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詞作家喬羽昨晚(19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5歲。 ![]() 喬羽,192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東省濟(jì)寧市,詞作家、劇作家。代表作有《讓我們蕩起雙槳》《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fēng)光》《劉三姐》《難忘今宵》等。 喬羽與《我的祖國》 1956年, 詞作家喬羽正在江西準(zhǔn)備撰寫《紅孩子》的電影劇本。大約在夏秋之交的一天, 他接到長春電影制片廠的電報,要他火速到長春為《上甘嶺》寫一首歌。收到電報時,喬羽正在創(chuàng)作,他本想婉拒,可沙蒙導(dǎo)演的電報一封接一封,字字真切,最后一封電報上,沙蒙一連使用了三個“切”字,就這樣,喬羽坐上了趕往長春的火車。 多年后,喬羽在接受采訪時回憶起當(dāng)年的場景,他曾問到導(dǎo)演沙蒙希望這首歌是什么樣,沙蒙說到:“這首歌要是能寫成這樣就好了:就是電影已經(jīng)被人忘記了,但這首歌仍然在群眾中傳唱。” 喬羽回到:“沙蒙同志,你也太會講話了,這大概是不可能的,我很有壓力?!倍茱@然,現(xiàn)在的我們已經(jīng)知道,這一“不可能”完成的要求,已經(jīng)付諸實現(xiàn)。 喬羽到達(dá)長春后,沙蒙把喬羽安排到長春電影制片廠小白樓招待所休息。之后的每一天,沙蒙都會到喬羽屋里問候一下,但從不主動提起歌詞創(chuàng)作的問題,小坐片刻即告辭。轉(zhuǎn)眼十來天過去了,喬羽卻依然沒有寫出中意的歌詞來。正在感到創(chuàng)作思維幾乎枯竭時,一天夜里,正是雨落淅淅,他忽然想起了在中央蘇區(qū)渡江時的情景,他在多年后的采訪中說到:“我是北方人,我沒去過長江,不知道長江是什么樣子的,一去那一看,那長江漂亮啊,我又是個年輕人,走那兒一看,高興極了?!?/p> ![]() 喬羽《我的祖國》歌詞手稿 回想起流淌著清水的長江,喬羽提筆寫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fēng)吹稻花香兩岸……”一有了靈感,歌詞便順著喬羽的筆尖在稿紙上流瀉了出來,很快,喬羽就創(chuàng)作出一首成熟的歌詞,“稻花”、白帆”、“艄公”都是他第一次見到長江時的景象。 “這首歌詞距上甘嶺的氣氛有些遠(yuǎn),從表面上看也沒有太強的政治性,大家能接受么?”雖然歌詞寫出來了,但能不能通過,喬羽的內(nèi)心還是忐忑。懷著不安的心情他將稿子交給了前來催稿的沙蒙。沙蒙拿著稿子一聲不吭地足足看了半個小時,最后一拍大腿說:“行,就它了!” 第二天,沙蒙卻又來找喬羽:“大家看了你寫的歌詞都認(rèn)為寫得很好,就是覺得'一條大河波浪寬’這句寫的有點小氣。為什么不寫成'萬里長江波浪寬’或者'長江萬里波浪寬’,這不就更有氣勢嗎?” 喬羽思考了很久,說:還是一條大河吧,我的一條大河就是一條大河,你說是哪里就是哪里。長江固然美麗,生活在長江邊上的人和全中國的人比起來,仍然是少數(shù);而誰的家鄉(xiāng)沒有一條小河小溪呢?這河流再小,每個人小的時候,一條小河溝在你家門口也會覺得是一條大河,一輩子也忘不了。 “好, 就是一條大河!”沙蒙同志說。 發(fā)絲花白的喬羽在數(shù)十年后接受采訪時說道:“反正這首歌拿出去以后,他們就唱,一唱就流行了,還沒拍成電影什么的,它就流行了,這詞寫得還可以,這曲子寫得不錯??!”有的人喜歡稱它為“一條大河”, 這也不無道理。喬羽寫作時, 原給這首歌曲定名為《一條大河》, 發(fā)表時被編輯改成《我的祖國》。 1956年12月1日,電影《上甘嶺》上映。此后,每當(dāng)歌曲響起,那清凌凌的長江水、天際白帆與戰(zhàn)火硝煙,那艄公號子與炮彈轟鳴,便一同在腦海中交疊重現(xiàn),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 ![]() 著名詞作家喬羽 以不老之筆,唱赤子之歌 1946年,18歲的喬羽離開濟(jì)寧老家去了太行山,進(jìn)入晉冀魯豫邊區(qū)的北方大學(xué),從此,開始了他人生的新旅程。那個時代,那個年月,在喬羽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記。在他的筆下,有時代的心聲,有時代的投影,更有時代的中國人內(nèi)心真真切切的感情。 ![]() 作為一位詞作家,喬羽筆耕不輟。迄今為止,喬羽業(yè)已創(chuàng)作了一千多首歌曲。時光流轉(zhuǎn),而歌聲未消。這些經(jīng)典歌曲仍然在每一代中國人心底傳唱,仍然在每一寸中華大地上回響。他用樸素而直白的語言,將祖國揉進(jìn)了每一首歌里,把情懷種在每一個人心上。 他說,“藝術(shù)家應(yīng)該是有兩個翅膀的大鵬鳥,一個翅膀是堅定不移的愛國心,一個翅膀是光輝燦爛的作品。”正是因為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才有了他對這片土地滋生的文化藝術(shù)的熱愛和創(chuàng)造,才有了這么多真情實感、傳唱不衰的動聽樂章。 他說,“我們應(yīng)該去尋找一種可能,使我們文學(xué)藝術(shù)有可能做到這兩點:一既是繼承的,又是發(fā)展的;二既是民族的,又是時代的?!眴逃鹱杂拙褪艿街腥A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他幼小的心里。但他未曾排斥新事物,也愿意與時俱進(jìn)?!墩f聊齋》、《思念》、《大風(fēng)車》、《夕陽紅》、《算盤歌》……在他的歌詞中,既有著古典情韻,也有著現(xiàn)代浪漫,既有著盎然童趣,也有著幽默詼諧。他始終懷著一顆童心,追求天真與率直,用作品為世界增添年輕與浪漫;他始終懷著一份虔誠之情,飽含詩意與哲思,將人生寫成智慧的篇章。 屋外有雨,零零落落地下著。有一滴雨穿過葡萄架掉落在喬羽的臉上。他仰頭摸了摸眼角,看向上空,像是要穿越半個世紀(jì)再去看一看當(dāng)年,又像是看向不可知的未來,看向他向往著的一種局面:老年人能心領(lǐng)神會地讀懂小他五十歲的人寫的詩,年輕人也能心領(lǐng)神會地讀懂大他五十歲的人寫的詩。歌詞的圣火代代傳遞,光照人間;歌詞的花朵常開常艷,永不凋謝。 他曾在自己的文集最后寫下這樣一句話:不為積習(xí)所蔽,不為時尚所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