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天數(shù)發(fā)微·四分歷算-15推昏旦中星

 思明居士 2022-06-20 發(fā)布于河北

基礎概念

一、什么是昏旦中星

所謂昏旦中星指的是黃昏或者黎明時上中天(或者說南中即過南天子午線)所得星辰,即昏明時太陽所處星度與昏明時太陽距午(南天)度相加之和。

二、測昏旦中星有何意義?

在古人推步制歷以前,很長一段時間是處于觀象授時階段。會依據(jù)特定星象來定季節(jié)如參,卯,大火,北斗斗柄所指。所以利用昏旦中星確認時節(jié)的方法是中歷的傳統(tǒng)。

三、什么是上中天?

指的是當?shù)刈游缇€的午線,面向南天

圖片

四、黃昏或者黎明具體指什么時候呢?

《四分歷》及以后各歷法皆指日沒后,日出前2.5刻時。天文上指日沒后,日出前太陽中心在地線下6度時刻。

這個時間室外活動剛好不用照明,晚上亮星開始出現(xiàn),晨時明星剛好完全消失。

2.5刻相當于現(xiàn)在的36分鐘,就中原所處緯度來說,中原說的昏旦比天文學說的昏旦時間稍長一些,長約5-10分鐘。

既然昏旦中星就是昏明時太陽所處星度與昏明時太陽距午度相加之和,所以我們要得到兩個參數(shù)太陽所處星度,昏旦時太陽距午度。指定節(jié)氣太陽所在星度古人早已測定,下面我們詳細介紹昏旦時太陽距午度。

五、什么是恒星時、時角、恒星日

太陽每天總在真太陽時12H左右中天。但每天晚上同一時間,如20H,注意星空,聯(lián)系觀察多日,就會發(fā)現(xiàn),原本南中的星辰,過幾天就偏西了。

換句話說,就是某顆恒星,例如大火連續(xù)兩次南中的時間間隔不是一平太陽日,而比他要短約3m56s。(早于20H大火就到達中天)

即我們看到的恒星星空旋轉(zhuǎn)一周的時間,比太陽平均要短3m56s??吹降暮阈切强招D(zhuǎn)一周的時間天文學稱作恒星日,將恒星日分為24,1440,86400份就是恒星時,分,秒。

實際上,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的時間,即星空天穹視轉(zhuǎn)一周的時間,為一恒星日。

太陽視轉(zhuǎn)一周,即連續(xù)兩次南中的時間才是一晝夜,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天。

平太陽日比恒星日長3m56s,所以恒星日長度為23h56m04s。

天文上選取春分點的視運動作為恒星日,恒星時的標準。恒星日由春分點南中時刻開始和計算。天文學上的恒星日的定義為:春分點連續(xù)兩次過南天子午線(南中,上中天)的時間間隔。春分點的時角以時分秒表示叫作恒星時。

時角:時角定義為天子午圈與天體的赤經(jīng)圈在北極所成的球面角,或在天赤道上所夾的弧度。時角自子午圈向西計量。

圖片

六、春分點時角在特殊節(jié)氣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

春分點不是星象,在星空中沒有標志。只有通過太陽,人們才會對春分點的位置有點感性知識。

春分點是天赤道和天黃道的兩交點之一。太陽通過此點由赤道南進入赤道北,稱之為升交點。

定春分那一天,尤其是交春分那一時刻,太陽中心正好位于春分點。

春分日太陽在天空的位置就是春分點所在。是日太陽幾乎與春分點同時升沒,同時南中;

恒星時是自春分點南中時刻為0H,開始計數(shù)。所以春分日正午恒星時約當0H,而在子夜近于12H。

圖片

夏至時,太陽在春分點東面90°,太陽的黃道度,赤道度都是90°(6H)

這一天正午時,春分點距子午線90°。春分點南中時恒星時為0H

圖片

以2021年夏至中午12點為例子,該圖為仰視圖,假設自己站在地平之上仰視蒼穹,同時假設自己目力無限可以將整個地平都看到,那么整個地平就像井口的圍墻,整個天空局限在我們井口范圍之內(nèi),而我們抬頭就是“坐井觀天”,顯然在夏至正午這一天,春分點在西,與子午線垂直)。

春分點的時圈(赤經(jīng)圈亦稱“時圈”,是天球上過天極并與天赤道相垂直的所有大圓。它們是天球赤道坐標系的副圈。)與南子午圈的交角,為春分點的時角,用時分秒來表示稱作恒星時。

夏至日正午時,春分點的時角約為90°,即恒星時約為6H。時角自子午圈向西計量;

圖片

夏至日子夜時,太陽正在下中天(過北子午線),太陽的時角(即過太陽的時圈即赤經(jīng)圈與南子午圈的交角)為180°,此時春分點又在太陽西面90°,即春分點時角為270°,所以夏至日子夜的恒星時約為18H。如下圖

圖片

秋分時,太陽位于黃赤道的降交點(又稱秋分點),與春分點正好相距180°。

這天正午太陽的時角為0°,春分點的時角為180°,恒星時為12H;

圖片

秋分子夜時,太陽的時角為180°,春分點的時角為360°,即0°。也就是秋分日子夜時春分點約當上中天,恒星時約為0H;

圖片

冬至時,太陽在黃道上春分點西90°,春分點的時角比太陽大270°;

冬至正午時,春分點的時角約為270°,恒星時約為18H;

圖片

冬至子夜時,春分點時角約為90°,恒星時月為6H

圖片

七、恒星時計算公式

天體赤經(jīng)黃經(jīng)都是以春分點作為度量的起始點,他是自春分點自西向東計量(與時角方向相反)。

前面說過,春分點在星空并無標志,只有通過太陽才能大致找到他。春分點的時角是恒星時,只有根據(jù)恒星觀測才能精確測定它。

赤經(jīng)就是通過天體(如恒星)的時圈和春分點的時圈(二分圈)在天極的交角(就是在天極兩個赤經(jīng)線的交角)。此角也可以沿著赤道度量從春分點到恒星赤經(jīng)圈與赤道交點之間的弧長得出(也就是兩條經(jīng)線在赤道間距弧長)。

春分點的時角為恒星時,以春分點為參考點,由春分點的周日視運動所確定的時間,稱為恒星時。春分點連續(xù)兩次經(jīng)過本地子午圈的時間間隔為一個恒星日,含24個恒星小時。所以恒星時在數(shù)值上等于春分點相對于本地子午圈的時角,而春分點無標志。在天球儀,天球圖上很容易看出,恒星時S等于任一恒星的時角T與該星赤經(jīng)a之和,即:

恒星時s = 恒星時角t + 恒星赤經(jīng)a,如圖

圖片

恒星太陽他的赤經(jīng)度數(shù)為abc,而太陽的時角為GH。

顯然春分點時角DF=GH+ABC;

同時太陽的赤經(jīng)度數(shù)+太陽的時角剛好就是南中子午線。

我們完全可以計算對應節(jié)氣太陽的赤經(jīng)位置,然后加上昏旦時太陽的時角(將時角轉(zhuǎn)換為度數(shù))就得到南中天的星宿。(同時還要考慮太陽一天之內(nèi)移動的度數(shù),這個后面再說);

前面已經(jīng)說過,時角是通過恒星的赤經(jīng)圈(時圈)與子午圈在天極的交角。

以南子午圈為度量時角的起點,向西度量自0°到360°,如果恒星在子午圈之東,時角大于180°。

由s=t+a可知,當恒星南中時,時角t為0,所有上式變成了s=a。也就是恒星時等于正在南中(上中天)的恒星的赤經(jīng)。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要測定任何時刻的準確恒星時,要用中星儀觀測其時正在南中之星。差出該恒星的赤經(jīng)即為觀測時間的恒星時。

所以昏旦中星星度,實際上就是昏明時刻的恒星時。赤經(jīng)等于該恒星時的恒星,此時一定正好位于觀測者所在地的南天子午線上。

前面介紹了根據(jù)二分二至子夜和正午的恒星時刻計算一年中任何一天,任何時刻的恒星時的方法。求二十四節(jié)氣日期的昏明時刻(日出前2.5刻,日沒后2.5刻)對應的恒星時,就可以得出其時南中的星宿或星度,即得表列的昏旦中星星度。具體計算時需要注意兩點:

1.中國歷度365.25°與360°的換算

2.赤經(jīng)是從春分點向東度量;恒星時是春分點的時角,時角是自南天子午線向西度量;而中國歷法赤道宿度都是自冬至點起算向東計量的。冬至點在春分點西面90°(中國歷度91.32度)

搞清楚這兩點,才能正確算出二十四節(jié)氣或者任何一天的昏旦中星的赤經(jīng)度數(shù),以及與之相對應的中宮二十八宿赤道宿度。四分歷及其他歷法總列出的二十八宿赤道宿度只給出了斗宿開始的各宿距星之間的距度。只在術(shù)文內(nèi),晷漏表或在推日月所在度法中才給出冬至日所在赤道度。知道了冬至赤道日度,才能知春分點的赤道日度,化為360°制,再依上述方法可以求出任意日期的昏旦中星星度。

所以總體思路是:計算太陽的赤經(jīng)+太陽時角+太陽一日之內(nèi)東移度數(shù)(恒星之間的位置短時間內(nèi)是相對固定的,把太陽的時角化為度數(shù),然后在太陽赤經(jīng)的基礎上(太陽所在星宿),按照二十八星宿宿度遞減之,就可以確認中天星宿)。

八、如何計算昏旦中星?

最開始古人將一晝夜分為100刻;

夏至白天60刻,夜晚40刻

冬至白天40刻,夜晚60刻

春分秋分白天夜晚平分

但天文學家把太陽出入前后2.5刻的晨昏朦影時間也算為白天,如此:

夏至白天65刻,夜晚35刻

冬至白天45刻,夜晚55刻

春分秋分白天55刻夜晚45刻

圖片
圖片

上文說到,恒星赤經(jīng)+恒星時角可以得到中天星宿,如何得到恒星時角?

從圖3.9可知,當太陽隨天左轉(zhuǎn)到西方地平線上的B點時,已屆黃昏,距中天C的刻數(shù)為:(晝漏/2)刻。

已知一日百刻,且晝夜行天一周為365.25°,因此將周天度數(shù)/百刻則為每刻所含度數(shù)。

因此將距離中天之刻乘以每刻所含度數(shù)即可折合天度為:

圖片

這就是日在昏時星度與中天間的星度差BC。

當日行至地平線上的另一個點A處時,天屆黎明,距中天C的距離是:

圖片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恒星時角并且轉(zhuǎn)換為對應的度數(shù)了,再加上恒星赤經(jīng)即可得到中星星宿;

但還差一個問題沒有考慮。前面說過,不考慮歲差(東漢尚不識歲差),太陽在一回歸年時間里在星空自西向東運行一周,每天東移1度。也就是說太陽在一日之內(nèi)在恒星星空移動也會影響其赤經(jīng),因此昏旦中星除了要考慮太陽距離午度,還需要考慮自夜半至昏,夜半至明太陽東移度數(shù),即:

恒星赤經(jīng)+恒星時角+一日之內(nèi)太陽移動赤經(jīng)(總共1°)

圖片

如何理解上式呢?

首先△1+△2=1,就是每天太陽東移1度。

圖片

△1公式中,首先將太陽東移1度除以100刻得到每日每刻所包含的度數(shù),將其乘以夜漏/2(單刻),則化為夜半(子夜)至天明太陽東移度數(shù),所以旦中天度需要加上△1。

同樣的道理△2就是1° - △1,也就是夜半至昏的東移度數(shù)

解析以上公式:

圖片

所謂午度指的是南天的午線,求昏時太陽距離午線的度數(shù),其實就是晝漏的一半*全天度;

以下是四分歷二十八星宿赤道宿度表,二十八宿黃道宿度表。

圖片

例如:冬至太陽所在赤道度斗21.25度,黃道度斗19.25度,根據(jù)四分歷二十八宿赤道宿度,則:

昏中星 = 斗21.25+(365.25*45-55)/200+1=斗21.25+81.90625+1=斗104.15625=奎5.90625≈奎5又12分之11=奎6弱。(斗104.15625=斗26.25-牛8-女12-虛10-危17-室16-璧9=5.90625,即入奎5.90625也。)

旦中星=斗21.25+365.25-定度81.90625=斗304.59375=亢2.34375≈亢2又12分之4=亢2少強

再如,秋分日所在赤道度為角4度30分(4又32分之30度),由上式可得:

昏中星=角4.9375+定度+1=角4.9375+(365.25*55.2-44.8)/200+1=角106.5225=牛5.2725≈牛5又12分之3度=牛5少

旦中星=角4.9375+365.25-(365.25*55.2-44.8)/ 200=角4.9375+天度-定度=角4.9375+365.25-100.585=角269.6025≈井16又12分之4=井16少強。

綜上,其實計算昏旦中星的算法就是將昏明距午度與日所在度相加(畸零部分皆化為12分制,另外還要考慮加上1日內(nèi)太陽東移度數(shù))

四分歷將1度分作12份,具體數(shù)值如表格:

圖片

需要注意的是,依照上述方法,推算得到的四分歷晷漏表二十四節(jié)氣昏旦中星星度,是基于視晷漏表各氣日所在為子夜太陽所處的赤道日度得出的。(如冬至子夜太陽在斗21.25度)

但晷漏表所列二十四節(jié)氣日所在度并非子夜時,而是交平氣時刻之赤道日度。因為太陽每日東移1度,當所求節(jié)氣交氣時刻不為夜半時,就需在所求節(jié)氣表列昏旦中星星度中減去交氣小余時刻對應的太陽東移度數(shù),方得小余不為零時平氣昏旦中星定度。為此需將節(jié)氣小余(即日的奇零部分)化為12分度,以減節(jié)氣昏旦中星。(上面計算昏旦中星的公式是基于太陽子夜時所處的赤經(jīng)來計算的,但二十四節(jié)氣晷漏表卻是以交接時刻表示太陽所處位置的)。

圖片

永遠十五年(103)七月甲辰,和帝詔書造太史黃道銅儀對二十八宿黃道宿度做了正式測定和驗證。這是歷史上最早的二十八宿的黃道宿度數(shù)值。

在元和二年(85)至永元元年(89),五歲中課日行及冬至,得到太陽冬至在斗21.25度。四分歷對赤道宿度沒有重新測定,仍采用西漢宿度。只不過因測得冬至日在斗21.25度,而將奇零部分轉(zhuǎn)移到斗宿而已。

晷漏表二十四氣日所在首次給出赤道黃道宿度。他們都是根據(jù)冬至日度累加平氣長度15又32分之7(太陽日行1度)分別按照二十八宿黃道赤道宿度計算得出,而不是實測數(shù)據(jù)。算法如下: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四分歷赤道二十八宿宿度表給出了黃赤道度變換的進退度數(shù)。因此算出二十四氣昏旦中星的赤道星度,加減進退度數(shù),即得黃道星度。

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四分歷給出的黃道宿度,是過二十八宿距星的時圈(赤經(jīng)圈)與黃道交點之間的距弧。過距星所作黃經(jīng)圈與黃道相交點之間的距弧為二十八宿黃經(jīng)差。前者與此不同。所以四分歷黃道宿度并非黃經(jīng)差,而是極黃經(jīng)差。真黃經(jīng)與極黃經(jīng),對于在黃道上或者黃道附近的星差別不大。對于距黃道比較遠的星,可能有7-8之差。

圖片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