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中恒 從1953年至1960年這8年間,山東省向黑龍江省通過政府間移民20萬之眾,移來近70年的時間里,我們從中看到了,山東移民們白手起家,開拓荒原,不畏艱辛,勞而苦干,堅韌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品格,也看到了今日事業(yè)有成,結束了多年窘境,終于過上了無憂無慮的生活。 今天,移民新村,徹底改變了舊時的模樣,不論從人居到環(huán)境、經濟收入、生活狀態(tài)的哪個方面看,各村都發(fā)生了偉大的滄桑巨變,而且進步提升的勢頭還在繼續(xù)著。 現(xiàn)在,村里農業(yè)生產活動普遍實施機械化。人群里生活、文化、娛樂、溝通、購物、支付全部采用信息化。家庭用具設施大都普及了智能化。本來一窮二白村莊,一切都在高速發(fā)展的狀態(tài)之下。甘南興十四、廣厚一村就是這天翻地覆變化的最顯赫代表。以往富裕的村屯,已經被移民新村實現(xiàn)彎道超車,很多新村走在了時代前列。發(fā)生了令人矚目的巨變,巨變都映入了人們的視線里。 從這些滄桑巨變中,不能不讓我們對移民們的那種內在精神力量刮目相看。似乎有一種隱含的精神因素,永遠在支撐著移民不斷前進。這種支撐因素是什么?從我的角度看,就是山東人在困苦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精神力量,即“移民精神”。 所謂的山東移民精神是在在國家困難時期,形成的為國分憂,到北大荒重劈新路,重建家園的一種行為舉動??筛爬椋骸盀閲謶n、尋求發(fā)展、直面困難、團結互助、攜手前行、患難與共的精神?!?/p> 山東移民這種精神在70來年歷久彌新,在黑龍江這里記錄了光榮而艱巨的拓荒過程,在北大荒創(chuàng)造了國家大糧倉極其豐厚的物資財富,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一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偉大的“移民精神”。 這種移民精神是以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為核心的,他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移民是一項國家號召的組織行動,離開故鄉(xiāng)就意味著舍棄,意味著某種利益的犧牲,意味著國家大局為重,為國分憂。 山東移民們從一個氣候適宜、人群熟悉的故土,來到一個冬日天寒地凍的雪原,夏日蠓蚊漫天的阡陌,一個陌生的莽原,一切都得重頭再來。本身就是為國分憂的精神所在,更是堅決維護國家大局的精神所在。 人的精神力量,大都來自內心的情感因素,是支撐自我意志的主要動力。精神力量有時會受到外在事務的影響,比如七十年代,移民們深受“大寨精神”的影響,大寨那種不畏艱難困苦、戰(zhàn)天斗地的精神,曾經鞭策激勵了一代中國農民 。大寨人雖然在拓展生存空間、堅持以農為本、以糧為綱,與天斗與地斗、強化集體觀念等方面給那個時代的人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但它受時代和體制的制約,沒能解決農民生活提升問題,更沒能解決農民致富小康問題。農民在較長的時間內仍然為吃飯而艱辛勞作,在低標準、低收入、低檔次,瓜菜代中艱苦努力。衣服在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狀態(tài)下,蔽體防寒。而今的移民,踏著前人曾經走過的路,完成了大寨人的未盡事宜,使大寨人追求生活幸福的美夢,一下子成真。 “大寨精神”曾激勵了一代移民的精神狀態(tài)。 山東移民,也曾被五十年代十萬官兵開發(fā)北大荒,創(chuàng)造出的北大荒精神感染過。也被石油會戰(zhàn)中創(chuàng)造出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激勵過。那些精神,如同乳汁為幾代移民人打造移民精神,提供了豐富的政治營養(yǎng)。 今天的移民精神,其中蘊含著北大荒精神、大寨精神、大慶精神的源頭活水,這些精神帶動和滋養(yǎng)了山東移民精神。 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很多方面與移民精神殊途同歸。 北大荒精神是:“不畏艱險、頑強拼搏、艱苦奮斗、解放思想,敢于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胸懷大志、富國強民、顧全大局、不記得失、勇于犧牲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p> 大慶精神是:“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講求科學、'三老四嚴’的科學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概括地說就是“愛國、創(chuàng)業(yè)、求實、奉獻”?!?/p>
我深入總結后,覺得山東移民精神應該是: ——吃苦耐勞、節(jié)衣縮食、艱苦奮斗的山東移民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山東移民在國家困難時期,到北大荒重建家園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中,形成的思想意識??筛爬椋褐泵胬щy、克服困難、解決困難、勇于吃苦、不畏艱難、勤儉持家,節(jié)儉辦事的品格。在眾人眼里跟杜詩一樣,莫笑田家老瓦盆兒,也曾盛酒養(yǎng)兒孫, 這是對農民簡樸的寫照,移民也是一樣,一盆一碗只要不摔碎,不丟失便永遠不換。傳之與子孫,一直用下去,在這一點上,勤儉的山東人比當?shù)卣救斯?jié)儉更勝一籌。
——那種堅定勇敢、開拓進取、追求卓越,永遠向前的精神。這種信念已成為山東移民的一種特質,他們在新開辟新的村落,他們向荒原進軍、不怕天寒地凍,不怕洪水野獸,求生就要一往無前,他們放遠眼光,盯改善生活的目標,而且發(fā)揚持之以恒的愚公移山毅力,在改造阡陌、建設家園中,不知疲倦,追求自我超越、永不松懈的精神。 ——那種自強不息、崇尚儒家文化,重視教育,不甘人后的精神。山東移民大都崇尚文化,尊崇儒家德育,他們把再苦也不能苦了學生的理念貫徹到底,他們把八村學校、六村學校都辦得紅紅火火,八村學校成為全省出名的學校,培養(yǎng)了幾代有文化、有道德、收法規(guī)的移民后輩,教育優(yōu)先,不甘落于人后理念,凸顯了山東移民對后輩教育的重視。 ——那種族群團結、相互關照、遇事同進退的精神。五十年代他們同車而來,那種百年求的同船渡的意識非常堅定,于是形成團結互助習俗、一戶有難,各戶支援,有困難,同進退,為事業(yè)攜手前行、這種患難與共的族群精神,十分可貴。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這種群體精神,就可以喚醒沉睡千年的土地,就可向亙古荒原宣戰(zhàn),就可點燃荒火向大地索要滿負荷的糧倉,就可證明山東人永不向困難低頭的品格。 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托舉了偉大的夢想,七十年來,山東移民把昔日北大荒變成金色北大倉,夢想變成現(xiàn)實,面對這種移民的創(chuàng)舉,移民精神,我們從內心對山東移民充滿了敬意,在此,我們向第一代移民致以深深地敬禮! 作者簡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