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專訪葛紅兵 | 創(chuàng)意寫作工坊里崛起的《大宋帝國》

 個圖文壇 2022-06-20 發(fā)布于北京

葛紅兵

Creative Writing

創(chuàng)意寫作工坊里

     崛起的

 《大宋帝國》

圖片
圖片

本期節(jié)目

創(chuàng)意寫作工坊頻道

06

2022

01

什么是創(chuàng)意寫作工坊

1分鐘

02

《大宋帝國》的誕生

2分鐘

03

《大宋帝國》這部書

3分鐘

04

葛紅兵專訪

4分鐘

Hi

圖片

什么是創(chuàng)意寫作工坊?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工坊制教學是創(chuàng)意寫作最具特色的組織方式和教學單位,它是充分發(fā)掘個人潛力,激勵個性發(fā)展的集體創(chuàng)作工坊,打破了“寫作是個人性的活動”的傳統(tǒng)觀念,師生之間不再是“你教我學”的固定關系,而是相互激勵、平等交流的動態(tài)空間,創(chuàng)作者在交流里提升寫作技巧,吸取不同經驗,作品在集體討論中不斷完善。除此之外,工坊也超越了一般大學課程的職能,連結了更多社會文化資源,讓創(chuàng)作者在文藝市場的洗禮中不斷保持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作思維和積極進取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創(chuàng)意寫作工坊)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照片

INTRODUCTION

關于《大宋帝國》的誕生……

        彼時,在上海大學延長校區(qū)一個近百平米的房間內:工作桌、電腦、白板、投影幕、“創(chuàng)作區(qū)”“討論區(qū)”“休息區(qū)”等等與公司極為相近的布置一應俱全。這就是上海大學中國創(chuàng)意寫作中心的小說影視劇聯合工作坊。除此之外,中心還有散文、非虛構、故事等多個類似工作坊。

圖片
圖片

圖|蘇州市 盛澤鎮(zhèn)

       2014年的夏天,由上海大學葛紅兵教授帶領創(chuàng)意寫作專業(yè)碩士生、博士生們,組成了一個寫作團隊,開始進行超長篇小說和影視劇本《大宋江山》的創(chuàng)作項目。這次,師生們的工作坊走出了校園,在盛澤鎮(zhèn)的一個大院子內,大家互相學習、討論,進行了整整兩個月的集體封閉寫作。

圖片

       2015年,這一項目與入駐上大科技園區(qū)影視產業(yè)創(chuàng)新基地的兩宋文化傳播公司簽約,預備逐步完成從圖書出版到影視劇本投拍的產業(yè)化進程。

       8年后的今天,當時的《大宋江山》重印為《大宋帝國》,依然以其浩瀚的史詩畫卷和綿密的文人抒情,在傳統(tǒng)演義小說和現代影視的中間位置燁燁生輝。

(《大宋帝國》重?。?/p>

      《大宋帝國》的創(chuàng)作不再是純個人的寫作,而是團隊合作的結果。這也正是創(chuàng)意寫作理論的一個基本主旨,一方面主張大學是可以培養(yǎng)作家的,一方面也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可以團隊運作和按照一定規(guī)律加以生產。

       圍繞創(chuàng)意,以團隊合作的方式討論文本框架,并分工合作完成,是《大宋帝國》的誕生方式,它通過創(chuàng)意寫作工坊模式,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推手之下,走向另一條不同于傳統(tǒng)寫作者的創(chuàng)作模式,成為“近年來創(chuàng)意寫作界成果的一個實證”。

       今天,讓我們共同走近《大宋帝國》,走進創(chuàng)意寫作作品孵化、人才培養(yǎng)和工作坊工作……

《大宋帝國》這部書

圖書介紹

      《大宋帝國》是漢語小說界全畫幅描寫大宋王朝歷史興衰的長篇小說:云譎波詭的帝國政治纏斗、劇烈拉鋸的地緣戰(zhàn)爭沖突、外交氛圍的擠壓、官場生態(tài)的緊張,構成了小說的大場面;軍政大勢的穩(wěn)態(tài)與失衡的循環(huán)構成了小說的深度描寫。小說承續(xù)了《資治通鑒》的筆法,也集成了《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的深邃,以歷史史詩的宏闊、文人抒情的綿密,完成了最全面最具體的“宋朝演義”。

?

圖片

(上下滑動查看九卷簡介)
第一卷 高平飛雪(葛紅兵 著)

       本卷以趙匡胤為主人公,描述了趙匡胤歷經高平、秦鳳成階、清流關之戰(zhàn)后逐步成為一代戰(zhàn)神,獲得廣泛擁戴,進而贏得問鼎皇帝寶座機會的故事。本卷以趙匡胤匡世救民的理想和家國飄搖的現實之間的矛盾為主線,深入剖析趙匡胤時代的社會矛盾,凸顯一代雄主的人生關鍵點。這是一部“一個人崛起的史詩故事”,同時也是一部“一個時代變遷的宏闊交響樂”。

第二卷 陳橋雙輝(葛紅兵 著)

       本卷從趙匡胤陳橋兵變開始,書寫大宋立國的艱難歷程;描述了趙匡胤和趙普等策劃發(fā)動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被擁立為皇帝,登基后又杯酒釋兵權,定下重文抑武的國策等事件。故事以趙匡胤登基開始,以趙匡胤在趙光義的明槍暗箭中謝幕結束。帝王的命運似乎是一個解不開的死循環(huán),呈現出歷史大勢與生命悲劇的糾纏一幕。

第三卷 幽云長歌(葛紅兵 雷勇 著)

       本卷講述了趙光義即位實現了王朝的平穩(wěn)更迭,開始著手統(tǒng)一大業(yè)的事跡。親征北漢,平復北漢之后,趙光義以疲勞之師遠征幽云,由于曹彬冒進,導致東路軍大敗,由此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西路軍也跟著受牽連,再敗。本卷以北伐為主線,描寫了大宋帝國面臨的諸多外患,同時也深刻揭示了大宋帝國的內部矛盾。

第四卷 澶淵和盟(葛紅兵 高楊著)

       本卷講述了咸平年間,遼國陸續(xù)派兵挑釁,西北地方勢力乘機叛亂,大宋帝國內憂外患,期待賢君良臣的故事??軠食錾砗T卻文韜武略兼?zhèn)?,征西屢立奇功,又率軍與遼決戰(zhàn),夜襲和火攻定州,大敗遼軍。正是戰(zhàn)爭讓寇準認識到和平的可貴,進而助推大宋簽署澶淵和盟,奠定了大宋帝國百年和平大業(yè)。

第五卷 三川喋血(葛紅兵 孟盛 著)

       本卷以劉太后與少年皇帝趙禎的矛盾為主線,通過刻畫新舊兩黨沖突來揭示大宋朝廷內部的紛爭。同時以大宋帝國與西夏王朝的外部矛盾,展現了大宋帝國保江山的艱難困境。本卷塑造了范仲淹等改革派人物形象,人物命運跌宕起伏,讀來發(fā)人深省。

第六卷 激蕩熙寧(葛紅兵 方鈺鈴 著)

       嘉祐元年(1056),京城水災,王安石在京任官,不滿忝居虛位,無所作為,四度上書辭官。熙寧元年(1068),趙頊著手變法,王安石回京,權貴大肆排擠構陷他,昔日好友司馬光更與他反目成仇。王安石力排眾議推行變法,改革派一度崛起。然而司馬光不念舊情,蘇軾等人亦接連對其彈劾,終使改革受到阻撓。本卷以新舊黨爭為主線,敘述了一個宰相因改革而數度浮沉的人生軌跡,揭示了大宋帝國興衰成敗的因素。

第七卷 大地裂痕(葛紅兵 徐毅成 著)

       本卷敘述了新舊黨爭,“你方唱罷我登場”,使大宋帝國內部爭執(zhí)不斷、江山不穩(wěn)的內情。趙佶聽信蔡京之言鑄九鼎,鼎裂又誤信為“遼國滅亡之兆”,萌生滅遼想法。趙佶聯金滅遼,意圖收復幽云十六州。但緊接而來的是更大的危機,宋遼金三國鼎立變成了宋金對峙。金兵第二次伐宋,徽、欽二帝(趙佶、趙恒)被俘,金人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并占據汴梁,從此地分南北,江山崩裂。

第八卷 襄陽風雨(葛紅兵 楊亦飛 著)

       蒙哥在忽里臺大會上被立為新汗,不久開始兵分多路進攻大宋。賈似道、呂文德、呂文煥等人,靠著余玠在合州建立起的防御體系,挫敗蒙古軍的鋒銳并將蒙哥擊斃在合州城下,大宋帝國迎來了難得的數年安寧。賈似道回朝后,對權力渴望日增,與呂文德等人結黨,宋廷幾乎成了賈似道的掌中之物。本卷從人物活動的政治、軍事、經濟等維度,揭示了大宋帝國衰敗的根源。

第九卷 崖山絕唱(葛紅兵 王雷雷 著)

       本卷描述了賈似道陷害并派人刺殺文天祥,迫使文天祥辭官,幸得華訓和李璇兒等人的保護,文天祥才得以化險為夷的故事。其間,江萬里等人組織義軍起兵抗元,最終投水殉國。元軍南下,臨安的宋廷投降。隨后,陸秀夫、張世杰、陳宜中等大臣帶領益王趙昰、廣王趙昺等南逃。最后,崖山之戰(zhàn)中,大宋十余萬人投海殉難。文天祥被俘后,被押往大都,不屈就義。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著書的他們

Writers

葛紅兵

       享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者、知名暢銷書作家,歷任劍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講座教授等,上海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大學教授、博導,世界華文創(chuàng)意寫作協(xié)會會長。小說代表作有《未來戰(zhàn)士三部曲》《上海地王》《財道》《我的N種生活》《沙床》等,每一部都曾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沙床》《未來戰(zhàn)士三部曲》等被譯介到海外。

雷勇  高楊  孟盛  方鈺鈴  徐毅成  楊亦飛  王雷雷

       七位作者均為上海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專業(yè)畢業(yè)生,在讀期間與葛紅兵教授共同完成九卷本《大宋帝國》創(chuàng)作工作,目前作為高校教師、專業(yè)作家、著名文創(chuàng)公司領軍人物等在各行各業(yè)推動著創(chuàng)意寫作事業(yè)發(fā)展。

葛紅兵專訪

跟隨葛老師,走近《大宋帝國》與創(chuàng)意寫作工坊的那些事兒……

文本創(chuàng)作——對宋史的深度學習,“使真實更加真實”

圖片
圖片

《大宋帝國》作為一部歷史小說,涉及了諸多歷史事件和人物,寫作過程中通過哪些方式對歷史材料進行收集和篩選,這一過程中對這段歷史有產生新的認識嗎?又是如何處理歷史真實和文學虛構的關系的?

      在《大宋帝國》創(chuàng)作史料收集史料方面,最開始幾個月大家一起學宋史。首先,請專家來給我們做講座,了解宋史,主要是了解宋代的戰(zhàn)爭史,軍事史,邊疆史;第二是書籍的閱讀,在閱讀傳統(tǒng)史書基礎上,我們參考了宋代皇帝的每日記事、典章制度,同時宋代開始誕生了諸多文人筆記,像沈括的《夢溪筆談》,歐陽修的《龜田錄》等等,其中記錄了許多生動的趣聞軼事和文人交往經歷,所以我們在正史和軼事方面都進行了廣泛的收集;另外我們也從評書當中了解那個年代開封的風土人情。

        在這些歷史學習的基礎上,我們在史觀上也有了新的認識。首先,中華民族的歷史實際上是一個漢族跟外族交替統(tǒng)治的歷史,所以,中華文化我們不能夠過分的強調某種單一的漢族文化,或者有一種漢族中心主義,中華民族它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國家,中華文化也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文化,它是多民族不斷交融的混融文化,它的偉大,它的意義也就在這個方向,這是我們以前沒有確立起來的。

       第二,在這基礎上,我們看待宋史就不能簡單地把宋代的愛國主義,理解成是打江山,保江山,守江山,恢復江山,如果簡單地從帝王立場上去看,我們就不能深刻地認識宋代的社會生活。站在漢族中心主義的立場,而不是站在大中華的立場,不是站在交融民族交融的立場,我們就不能寫好宋代的文學故事,就會帶有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情懷在里面,所以我們在《大宋帝國》創(chuàng)作中要客觀一些,要站在更高的中華民族的這個立場上來看待事物,不一定把宋寫成一定都是正面的,而把遼金一定寫成是反面的。因為我們認為遼金也是我們宋史的一部分,遼金文化和宋文化的混融,對元代的文化起到了促進作用,變成了我們中華文化中一個很有益的部分。在這個高度上,我們對宋代的社會、軍事、政治、文化、具體的歷史問題能夠有更深刻的理解,呈現的故事也比想象中要復雜的多,這就比站在某一個人、某一個帝王的角度去談要有意思得多。能夠更多地包含我們的社會細節(jié)、生活細節(jié)、文人趣味,也能更高的包含這個宋代的歷史真相,前面兩卷是我親自寫的,那么我就覺得這個也是要相對比過去更加客觀。

       如何處理這些歷史跟虛構的關系,我認為呢,歷史的框架是真實的,人物的主要事跡線索是真實的,但是這個人物的細節(jié),包括對話場景,輔助元素都是虛構的,我們也虛構了一些人物,使得這個故事更加活潑,這是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加工。歷史的真實和我們的虛構是融合在一起的,這是為了使真實更加真實。因為真實,如果它是沒有細節(jié)的,那么等于是虛空虛假的,我們通過虛構讓它更有細節(jié),比如說澶淵之盟,我們恢復了當時的戰(zhàn)爭的復雜性,展現了帝王跟大臣之間的沖突、軍隊跟文官之間的沖突,地方官僚跟這個皇家軍隊之間的沖突。我們探討大宋跟對方的沖突的這種復雜性,包含著雙方都有一種和平的意愿,怎么推動和平的意愿的達成,把這些故事寫出來,對我們今天也是有有啟發(fā)意義的。

工坊運作——從個人到團隊,物理與心理的雙重空間

圖片
圖片

《大宋帝國》主要是一種怎樣的團隊創(chuàng)作模式呢?我們了解到您采用了不同成員負責不同板塊的模式,這些分工是按照怎樣的標準進行的呢?

       首先是集體封閉寫作,我們在盛澤鎮(zhèn)包了一個大院子,請了廚師,在那里整整兩個月進行封閉寫作。助手幫助我們找資料、照顧生活,寫作者專心致志在一起創(chuàng)作,每天上午討論,下午寫作,晚上休息的時候看資料。首先,這制造了一個空間場域,讓我們可以在一起一邊交流,一邊寫作,這是一個工作坊的有形樣式。第二,我們統(tǒng)一聽講座,學習歷史,將唐史、宋史、元史都上傳到一個公共的網絡空間,大家都可以查看,可以隨時進行討論。這樣就建立了一個統(tǒng)一的關于歷史的認識

       我們小說的整體框架是我定的。每一卷從什么時間寫到什么時候、主人公是誰、主人公的整體的性格傾向、事件走向等等,這些內容則是以我為主導,團隊一起來決定的。

       我們寫作過程當中分工的主要依據是個人的興趣,比如它是戰(zhàn)爭為主的,那么喜歡描寫戰(zhàn)爭的人就去描寫那個部分;有的部分是以社會生活、政治改革為主的,那么就是每個人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大家在一起讀歷史,談論歷史的過程當中,每個人漸漸就形成了自己的方向,以此選擇個人興趣所在的寫作部分。

圖片
圖片

團隊創(chuàng)作相較個人寫作而言有哪些困難之處,例如是否會出現作品前后“風格”不統(tǒng)一的問題?遇到的問題又通過哪些方式得到改進?

       在工坊寫作的過程中,合作的成員是比較多的,我們當時也遇到各種困難,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在語言模式上,我們也進行了一些努力,規(guī)定以白話文寫作,但是也沒有完全做到,因為部分同學受原史的影響,還是保留了文白相雜的語言風格,所以最后確定了以白話文為主,少量保留文言的這種語言模式。

       寫作的過程當中為了使進度統(tǒng)一,風格統(tǒng)一,我們還采取了交叉通稿的方式,也就是我們寫到最后,每一份文稿是由不同的同學和助手交叉完成的,這樣就避免了一個人寫到底,而能夠形成一個交叉的結構。在寫的過程中,我們每天都有故事大綱和人物走向的討論,互相之間會把作品拿出來朗讀,這樣形成一個互相激勵和互相影響系統(tǒng)。

       工作坊制的協(xié)同,實際上有非常復雜的技術,在我們國家這個技術一直沒有發(fā)展起來,但是我們上海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團隊一直在研究這個內容。我們《大宋帝國》還是采取的比較簡單的模式,主要是分卷,個人單獨完成,沒有采取很復雜的協(xié)同技術。寫作過程當中的模塊化協(xié)同、使用共同軟件直接協(xié)同寫作,這些技術和方式我們還沒有在《大宋帝國》中用上。我自己個人也認為,在文化工業(yè)里面協(xié)同寫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這兩年,我也在動員我們的老師一起研究協(xié)同寫作和相關的技術。

圖片
圖片

在共同參與、互相學習的模式中,成員之間的相互討論,是否能夠起到真正意義上“教”的作用?如何使學生之間的討論有所提升,而不是始終徘徊于原有儲備之上?教師在這一模式中怎樣起到促進作用?

       創(chuàng)意寫作工作坊中的師生關系,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和“學”的關系。老師在其中以自己的經驗,起到一個組織者的作用,實際上并不承擔direct的功能:比如說指導學生一定要這樣寫或那樣寫;這樣或那樣寫更好等等。工作坊中的老師作為一個促進者、激勵者的角色。在寫作的過程遇到問題的時候,老師則承擔一個討論者、與學生的對話者這樣一個功能。在工作坊過程當中,成員互相之間的激勵、啟發(fā),不僅僅發(fā)生在師生之間,也發(fā)生在同學之間,任何人之間都有這種激發(fā)發(fā)生,是一種網狀激發(fā)。

       我們當時的工作坊在盛澤鎮(zhèn)上,一個大院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小組討論,也鼓勵大家互相串門兒。第一是民主,不以我對你錯來討論問題;第二是平等,不以“師傅”很尊貴,學生要尊敬師傅的“等級制”來對待;第三個是彼此交流和互動,這形成了工作坊那種網絡狀的交叉互動,是人人平等、互相觸動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對于大家的觸動還是非常深的。第一,是有一個隱性的工作量的觸動,你寫多少我也寫多少;第二存在互相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觸動,你寫的好,我也要寫的更好;第三是互相激勵啟發(fā),你那樣寫、我這樣寫,這段對話,你寫了以后,我思考其中的優(yōu)點后可以改進。所以,工作坊就是這么一種輕松的環(huán)境。

      最后,老師在工作坊中,還起到一個氛圍塑造的作用。那時候我們周末會有小酒會,正好是桃子上市的季節(jié),我們也有水蜜桃,大家可以一起吃。晚上我們都是一起吃飯的,吃飯的時候都要吃很久、聊很久,都會有一些新鮮的想法觸動出來。

發(fā)展與展望——作為IP的《大宋帝國》與團隊寫作的未來

圖片
圖片

是什么樣的契機和原因使您選擇這一題材并選擇以工坊合作的模式創(chuàng)作這一系列的小說?開封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又是全國率先提出“文化 ”戰(zhàn)略的城市,您的考慮中是否也存在這樣一個對于創(chuàng)意寫作帶動建設創(chuàng)意城市的考量?

       寫宋史的主要的原因是三個。第一是我從小就喜歡《岳飛傳》,喜歡那個水泊梁山的故事,對宋史很感興趣。第二就是我前面所說的,我國的各段歷史都有大作品出現,但是宋史沒有,所以我有一個最原始的文學雄心:用我們的力氣把它寫成一個最完整的、有文學性的故事。第三個也是直接的觸動因素是我的一個好朋友,周建秋先生,他對宋史比較感興趣,也是河南的一位書法家,他直接啟發(fā)和觸動了我們的寫作。他說:“宋代從王朝的角度,就是'打江山,保江山,丟江山’,但是,宋代歷史其實要比這個更豐富、更復雜。宋代文人筆記、宋史資料都很多,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完整地梳理它。紅兵,你可以來啊。”這真的激發(fā)了我們的雄心和壯志,所以我們去干了這件事情??偟膩碚f,反映宋代社會生活、歷史等等全貌的文學作品非常少,而對于大明、漢秦的書寫都有,清代的更多,于是我們決定避開那些已經寫的比較多的朝代,就寫宋。

      促進當時的兩宋都城,如今的河南、杭州的文化發(fā)展這點不敢說,是全書寫完之后,很多影視改編團隊,還有開封市政府對我們這套書非常重視,邀請我們去開封開這個新書的首發(fā)儀式。開封市當時的市長、宣傳部長、兩三位常委,還邀請我們參觀了開封,并談到了他們的這個美麗鄉(xiāng)鎮(zhèn)、特色小鎮(zhèn)等等的建設規(guī)劃方案。《大宋江山》這一作品,把宋歷史以文學的筆墨寫出來,他們當時非常重視,也引進了一些公司來商談,但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龐大,也非常駁雜的工程。最近幾年中國經濟形勢受疫情影響較大,所以迄今為止這方面,還沒有進一步的推動。我們覺得,做一個大宋帝國的產業(yè)園、拍一個大宋帝國的影視作品,推動當地文化藝術的發(fā)展,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

《大宋江山》開封首發(fā)式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工坊制自誕生之初就在其培育結果——作家與作品中存在一個較為明顯的質疑聲音,即程式化、類型化、團隊創(chuàng)作與作品質量、人文精神之間的矛盾?!洞笏蔚蹏窌r隔多年的重印,已經展示了這一作品的成功,那么在您看來,就《大宋帝國》這一實踐而言,是否是達到了這些要素之間平衡發(fā)展的案例,是否已經起到了團隊創(chuàng)作的積極作用?對于創(chuàng)意寫作這一共同創(chuàng)作的工坊模式以及《大宋帝國》,二者未來的發(fā)展,您又有哪些寄語和展望?

      文學作品如何寫“大部頭”、怎么寫,其實對于人類來說一直是困擾。個人的精力、能力有限,在寫單卷或者是三部曲,這方面是做得到的。但是,要寫十卷、幾十卷,這是非常困難的,必然要互相協(xié)同。就像《宋史》一樣,元代脫脫到后來一個人弄不動了,別的人接手?!洞笏蔚蹏返膶懽饕彩沁@樣。未來我認為這種超級長篇小說,可能包括影視,這種協(xié)同寫作的情況會更多的發(fā)生。

       最近幾年我們也看到,影視基本上已經工業(yè)化了,我們很少看到有一部電影的劇本,編劇是一個人的,有的是同時五六個人;電視劇的編劇也常常是一個團隊。過去我們常常認為,小說、影視作品的創(chuàng)作都是個人化、個人性的東西;現在我們認為,作為大眾文化產品,它有個人貢獻,但是,把多人結合起來,既保持個人的個性,又維持多人集體的力量,這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隨著我們創(chuàng)意寫作學科在國內的發(fā)展,面向產業(yè)化發(fā)展的協(xié)同寫作和團隊寫作的發(fā)展,我覺得未來會越來越多

       最后,在《大宋帝國》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們也沒有過分強調協(xié)同,我們會看到署名的每一卷,除了我自己寫的兩卷以外,每卷只帶一個人。所以,相對來講,《大宋帝國》是一個具有團隊架構,但還是個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我們希望是一個個人精品。

(以上內容為編者采訪后整理)

圖片

第一卷 高平飛雪
葛紅兵 著

圖片

第二卷 陳橋雙輝
葛紅兵 著

圖片

第三卷 幽云長歌
葛紅兵 雷勇 著

圖片

第四卷 澶淵和盟
葛紅兵 高楊 著

圖片

第五卷 三川喋血
葛紅兵 孟盛 著

圖片

第六卷 激蕩熙寧
葛紅兵 方鈺鈴 著

圖片

第七卷 大地裂痕
葛紅兵 徐毅成 著

圖片

第八卷 襄陽風雨
葛紅兵 楊亦飛 著

圖片

第九卷 崖山絕唱
葛紅兵 王雷雷 著

圖片

滑動查看更多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結語

      《大宋帝國》紙質書的出版,展現了超級長篇小說、影視作品的協(xié)同創(chuàng)作趨勢,同時這也只是整個IP運作的第一步,后續(xù)將繼續(xù)推進影視作品、主題園區(qū)的開發(fā)。這一項目,是創(chuàng)意寫作學科作品孵化、人才培養(yǎng)、工作坊實踐、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聯動的成功案例。創(chuàng)意寫作的目標不僅僅在于文學作品的生產和作家的培養(yǎng),更在于輸出創(chuàng)意人才,支撐后工業(yè)時代的文化產業(yè)發(fā)展。

圖片

采訪人:李昔潞  鄭沁辰

本期編校:李昔潞  鄭沁辰

審校:王海峰  李梟銀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