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說說竹葉。 竹葉這個藥,確實不錯。它是去火的名品。 記得文老師還沒有系統(tǒng)學習中醫(yī)的時候,就聽說過竹葉。在哪里聽說呢?就是導赤散。當是,我把它想象成,一架綠色的橋。它一頭連著心,一頭連著小腸,讓心火下移到小腸,然后隨著尿液排出去。這樣,心火就沒了。 其實,這個竹葉,是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干燥葉。其中,如果這個葉卷而未放,就是所謂竹葉卷心。它主要產(chǎn)于我國長江流域,一般都是生用的。它性味甘、辛、淡寒,入心經(jīng)、胃經(jīng)和小腸經(jīng)。主要的作用,就是清熱瀉火、除煩生津、利尿。 文老師方才說過導赤散。那我們就從導赤散說起。 導赤散,出自《小兒藥證直訣》。其組成,是生地、木通、生甘草梢,以及竹葉。它能治啥呢?就是心經(jīng)熱盛,口舌生瘡,口渴面赤,喜歡冷飲,心胸煩熱。還有的,在此基礎上,小便赤澀而痛。 這個情況,中醫(yī)認為是心經(jīng)有火,下移小腸所致。導赤散,就治這個事兒。生地滋陰清熱,木通利尿,生甘草梢清熱止痛。竹葉,一方面可以生津滋陰,一方面可以利尿,所以是其中很關(guān)鍵的角色。 所以說,你記住,竹葉的最典型功效,是上清心火,下利小便。我從前把它想象成架在心和小腸之間的一座橋,是有道理的。 前面,我們提到的竹葉卷心。竹葉卷心清火之力,強于竹葉。所以,它多用于熱陷心包,高熱不退,神志不清的人。這個,離咱老百姓就遠了。 接下來,看竹葉第二個功效,就是清心除煩、生津止渴。這一點,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熱病上。熱病傷陰,還令人煩渴,這個時候用竹葉就比較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瘟敗毒飲和竹葉石膏湯。 其中,清瘟敗毒飲,是治療瘟疫熱毒,充斥內(nèi)外,氣血兩燔的?;颊咄貏e渴,而且頭痛如劈,神昏。這個時候,其中的竹葉就起到解渴滋陰、除煩醒神之效。 竹葉石膏湯,是熱病后期,患者氣陰兩虛。比如說,一個人,傷寒或者溫熱、暑病治好以后,還有一些余熱沒有清解,于是患者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虛煩口渴,心胸煩悶,身熱多汗。這個時候,用竹葉石膏湯比較好。其中的竹葉,清熱生津除煩,作為君藥。 總之,竹葉是治療溫熱病導致患者煩渴的常用藥。 以上,就是竹葉的主要功效了。 竹葉這東西,一般煎服就是6到15克,鮮品應用的話,也就是15到30克。你記住,陰虛火旺和骨蒸潮熱的人不宜用。因為它能利尿,這就容易加重因為陰虛而導致的虛火偏亢的局面。 最后,把一個關(guān)于竹葉的小方子,告訴你。如果你有心火,反復發(fā)作口腔潰瘍,可以用竹葉15克,沸水泡,加適量白糖來代茶飲。這是一天的量。此法連續(xù)用2到3天,一般可以見到很好療效。這是2007年,在《家庭醫(yī)學》上刊發(fā)的經(jīng)驗。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么多。我感謝你的閱讀。 ![]() |
|
來自: 人老顛東 > 《中醫(yī)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