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點:浙江桐鄉(xiāng)烏鎮(zhèn)之東柵烏鎮(zhèn)東柵景區(qū)于2001年開放,保護建筑面積近六萬平方米,游程兩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算是烏鎮(zhèn)開發(fā)比較早的區(qū)域。  財神灣原來叫轉船灣,因為烏鎮(zhèn)的水系呈十字形,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只不易掉頭,所以人們就把這里叫做轉船灣。后來人們在這里開塘挖河,船就容易掉頭了。因為前面就是財神堂,所以就命名財神灣了。 逢源雙橋也被稱為廊橋,橋上有一座廊棚,下面有一排水柵欄。柵欄這種東西自然是攔不住水的,可能以前烏鎮(zhèn)還真是軍事要沖呢。左右兩橋謂之雙橋,據(jù)說左橋可以升官,右橋可以發(fā)財。 其實這座橋源自于當?shù)氐牧曀祝糯信谑懿挥H,但是元宵花燈的時候,小姐們還是會出來賞個燈啥的。橋面擁擠,縱然有丫鬟陪侍,也免不了與男人磕磕碰碰。放到現(xiàn)代自然不算啥,可是在古代大約是大事,于是便修了兩座橋,男左女右,就無需擔心小姐們被毛手毛腳的男人吃豆腐了。 江南百床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坐落于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1200平方米,收藏和展出數(shù)十張明、清和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分為兩個展廳。 第一展廳陳列明朝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等,強調的是家具形體的線條形象;第二展廳有清朝的拔步千工床,黃楊木材質,前后三疊,據(jù)說歷時三年雕成,用工千余,因此而得名。 這里既有精美繁復的大戶人家用床,也有簡約的民間用床,有的床真讓人嘆為觀止,小小的一張床,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生活功能。 晴耕雨讀是電視劇《似水年華》的取景地之一,墻上還掛著當年的劇照。可惜我們都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也不知道這是劇中的什么場景。除了一些古籍透著古色古香的味道,倒是并沒有給我們什么代入感。 江南民俗館展示了晚清到民國時期烏鎮(zhèn)的壽慶禮儀、婚育習俗和歲時節(jié)令等民俗。館內有蠟像陳列,還原婚慶嫁娶的場景。江南的婚俗習慣大抵相同,在其他古鎮(zhèn)也有這樣的展示。 衣俗廳展出的是百年前東南民間的穿著習俗,亮點是按不同節(jié)氣作了區(qū)分,例如春節(jié)拜年、元宵走橋、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龍大會、天貺曬蟲、中元河燈、中秋賞月、重陽登高、冬至祭祖等。 節(jié)俗廳展示的是烏鎮(zhèn)人在不同節(jié)氣的水鄉(xiāng)節(jié)俗,婚俗廳以喜堂拜堂為中心,展示了婚慶的場景。壽俗廳以老人祝壽為主題,展示廳堂的吉慶實景和字畫、壽幛、壽桃、壽面等做壽的東西。 江南木雕陳列館又名百花廳,以精美的木雕聞名。正室偏屋陳列了中國古代木雕精品,取材豐富,有民間傳說,有生活場景,也有傳統(tǒng)的圖樣。 余榴梁錢幣館展出的是烏鎮(zhèn)錢幣收藏大家余榴梁四十年的集藏,有金屬流通貨幣、紙幣、花錢等,材質有金、銀、銅、鐵、錫、鋁、鉛、銻、陶、鎳、紙、竹、骨、琉璃、塑料等15種,上起夏商,下至現(xiàn)代2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歷代錢幣26000余種。 文昌閣位于立志書院門前河埠,這種建筑在很多古鎮(zhèn)都有,可能對于讀書出狀元的向往,供奉一尊文昌菩薩,也是寄托了當?shù)鼐用竦拿篮迷竿?/span> 修真觀位于烏鎮(zhèn)中市,始建于北宋咸平元年,道士士張洞明在這里結廬修真得道,創(chuàng)建此觀,與蘇州玄妙觀、濮院翔云觀并稱江南三大道。 觀設三進,一進是山門,上方掛著一個特大的算盤 ,下方有一副對聯(lián):“人有千算,天則一算”。二進是東岳大殿,三進是玉皇閣,兩側分設十殿閻王、瘟元帥、財神殿等。 古戲臺始建于清乾隆年間,不過原戲臺屢遭毀損,現(xiàn)存的戲臺是1919年修繕的,占地204平方米,隔著觀前街與修直觀相對。臺分兩層,歇山式屋頂,底層用磚石圍砌,有邊門和前門。邊門通河埠,底層后部有小梯通樓臺,也可以通過過翻板門從河埠到船里。 茅盾故居坐落于市河東側的觀前街,四開間兩進,兩進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面積450平方米,分東西兩個單元,是茅盾的曾祖分兩次購買而得。臥室、書房、餐廳和內設的家居,仍然是茅盾當初居住時的樣子。 這里是茅盾出生和居住過的地方,雖然看著是幢平常的江南民居,但因為從這里走出了茅盾,多少也能感受到些許書香世家滲透出來的儒雅氣息。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筆名除了茅盾以外,還有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可見在用茅盾這個筆名之前,馬甲更換得很勤。 茅盾是浙江省嘉興市桐鄉(xiāng)市人,中國現(xiàn)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等。 匯源當鋪在應家橋和南花橋之間,創(chuàng)辦于道光年間,是徐東號九世孫徐煥藻創(chuàng)建的,五開間兩層。 當鋪的柜臺很高,足有1.8米。四周有高墻圍護,靠外墻腳用一人頭高的條石筑就,當鋪的防盜工作做得可真夠扎實的。更樓高出屋頂,供人日夜瞭望。 大門是銀杏木做的,外面包上了鐵皮,有堅實的門閂、落地閂,這防火防盜的武裝簡直到了牙齒。進門是關帝堂,頭埭是店廳,也就是收兌典物的交易場所。后埭是庫房,庭院中是七石缸,俗稱太平缸。 翰林第是夏同善的舊居,規(guī)模不算太大,原來就是普通的江南民居,后來可能經過了擴充。 自駕游:浙江桐鄉(xiāng)烏鎮(zhèn)之東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