是,用戶不會一直陪著品牌去“演戲”,也總有一天會被身邊的口碑型用戶影響,而去接觸其它更有顛覆力的新勢力。那種“只要BBA一發(fā)力,特斯拉和新勢力就完蛋了”的論調,再也不會有市場了。 此外,還有一個來自于二手車市場的現(xiàn)象。近期,燃油二手車的收車價格開始大幅下滑,這正是新能源車對燃油車迭代的深層次影響。以往覺得二手電動車賣不上價格的陳舊思想,在如今這個時候,也該更新一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