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電表是個燒腦表,歐姆檔燒得實在厲害。
![]() ![]() ![]() ![]() 右邊疏,讀數(shù)還沒個好反駁的理由;可左邊呢?密的那叫一個沒法估。為了使測得那個值還湊乎著能看,就有了換擋這個神操作,換檔的目的就一個,使指針偏的范圍大致跑到中間,不偏不倚,中間最好。 換擋換了什么呢?絕對正確的廢話,換了能相對準確測量的電阻范圍。直觀地看,歐姆表內阻肯定換了。 那滿偏電流、電動勢至少得有一個發(fā)生變化,變哪個呢?高中這個問題不提,舊版教材有個原理圖。 換了電池,換了電動勢,換了歐姆表內阻,換了測量范圍。 怎換檔呢?首先要弄清歐姆表的偏大、偏小所指何意? 偏大、偏小的參考標準都是不偏時的指針位置。歐姆表不偏時指針在呢?千萬想清楚,不偏時相當于不測,不測相當于無窮大,所以指針不偏時歐姆表示數(shù)是無窮大,偏得小說明所用擋位上測量值大,換擋要讓新?lián)跷簧蠝y量值變小,所以換大擋位。小擋位乘以大測量值等于大擋位乘以一個小測量值。 三.紅黑表筆問題 看看實物、圖片,總結規(guī)律,直流電流、直流電壓、歐姆檔,不論哪個擋位,電流都是通過“+”接線柱流入電表,通過“-”接線柱流出電表。紅表筆接正接線柱是鐵律。看到“+”字想紅色就行,很有名的阻值,物理上借一下光。 四.調零 1.所有擋位都要機械調零,典型的冷暴力調零,螺絲刀硬扭。實際上對于直流電壓、電流檔位,不調也行,因為偏角隨電流線性變化。先調零后面讀數(shù)省事;先不調零,后邊讀數(shù)”去皮“麻煩。看看那個時候處理麻煩決定調還是不調吧。 2.用歐姆檔,兩個調零都得到位,電阻與電流負相關,不線性,”去皮“對歐姆表是錯誤操作。換擋后也得調零,內阻,電動勢(滿偏電流)換了,重打鑼鼓重唱戲。 |
|
來自: 新用戶65120Jo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