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fā)自高一朗(ID:gaoyilanga) / / 01 也許有過那么很多時刻,我們因為父親的平凡閃過一絲不甘。 小學的時候會羨慕同學手上戴的好看的表,腳上的名牌鞋。 初中高中的時候羨慕別人可以學一門喜歡的才藝。 而這些我的父親都不曾給過我。 最近和室友聊天的時候經常聽到室友感嘆:我們的父母真的是頂厲害的人了,生了三個孩子,每個都撫養(yǎng)到上高中,上大學,還在城里買了房子。 是啊,疫情期間看到不少新聞報道年輕人還不上月供了。 我自己試想了一下發(fā)現(xiàn),別說三個孩子了,未來我就算是一個孩子可能也養(yǎng)不了,畢竟二十出頭了我都還沒實現(xiàn)經濟獨立,連自己都養(yǎng)活不了。 再聯(lián)想以后買房買車,生活壓力巨大,我不確定自己能成為比父母更優(yōu)秀的大人。 所以我真心的覺得,我們的父母真的是很厲害的人! 02 我的老家是在北方的一個農村,我是家里的長女,所以格外懂事一些。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里,父親是一個很兇的人。 他的眼睛很大,說話聲音也很大,孩童時候我的往往是有些怕他的。 他是典型的對外人鄰居都很友好,也經常幫忙,但對自己的家人說話都很大聲,不耐煩。 所以在我上高中之后我會經常在奶奶面前控訴他。 控訴他不那么孝敬,對待自己的父母說話聲音很大,經常感覺吆五喝六的。 控訴他教育自己的子女不用心,因為他給我開過家長會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 我們的關系一直都不是很親近,以至于上大學之后除了跟他要生活費,一個月也才給他打一通電話。 這通電話最多也講不了兩分鐘。 問的最多的便是: “最近還好嗎?” “嗯?!?/p> “吃飯了沒?” “吃了?!?/p> “最近在干嘛?” “很忙。在……” 問完便無話了。 有時候為了和他多說幾句話,我經常還會事先想好說什么,想問他的,想告訴他的我的近況。 順便在心底里模擬一下。 可是每次說完他也只是只字片語,很少和我多說什么,很難想象父親和女兒之間說話也會存在“尷尬”二字。 03 直到那次奶奶生病,我才對父親的刻板印象有些變化。 那次他在手術室外蹲了一夜,一夜之間瘦了四斤,面容憔悴,胡茬長得滿臉都是。 原來他也是脆弱的,他不是不愛自己的子女和父母,只是他性格如此,擅長嘴硬。 他雖然脾氣不好,但是歲月把他磨得沒了以前的樣子。 他的脾氣變了很多。 他開始在大事上詢問我的意見,他開始尊重我的決定。 家里不再是他的一言堂,我看不到曾經那個意氣的年輕人了。 他的臉上只剩滄桑,以前不經常笑的人,現(xiàn)在我一個視頻打過去他都能笑很久。 這次爺爺生病了要做手術,他很快安排好手頭的事領著爺爺去看病。 沒了上次奶奶生病時候的手足無措。 原來父親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無所不能,他既是兒子,又是父親,他也在成長和進步,他現(xiàn)在做的已經夠好了! 04 “少年不識雙親意,成人方知父母恩。” 如今的我長大了,不再幼稚的認為父親不愛我。 他愛我,只是不善言辭。 他需要擔當起父親的責任和對家庭負責。 他是一位很優(yōu)秀的兒子。 他也是一位超級棒的父親。 這次換我們來夸夸他,告訴他,你真的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榜樣! 父親,你真的很了不起! -完- 往 期 推 薦 點擊下方文字即可跳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