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al Cut Pro 是蘋果公司開發(fā)的一款視頻剪輯軟件,所以相較于 Pr 來說,在 Mac 系統(tǒng)中優(yōu)化更好,而且界面及操作也更直觀。 沒有基礎的小伙伴建議先閱讀《數字音/視頻基礎知識》,微信回復【FC】可獲取相關軟件三件套(僅供學習研究使用,商用請購買正版)。 01
工作界面 1、默認工作區(qū) 菜單欄:所有功能的分類 資源庫:素材導入/管理 時間時間線:素材編輯 檢視器:實時預覽 檢查器:查看/修改素材參數
各功能區(qū)域可根據需要手動調整,點擊菜單欄中的 “窗口-在工作區(qū)中顯示” 可打開/關閉相應工作面板,點擊菜單欄中的 “窗口-工作區(qū)-默認” 恢復到初始界面。 
2、資源庫 點擊菜單欄中的 “文件-新建” 可創(chuàng)建新的資源庫/事件: 資源庫:素材庫(可重命名) 智能精選:素材篩選 事件:子素材庫(可重命名)

資源庫的相關屬性: 02
點擊菜單欄中的 “文件-導入”(也可單擊窗口中的“導入媒體”選項,或右鍵單擊事件-導入媒體,或將素材直接拖入資源庫/時間線,或用快捷鍵Cmd+I): 讓文件保留在原位:如果不勾選,會自動復制一份素材到資源庫(系統(tǒng)硬盤不夠大的不建議勾選,會過于占用系統(tǒng)空間) 2、素材管理 導入素材后,可用關鍵詞對素材進行分類管理(選中事件單擊“關鍵詞編輯器”,或右鍵單擊指定事件“新建關鍵詞精選”,或用快捷鍵Cmd+K),然后直接拖拽素材即可對素材進行分類:② 素材檢索 為素材添加標記后(點擊菜單欄-標記),就可以用相應工具(智能精選/片段過濾/搜索/索引)進行篩選:

標記: 信息檢查器:為素材添加注釋/角色 F:個人收藏(標記為個人收藏) Delete:拒絕(標記為暫時不需要的素材) U:取消評級(取消標記)
03
點擊菜單欄中的 “文件-新建-項目”(也可單擊窗口中的“新建項目”選項,或將素材直接拖入時間線,或用快捷鍵Cmd+N)進行項目新建,完成后就可以將素材直接拖拽至時間線上進行編輯了。 編解碼器:
Apple ProRes 4444XQ:能保留更多高動態(tài)范圍細節(jié)(適用于4:4:4圖像源) Apple ProRes 4444:輸出畫質與原素材基本一致? Apple ProRes 422 HQ:輸出畫質與原素材基本一致(適用于4:2:2圖像源) Apple ProRes 422:輸出畫質經過高質量壓縮 Apple ProRes 422 LT:輸出畫質嚴重壓縮
色彩空間 Rec. 709:SDR高清電視HDTV色彩標準
Rec. 2020:HDR超高清電視色彩標準(4K/8K UHDTV)
PQ(Perceptual Quantizer):杜比為HDR開發(fā)的HDR標準,允許亮度級別高達 10,000 cd/m2 HLG(Hybrid log-gamma):NHK與BBC為HDR開發(fā)HDR標準,可在SDR顯示器上提供一些向后兼容性
其它參數參考:《數字音/視頻基礎知識》 ?
04
1、預覽 檢視器窗口可用來實時預覽資源庫中的素材/時間線上的項目效果。 顯示:視頻觀測儀(打開顏色信息圖表)、角度(多機位編輯用的)、360°檢視器(編輯VR視頻用的) 質量/媒體播放:降低畫面質量,以節(jié)省系統(tǒng)資源(不影響最終輸出畫質) 通道/疊層/顯示:顯示畫面各通道顏色、輔助線、查看HDR視頻 范圍檢查:查看超出色彩范圍外的信息 字幕:顯示隱藏字幕 - 從播放頭位置向前播放(空格鍵):按空格鍵播放(按J/K/L快退/暫停/快進)
移動播放頭或更改時間長度:雙擊(或Control+D)進行修改
2、時間線 新建序列后就可以將素材添加至時間線上進行編輯了。 時間線最中間的主序列為“主要故事情節(jié)”,其它軌道的素材/素材組稱“故事情節(jié)”:
主要故事情節(jié)所在的軌道具有自動磁吸附功能,當主要故事情節(jié)被刪除時,所依附的故事情節(jié)及素材也會同時被刪除(按Cmd+Option可更改故事情節(jié)所依附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 - 將所選片段連接到主要故事情節(jié)(Q):在新軌道上添加素材
- 將所選片段插入到主要故事情節(jié)/所選故事情節(jié)(W):在指定軌道插入素材?
- 將所選片段追加到主要故事情節(jié)/所選故事情節(jié)(E):在指定軌道末尾添加素材
- 將所選片段覆蓋主要故事情節(jié)/所選故事情節(jié)(D):覆蓋/替換軌道上的選中的素材(長按可選擇“僅視頻/僅音頻”)
- 選擇(A):選中素材;向左/右拖移編輯點,進行卷動式編輯?
- 修剪(T):向左/右拖移編輯點,進行卷動式編輯;向左/右拖移片段,進行滑移式編輯(按住Option鍵進行滑動式編輯)
- 位置(P):向左/右拖移片段,覆蓋/替換其它素材?
- 切割(B):切割素材(Cmd+B快速切割,Cmd+Shift+B同時切割多條軌道)
- 縮放(Z):縮放時間線(也可用Cmd+加/減號,Shift+Z縮放時間線到合適大小,框選指定范圍直接放大至單幀畫面)
- 打開/關閉視頻和音頻瀏覽(S):鼠標掃過時間線時,是否進行實時預覽
- 打開/關閉音頻瀏覽(Shift+S):是否開啟音頻
- 獨奏所選項(Option+S):是否只播放當前素材
- 更改片段在時間線中的外觀(Control+Option+↑↓):切換時間線顯示模式
- Option+[]:修剪出入點(切割光標所在位置)
- Shift+X:修剪剪輯點(需先選中剪輯點,切割光標所在位置?)
3、檢查器 當素材被添加到時間線上時,可以在檢查器中查看/調整相關屬性。 在顏色檢查器中,提供了四種調色工具:顏色板、色輪、顏色曲線、色相/飽和度曲線。工具的使用可參考:《攝影后期丨你想要的專業(yè)級修圖教程(基礎篇)》、《攝影后期丨你想要的專業(yè)級修圖教程(調色篇)》。 建議切換至“顏色與效果”工作區(qū)(點擊菜單欄-窗口-工作區(qū)-顏色與效果),調出“觀測儀”輔助調色。
③ 音頻檢查器 在進行音頻處理時,點擊“顯示/隱藏音頻顯示器”可更直觀看到音頻的實時變化。

b.快速調音 ④ 字幕/文本檢查器 將字幕/發(fā)生器拖拽至時間線(按Control+T添加基本字幕),然后在檢查器調整相關參數: 
字幕和發(fā)生器
字幕:包括帶裝飾的字幕及基本字幕 發(fā)生器:一些圖形動畫模版
檢查器 PS:菜單欄-編輯-字幕中的“添加字幕”屬于隱藏式字幕(為聽障人士提供的字幕)。4、轉場 & 效果 Final Cut 中的轉場/效果相對比直觀(簡直就跟某圖秀秀套濾鏡套濾鏡差不多)。 使用方法:選中素材,雙擊效果(或拖拽效果至效果控件,也可拖拽至時間線)完成添加,然后在檢查器中調整相關屬性參數即可。 5、速度編輯 點擊菜單欄中的 “修改-重新定時”(也可以點擊檢視器窗口中的“選取片段重新定時選項”): 靜止:在播放頭位置創(chuàng)建一個2秒的靜止幀 切割速度(Shift+B):從播放頭位置切割開(方便分別調整前后兩段的速度) 倒轉片段:將素材進行倒放 還原速度:將素材速度還原 ? 自動速度:使用源素材幀率(自動升/降格) 速度斜坡:讓素材從正常到快速/慢速 即時重放:讓素材重復播放 倒回:讓素材倒放(原素材播放完成后再倒放) 在標記處跳躍剪切:在標記處刪除指定幀數(抽幀) 視頻質量:為升格(原素材幀率不夠)進行補幀 保留音高:保留原素材的音高 速度轉場:變速的同時添加轉場 顯示重新定時編輯器(Cmd+R):打開“重新定時編輯器”(慢速/快速/常速/自定) 升格原為電影拍攝術語,指攝影機帶動膠片轉動的速度加快,一般攝影機帶動膠片拍攝是24格/秒,升格之后,比原來的正常速度提高了,也就出現了我們常見的“慢動作”。 降低攝影機運轉頻率的一種拍攝方法,也就是降格拍攝。攝影機以低于每秒24格頻率拍攝即為降格攝影??梢愿鶕煌枰档矫棵?6格、8格、2格,甚至幾小時、幾十小時拍一格,放映時仍以每秒24格頻率不變,畫面上的物體將顯示不同的快速運動視覺效果。 6、關鍵幀動畫 關鍵幀(Keyframe),又稱關鍵格、作畫格、關鍵影格。指在動畫/電影制作中繪制平滑變換中所定義的起點和終點,關鍵幀與關鍵幀之間的動畫叫做過渡幀或者中間幀。 右鍵單擊時間線上的素材-顯示視頻動畫/顯示音頻動畫(Control+V, Control+A)可展開關鍵幀編輯控件: 
另外,在檢視器/檢查器中也可進行關鍵幀的添加與調整。 7、多機位剪輯 右鍵單擊資源庫中的素材可新建多機位片段。 
雙擊多機位片段: 選擇角度中的片段:選擇當前視角(軌道)所有素材 同步到監(jiān)視角度:將當前幀移動到播放到位置 將所選內容同步到監(jiān)視角度:使用音頻進行同步(多機位拍攝的多個角度素材,它們的音頻應該是相同的) 設定監(jiān)視角度(Shift+V):將當前播放畫面設為指定角度(素材) 監(jiān)視音頻(Shift+A):將當前播放聲音設為指定音頻(可指定多個) 添加角度:添加多個角度(的素材/軌道) 刪除角度:刪除當前角度(的素材/軌道)
② 多機位剪輯 
點擊檢視器中的“顯示-角度”,設置好相應角度,直接點擊畫面進行機位切換: 啟用視頻和音頻切換:所切換的機位音/視頻都保留 啟用僅視頻切換:所切換的機位僅保留視頻 啟用僅音頻切換:所切換的機位僅保留音頻
點擊時間線上方的“在時間線記錄中向后/在時間線記錄中向前”可切換至多機位片段進行編輯(也可直接雙擊時間線上的故事情節(jié))。 05
導出 點擊菜單欄,根據自己的需求導出相應文件: 導出 XML:導出 XML 文件(方便在第三方軟件繼續(xù)創(chuàng)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