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過這一生,就太長了。 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所有的罪惡的行為總有一天會被發(fā)現(xiàn),即使地上所有的泥土把它們遮掩?!勘葋?/em> 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劇作家、詩人 在莎士比亞之前,只有荷馬與但丁有資格說:如果沒有我,整個文學將變成另外一個樣子。而莎士比亞也有資格說這句話,他不僅獨占文藝復興運動的最高處,而且因為這一運動開辟了西方文學的新紀元。 人們尊稱他為“時代的靈魂…屬于千秋萬代”(本·瓊生),“萬人之心”(柯勒律治),“精神上的太陽”(海涅),“戲劇界的天神(雨果)”,“繼上帝之后創(chuàng)造最多的人”(大仲馬),“說不盡的莎士比亞,與宇宙的神靈為友”(歌德),“所有時代洞察人類心靈的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威爾第),“他并未刻意追求卻達高尚的極致”(伏爾泰),“古今詩人之冠”(萊辛)。 馬克思說他是“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在著作中,談到或引用莎士比亞的竟有三四百條,在他心中,莎翁位置是獨一無二的。 而點評最妙的要屬博爾赫斯,竟說莎翁“什么都有什么都沒有”;房龍稱莎翁是人類挖掘機,從他那把文學大鏟子里倒出來的東西是多么奇異;貝克特說他更像一口涌流不盡的井,近400年來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仿佛都是從這口井里流出來的。 英國詩人德萊登說:“莎士比亞有一顆通天之心,能夠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p> 雨果說:“莎士比亞這種天才的降臨,使得藝術(shù)、科學、哲學或者整個社會煥然一新。他的光輝照耀著全人類,從時代的這一個盡頭到那一個盡頭?!?/p> 柯爾律治說:“五百個牛頓的靈魂才能構(gòu)成一個莎士比亞?!?/p> 四百年來,人們對莎翁和莎劇的喜愛,從未稍減。他們在這里歡笑、哭泣,在角色和自己之間,尋找人性的共鳴。精神共通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西方,幾乎每個有教養(yǎng)的家庭都備有兩部書,一部是《圣經(jīng)》,另一部是《莎士比亞全集》,一個是宗教之神,一個是藝術(shù)之神。 馬克思將莎士比亞譽為“人類文學奧林匹克山上的宙斯”。莎翁站立在人類文學的峰巔,無人比肩。 莎士比亞不屬于一個時代,他屬于所有的世紀。 永遠的莎士比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