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囑,是一個人一輩子人際關(guān)系的體現(xiàn)。 遺囑,正成為中國老人最后的尊嚴。 1 80多歲的老爺子拄著拐杖第一次來咨詢遺囑,陪著他來的是他的兒媳婦。當著兒媳婦的面,老爺子說把自己的財產(chǎn)留給兒子和兒媳婦共同所有。第二次,正式來辦理遺囑時,工作人員把老人獨自請進密室,按照流程,先給他做精神鑒定。 崔文姬詢問老人一些簡單的問題,老人都回答的很清楚。可是一旦問到關(guān)鍵性問題,比如你知道今天是來干什么的么?遺囑是什么東西?老人開始答非所問。 這讓工作人員很困惑,她感到老人的防備心很重,問了一圈后,她直接對老人說,這里只有我們兩個人,你有什么難言之隱。老人一下子變得激動起來,他拉起工作人員的手說,自己是被兒媳婦脅迫的,他只想把財產(chǎn)留給兒子,但他沒辦法違逆兒媳婦,他怕她不給自己飯吃。 聽后工作人員讓老人在房間里待了一段時間,假裝給他辦理業(yè)務。之后又陪同老人一起出去,對老人的兒媳婦說辦理得很順利。 隔了幾天,老人一個人悄悄地找過來,按照老人的意愿,給他辦理了業(yè)務,老人滿意地拿到了遺囑證。 2 錢黎(化名)在姐妹的陪同下,走進了浙江遺囑庫。她寫下遺囑:百年之后,我將名下的一套房產(chǎn)無償捐贈給浙江省紅十字會。 年僅58歲、身體健康的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 “我沒有子女,家人的經(jīng)濟條件都比較優(yōu)越。錦上添花何其多,雪中送炭有幾人。我的遺產(chǎn)我做主,希望能幫助到有困難的孩子吧?!?/span> 錢黎是杭州人,家中姐妹兩人。她有過婚姻,也懷過孩子,因為疾病,孩子沒能保住。 沒有家庭,沒有孩子,但她一點也不孤單,而且退休后的生活也特別豐富多彩?!拔覍W習了芭蕾和笛子,還在學編織,每天都需要養(yǎng)護陽臺上的很多花卉。我還喜歡畫畫,時間都排滿了?!?/span> 錢黎有一個男朋友,比她長一歲。“我們倆計劃著,等他退休了,就去自駕游,能開多久的車子就開多久。到時候我倆都玩不動了,就直接住進養(yǎng)老院。” 正因為有這個計劃,才讓她萌發(fā)了立遺囑的念頭。“要是在自駕游的路上有什么事,那一切都晚了。我想,還是未雨綢繆的好。” 錢黎想到的是自己位于蕭山一套170多平方米的房子。 2015年,她賣掉了市區(qū)的房產(chǎn),在蕭山置換了一套大房子,面積大,環(huán)境好,靠近錢塘江。“當初單價一萬塊,現(xiàn)在怎么也翻一番了吧?!?/span> ![]() 父親十年前過世了,年邁的媽媽身體挺好,生活能夠自理,不愿和女兒住在一起。妹妹生活優(yōu)越。 “男朋友尊重并支持我的一切決定。我想了想,就把房子捐出去,用這些錢幫助有需要的孩子?!痹阱X黎的心里,沒有孩子是人生的缺憾。 不僅如此,錢黎還有意愿捐贈遺體。“不想沒有質(zhì)量地活著,也不想給妹妹增添負擔?!?/strong>她說,在現(xiàn)在一切都好的情況下,她想為將來做打算,“等都安排好了,就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去旅行了”。 3 一位年近90歲的大爺,走進浙江遺囑庫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可以把我的房子和錢都留給我的保姆嗎?” 這位大爺?shù)睦习閮阂呀?jīng)過世,膝下有一子一女。提起兩個子女,大爺生氣得很,“都是從小親手帶大的,怎么就不管我了呢?” ![]() 因為早年和子女之間有些矛盾,老伴兒離世之后,兩個子女就再也沒有來看過他,連電話都沒有,“逢年過節(jié)就我一個人,孫子孫女也見不到?!?/strong> 原本,身體硬朗的時候,大爺覺得自己一個人生活也還行,下樓遛遛彎,和鄰居下下棋。 但在有一次突發(fā)疾病之后,他就萌生了立遺囑的想法,“要不是保姆在家,當時我可能就沒了。”他住院期間,子女也沒有來探望,全程都是保姆在照顧,“我年紀越來越大,以后的生活起居、生病住院怎么辦?” 大爺說,這五年保姆一直在照顧他,他認為保姆是個值得信賴的人,“我就想著把錢和房子留給她,讓她照顧我的晚年?!?/strong> 在再三核實了大爺?shù)囊庠负螅?/span>大爺和保姆簽訂了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 4 一位66歲的大爺一早就來北京登記處門口排隊,他從包里取出各項證件,急迫地說自己要來撤銷遺囑。他無兒無女,老伴去世的早,家中有兄弟五人。2019年他立遺囑,將自己的一套房子給到三哥的女兒,又把存款留給五弟。 回去后他急火火地把安排告訴家人,得到他遺產(chǎn)的侄女幾乎天天打電話,問候:“吃飯了沒?身體好不好?” 變故發(fā)生在2021年年初,三哥去世,居住的老宅原為老一輩的祖產(chǎn),父母沒有留遺囑,房子的產(chǎn)權(quán)成為家族爭奪的核心。它爆發(fā)得突然,直指人性中不堪的一面,三哥的女兒、老人的侄女堅持走法律訴訟,與家人撕破臉。老人無法理解,他覺得侄女這么做不講情分,“她明明已經(jīng)得到了我的財產(chǎn),還爭什么呢”,這讓他很傷心。 “我看透了,把房子賣了,誰也不給,吃光花光。”撤銷完遺囑,他揚長而去。 5 疫情的出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于死亡的認知,來中華遺囑庫立遺囑的人也明顯增多。 在中華遺囑庫接待中心,死亡不再是一個禁忌話題。 小圈說 本文綜合自視覺志、中華遺囑庫、浙江遺囑庫、民生周刊等 還沒看過癮?點擊下方名片免費關(guān)注【退休圈】,看最新的退休新鮮事,做更快樂的退休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