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園始建于1938年,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地處昆明北市區(qū)黑龍?zhí)杜?,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科普與公眾認知為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 經(jīng)過幾代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植物園中植物種類齊全,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進入園區(qū),四季鮮花常開,樹木茂盛,空氣清新。 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在昆明召開,位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的扶荔宮,是此次會議生物多樣性室外展覽展示項目之一。 生物多樣性大會結束后,扶荔宮對外開放,一個被國際會議選中的室外展覽展示區(qū)引起大眾的關注,我也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間,到那里去體驗一下。沿著道路走向扶荔宮,仿佛走進植物王國。 扶荔宮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溫室,漢武帝時期曾建于上林苑中,用于栽種南方佳果和奇花異木。因此,著名植物學家吳征鎰院士借用此典故命名本溫室群。 ![]() ![]() 扶茘宮主溫室造型奇特,與4個獨立的小溫室形成錯落有致、相得益彰、功能完備、布局合理的溫室群,通過相應的植物保育設施、引種與景觀建設,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植物保育與展示體系,溫室群內(nèi)保存有熱帶特色植物2000余種。 ![]() COP15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按照“一宮一線多園”的規(guī)劃進行建設,以展現(xiàn)云南豐富的物種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 ![]() 扶茘宮展示了云南“植物王國”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別具特色的生態(tài)景觀,是云南科學內(nèi)涵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保護與科學教育基地。 ![]() ![]() ![]() ![]() ![]() ![]() 溫室外種植有各類花卉,經(jīng)科學引種養(yǎng)護,各類植物枝葉茂盛,各種鮮花爭相開放,園區(qū)內(nèi)好一派姹紫嫣紅繁花似錦的景象。 ![]() ![]() ![]() ![]() ![]() ![]() ![]() ![]() ![]() ![]() ![]() ![]() ![]() ![]() ![]() ![]() ![]() ![]() ![]() 扶荔宮最雄偉壯麗的溫室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由熱帶水生區(qū)、熱帶水果區(qū)、熱帶雨林區(qū)、熱帶荒漠區(qū)組成,獨特的螺旋結構表達了生命構成的核心。 今天雖然溫室不對外開放,但絲毫沒有影響到參觀的興趣。 扶荔宮種子博物館,這里被稱為生命的“諾亞方舟”。 ![]() ![]() 溫室建筑形體獨特、流暢、現(xiàn)代,富有博覽建筑特征。 ![]() ![]() ![]() 溫室的主體設計將3個不同氣候要求、空間高度和特點的溫室分別放置于2個高低大小不同的圓形體型中,并以“S”形相聯(lián)接,形成既獨立又各具特色的溫室區(qū)域。 ![]() 溫室也體現(xiàn)了建筑藝術與地域環(huán)境、功能、空間的結合。 ![]() ![]() ![]() 溫室同時體現(xiàn)著建筑體型與節(jié)能、自然通風、綠色生態(tài)的結合。 ![]() ![]() 園區(qū)布局合理科學有序,栽種有多物種不同類別的植物,生動展現(xiàn)出生物多樣的共生共存,由此編織成一幅多姿多彩的植物生長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畫卷。 ![]() ![]() ![]() ![]() 在園區(qū)漫步,尤如走進奇花異草大觀園。 ![]() ![]() ![]() ![]() ![]() ![]() ![]() ![]() ![]() ![]() ![]() 這里真是高山植物花卉的天堂 ![]() ![]() ![]() ![]() ![]() ![]() 在扶茘宮飽覽了植物王國的大千世界,看到了一個與國際接軌的植物培育養(yǎng)護基地,深切感受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感受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愛護地球愛護生命物種,保護好美麗家園。 ![]() ![]()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云南 滇昆明 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