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比薩斜塔因為斜而不倒聞名于世,其傾斜角度為3.99°,但在松江天馬山上,有一座傾斜角度約7.10°的古塔,遠(yuǎn)超比薩斜塔,這就是天馬山護珠塔。 這座古塔始建于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是滬上一大奇觀。據(jù)說在南宋時期,有一個杰出將領(lǐng)叫做周文達(dá),因征戰(zhàn)有功,宋高宗賞賜給他兩件寶貝,一件是銀色盔甲,另一件是五色舍利子,周文達(dá)將舍利子藏在塔頂,塔的名字也因此而來。 此外,在塔的東面有一株古銀杏樹,據(jù)說也是周文達(dá)所栽,古銀杏樹分支呈現(xiàn)龍爪的形狀,以撲抱塔身的姿態(tài)面向斜塔,在秋冬時節(jié),分外古樸迷人。 ![]() 方塔園由佇立在園子中心的方塔而得名,是一座以歷史文物建筑為主體的園林。園內(nèi)文物云集、人文薈萃,遍布宋、元、明、清時期的眾多歷史建筑,被譽為“上海露天博物館”。 方塔本體建于北宋熙寧、元祐年間(公元1068年-1093年),距今900多年,其塔身襲唐代磚塔形制成四方形,故俗稱為“方塔”,亦是松江的標(biāo)志性建筑。 ![]() 云間第一樓相傳樓基原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陸遜的點將臺,但據(jù)《松江府志》等史料記載,云間第一樓始建于宋代,為華亭縣署門樓,是上海地區(qū)最早的樓閣。歷代屢有修繕重建,現(xiàn)為松江二中校門。 ![]() 云間第一橋,又稱跨塘橋,位于松江縣松江鎮(zhèn)西端,跨古浦塘。始建于宋代,名安就橋。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年-1489年)橋毀,在舊址重建石橋,為當(dāng)時松江(別稱云間)最大一座橋,橋頂東邊欄石下刻有“云間第一橋”五字。 如今的云間第一橋為三孔拱形大石橋,拱圈用青石,橋面、石階、欄桿用花崗石,長49.3米,寬3米,高約8米,古樸壯觀,為“松江十二景”之一,被稱為“跨塘乘月”。 ![]() 秀道者塔又名“月影塔”,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984年),為七層八角磚木結(jié)構(gòu),高29米,塔座四周有圍廊,塔身每層有南北小門可通,塔身有明顯收分,加上造型優(yōu)美而富有向上感的鐵剎,更顯其秀美的體態(tài)。 秀道者塔作為典型的上海地區(qū)樓閣式塔建筑,反映了中國古建筑的特色。起翹的屋檐、樓頂?shù)乃x、斗拱形式、木質(zhì)欄桿、木質(zhì)望柱、都成為它極具特色的藝術(shù)符號,有著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 ![]() 丨提醒丨 請大家注意個人防護 不扎堆、不聚集 做到防疫“三件套” 防護“五還要” 通訊員:樂活君 資料:樂游上海 編輯:秦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