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幕遮原唐玄宗時教坊曲,后用作詞調。幕,一作“莫”或“摩”。這個曲調源于龜茲樂,本為唐高昌國(高昌故城位于今新疆吐魯番市東)民間于盛暑以水交潑乞寒之歌舞戲。 代表作: (1)蘇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2)蘇幕遮·燎沉香(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 2、望海潮北宋新聲,屬仙呂調,柳詞為創(chuàng)調之作。此為宋人通用之正體。其他宋人所作往往后段結兩句之句式有異。 據楊棣《古今詞話》載“柳曹卿與孫相何布衣交。孫知杭州,門禁甚嚴,謄卿欲見之不得,作望海潮詞,往謁名妓楚曰:'欲見孫相,恨無門路。若因府會,愿借朱唇歌齡孫相公之前。若問誰為此詞,但說柳七。'中秋府會,楚楚宛轉歌之,孫即日迎謄卿坐?!笨梢娺@首詞本是柳永欲用來打動舊知的,沒想到卻轟動了當時的詞壇。《望海潮》一詞是柳永將觀潮時的感受譜入律呂而創(chuàng)制的新聲。 而在柳永之后,此一詞牌的作詞者則多未沿用柳永的本意。這在詞史上亦是一種規(guī)律,即詞牌名在產生之時,往往詞作的內容會與之相聯系,但是在詞的逐漸發(fā)展過程中,便逐漸與詞作內容相乖離。柳永之后宋代的《望海潮》詞作內容可分為歌頌升平、酬和朝壽、吟詠江南風物、傷春歸思、寫男女艷情、抒懷泄憤這幾類。 代表作: 望海潮·東南形勝(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 3、南鄉(xiāng)子南鄉(xiāng)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多詠江南風物。 按敦煌卷子內的舞譜,《南鄉(xiāng)子》當為舞曲,任二北《教坊記箋訂》:“南鄉(xiāng)子,舞曲,敦煌卷子內有舞譜。”可見《南鄉(xiāng)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后來才用作詞調。 代表作: (1)南鄉(xiāng)子·霜降水痕收(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樽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4、玉蝴蝶玉蝴蝶,詞牌名,原唐曲,《金奩集》入“仙呂調”。 清毛先舒《填詞名解》認為,調名始于五代孫光憲的《詠蝶詞》。其實,早于孫的唐溫庭筠已有該調名詞體。此調,唐時為令詞,宋時衍為慢詞。玉蝴蝶:玉制的蝴蝶。又:“玉蝴蝶”為花名,又名“簇蝶”。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集-支植上》云:“簇蝶花,花為朵,其簇一蕊,蕊如蓮房,色如退紅,出溫州?!闭{名本事未詳。 《詞譜》:“小令始于溫庭筠,長調始于柳永?!?/p> 代表作: (1)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柳永)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 5、水龍吟據說,“水龍吟”最早是南北朝時北齊的一組古琴曲,據《北齊書》卷二十九“鄭述祖?zhèn)鳌保骸笆鲎婺芄那?,自造《龍吟十弄》,云嘗夢人彈琴,寤而寫得。當時以為絕妙?!蓖瑫r,漢馬融《長笛賦》云:“近世羌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吟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惫嗜藗円惨札堃饔鞯崖?,如南朝梁劉孝先《詠竹詩》:“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南北朝詩人庾信《對酒詩》:“惟有龍吟笛,桓伊能獨吹。” 代表作: (1)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