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人生物語 | 一對中國姐弟的美國緣

 新用戶9030yrKZ 2022-06-20 發(fā)布于上海


  

夢婷和弟弟的合影。

這幾年來美國留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十幾年前我在校園里見不到一個中國留學生,如今中國學生在全校留學生的比例已穩(wěn)居第一,有時走進教室聽見一片此起彼伏的普通話,恍惚之間像是回到了中國的課堂。

六年前,我的作文課上來了一位姓吳的中國男生,他和其他中國男生不太一樣。

別人經常遲到曠課,而他從不缺席,每天都提早來到教室。別人的作文偷工減料,而他的文章工工整整,一看就知道下了功夫。別人油頭粉面,全身名牌,而他剃一個寸頭,衣著簡樸。別人在一起說說笑笑、打打鬧鬧,而他總是悶悶不樂、落落寡歡。

中國男生對我一般都敬而遠之,而吳同學總要利用課后的幾分鐘向我求教。他悟性很高,一點就通,但性格內向,寡言少語。

有一次我沒話找話和他拉家常,發(fā)現他是浙江衢州人,和我母親是同鄉(xiāng),讓我對他多了一份親近感。

接觸的時間一長,我對吳同學的背景略知一二。他姐姐從小被美國人領養(yǎng),家住機場附近,離學校開車只要十分鐘,所以他來西雅圖后一直借住在姐姐的養(yǎng)父母家。他姐姐在我們學校也選過課,兩年后轉入本州最好的華盛頓大學。

短短十周的學期很快結束了,班上幾位遲到曠課、不交作業(yè)的中國男生都掛了科,而吳同學則拿到了全班最高分。

他和我依依惜別,我祝他在美國一帆風順。

本以為再不會聽到他的訊息,但有一天我在網上偶然讀到《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標題下方的照片上是一位陽光健美的亞洲女孩,身后站著一位清瘦的亞洲男孩,從門后探出小半個身子和大半張臉。兩個人都笑吟吟地看著鏡頭。

我定睛一看,男孩不是別人,正是吳同學。

而那位亞洲女孩則是吳同學的姐姐,也是文章的作者。我迫不及待地把文章從頭到尾讀了一遍。

姐姐有一個好聽的中文名字 —— 夢婷。她1993年出生,但不能確定自己的生日,可能是4月26日、4月30日或5月6日。

因為“一胎化”政策,夢婷的出生讓家人要男孩的夢打上了停頓號。奶奶堅持要一個孫子,不肯給夢婷上戶口,她的生日于是成了一個歷史懸案。

弟弟—— 也就是吳同學 —— 出生以后,父母擔心夢婷被發(fā)現,出門時就把她藏在手提袋里,兩人一頭一腳提著,別人看不出袋子里裝了什么。

夢婷從小就學會了安安靜靜,不哭不鬧。

為了掩人耳目,父母把夢婷送到鄉(xiāng)下的外婆家,不分晝夜關在樓上的屋子里。有時外公會把她藏在拖拉機里,拉出去放放風。

當年鄉(xiāng)下不少地方對超生的懲罰力度很大,父母怕走漏風聲,把夢婷送到一戶山里人家寄養(yǎng)。

三個月之后,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幾個人找上門來,把夢婷強行送進了正式名稱為衢州市社會福利院的孤兒院。

父親去孤兒院看了她幾次,并試圖把她從孤兒院偷偷帶走,卻無從下手。母親嫌父親不給力,對他怨氣十足。

夢婷快滿三歲時被美國夫婦比爾和溫迪領養(yǎng),飛越太平洋,住進了西雅圖近郊的新家。

比爾和溫迪并不富裕,在美國只是一個標準的中產之家。比爾是郡政府雇員,溫迪在百貨大樓的化妝品柜臺做銷售,兩人后來一起開了一個網店。

五個親生子女長大成人后,比爾和溫迪又領養(yǎng)了包括夢婷在內的三個中國女孩和兩個越南女孩。好在他們的房子不小,有六個臥室,還有一個露天游泳池。

夢婷的養(yǎng)父母和他們領養(yǎng)的五個女兒,后排中是夢婷。

女兒遠走他鄉(xiāng)之后,夢婷的生母悲痛欲絕,遷怒于丈夫,在一次激烈爭執(zhí)中用刀子捅傷了他的大腿。沒過幾年他倆就離婚了。

夢婷八歲那年,比爾和溫迪陪她回到衢州,帶著捐款和藥品參觀了孤兒院。出于回報,孤兒院給了他們一位范大媽的地址,就是夢婷被抓進孤兒院之前的寄養(yǎng)人家。

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顛簸了一個多小時之后,他們終于找到了范大媽家。

范大媽的描述前后矛盾,先說她是在火車站撿到夢婷的,然后又改口說夢婷的母親年幼無知,被人勾引后糊里糊涂當了媽媽,只好把嬰兒托付給她。

比爾和溫迪回到美國后的第二天就收到了范大媽的來信。范大媽在信中聲稱夢婷的媽媽其實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她是夢婷的親外婆,并在信里向他們索要一萬美金。

比爾和溫迪對范大媽的話將信將疑,但一直和她保持通信聯(lián)系。

夢婷的生父生母得知范大媽和夢婷的美國養(yǎng)父母有聯(lián)系,便找上門去,從她兒子手里拿到了夢婷的美國地址。

他們給比爾和溫迪寫了情真意切的感謝信,并在信中附上夢婷小時候的全家福照片。

夢婷終于找到了親生父母。

2007年,比爾和溫迪陪著十二歲的夢婷再次飛越太平洋。骨肉分離多年,機場見面時生母泣不成聲,緊緊抱住夢婷不肯松手。

夢婷和生父、生母、弟弟的合影。

深懷負疚感的生母把氣都撒到了無辜的弟弟身上,說沒有弟弟就不會失去姐姐,于是常常對弟弟發(fā)無名火。

一天深夜,傷心的弟弟離家出走,生父四處尋找,凌晨兩點才回到家里。

在《華盛頓郵報》文章下面的一個短視頻里,夢婷用磕磕巴巴的中文問弟弟是否希望姐弟倆能在一起長大。

姐弟的合影。

戴著小眼鏡的弟弟揚起腦袋,稚氣地一笑:“最好在一起,那樣媽媽就不會把氣都撒我一人身上了。”

十二歲見到生父生母時,夢婷向他們鄭重承諾:成年后會來中國看家人。

弟弟揚起腦袋,稚氣地一笑:“最好在一起……”

十八歲的那個夏天,她果然重返中國,和家人共同生活了六個星期。

夢婷的生父生母已離婚多年,母親得了宮頸癌,父親做生意血本無歸,只能靠賣苦力為生,每天凌晨三點起床挨家挨戶送牛奶。

父母的離婚對弟弟的打擊很大,他變得越來越內向,沉溺于網絡游戲而不可自拔。

在夢婷回家期間,生父生母又假裝和好如初,可能是不想讓夢婷知道他們離婚的原因。

2014年,一部80分鐘的紀錄片——《夢婷的承諾》(Ricki’s Promise)——記錄了她最后一次中國之行。

屏幕上的夢婷是一個標準的美國女孩,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自信,相比之下弟弟卻顯得羞澀文靜,瘦弱的肩膀上仿佛承受著沉重的負擔。

《華盛頓郵報》那篇文章里還有一個國家公共電臺(NPR)的采訪鏈接。夢婷的聲音清脆悅耳,她有問必答,侃侃而談,一聽就是一個性格外向、聰明伶俐的女孩。

她對親生父母毫無怨恨,并再三表達對他們的理解和對弟弟的手足之情。

夢婷在高中時就修滿了大學頭兩年的課程,高中畢業(yè)后享受全額獎學金入讀華盛頓大學,兩年就拿到了本科學位。

畢業(yè)后她在華盛頓大學的實驗室里工作了兩年,之后又讀了研究生,已經是家里學歷最高的人。

比爾和溫迪還向夢婷的親生父母承諾:如果弟弟來美國留學,他們愿意無償為弟弟提供食宿。

2015年,也就是夢婷開始讀研的那年,弟弟踏上了赴美求學之路,重續(xù)姐弟之緣,也讓我和吳同學有了一段短暫的師生之緣。

湯天一文章推薦閱讀

人生物語 |  一對中國姐弟的美國緣

人生物語 | 我的父親湯真

浪跡天涯 | 我在美國當長工

浪跡天涯 | 我在美國開車記

新華路時光

音樂欣賞頻道   口哨《小路》

點擊右下圖標可全屏播放。

END -



新華路時光

xinhualu69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