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載道,這是著文章之人所追求的畢生理想。宋朝作為古代文化發(fā)展的高峰時期,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長久以來,其文化發(fā)展一直都受人推崇。著名的文人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晏殊、晏幾道、歐陽修、范仲淹、蘇軾、朱熹等不勝枚舉。 而宋仁宗一朝又堪稱宋朝文壇最為鼎盛的時期,我們熟悉的文壇巨擎幾乎都是在這一時期聞名于世。 ![]() 宋仁宗,千古唯二的仁厚帝王,不妄殺一人 宋仁宗趙禎,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能夠被以仁相稱的皇帝,兩千年來,不過一手之數(shù),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其中能夠配得上仁的大概也只有宋仁宗和明仁宗,至于元仁宗和清仁宗,完全就是名不符其實。 那么宋仁宗一朝的文人究竟有多少呢? ![]() 晏殊,北宋名相;宋詞婉約派著名詞人,為政有方 晏殊:后世尊為“北宋倚聲家初祖” ;文章“為天下所宗” 晏幾道:“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系玉樓人,繡被春寒夜”,風流落魄的公子 歐陽修: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六一居士,仁宗晚期的文壇領袖,一手提拔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范仲淹: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 韓琦:三朝宰輔,風流卓越的韓稚圭 蘇舜欽:以書佐酒蘇舜欽,讀此好句,當浮一大白 ![]() 三朝宰輔,風流卓越的韓稚圭韓琦: 夏竦:《古文四聲韻》第一人,夏太師,先后提拔范仲淹和韓琦 呂夷簡:仁宗初立,太后臨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簡之力為多。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組團出道,崛起于仁宗末年,完全可以稱之為文壇的接班人 ![]() 蘇軾:一門三學士,何等風流 王拱辰:誠信狀元,為官五十五年,朝野聞名 曾鞏:歐陽修高徒,唐宋八大家之一 而這還僅僅是我們所熟悉的一些文壇大佬。也就是當下需要默寫并背誦的背書天團。 在宋仁宗時期,文壇最鼎盛的時期應該是嘉佑二年,這一年的科舉可謂是千年以來最鼎盛的一次,千古無二。 嘉佑二年,文壇巨擎歐陽修主考,各科錄取899人,進士錄取最多,達388人。 這一年,唐宋八大家的歐陽修主考,蘇軾、蘇轍、曾鞏,同登進士榜 呂惠卿、曾布、章惇,王安石變法的核心人物,未來主導宋朝政治發(fā)展的核心人物之一。 ![]() 王安石:一代名相,扭轉(zhuǎn)乾坤 程朱理學代表人物,程顥亦在嘉佑二年歐陽修主持的科考之中登榜。 嘉佑二年的科舉盛況,可以說是千古未有,如果大家僅僅是看到了在文壇和政壇之上的盛況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這一年,同時還誕生了一位名將,那就是以“奇計、奇捷、奇賞”著稱的“三奇副使”王韶。 作戰(zhàn)勇猛,拓邊兩千余里,扭轉(zhuǎn)了和西夏的被動局面。 此等盛況不論是唐代還是之后的明清時期,都未曾有著。著實令人敬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