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擠牛奶,把若拉整的好長時間都覺得很沒有面子。 因為,她跟著阿媽學習擠牛奶,已經很長時間了,技術一點兒都不行,哪怕只有一次,都覺得沒有進步。 那些日子里,每天都在學習,抓來母牛,先讓牛犢子吃一會兒,等奶牛的經兒來了,就將牛犢子拴住。 這樣就可以擠牛奶了。因為若拉是一個生手,擠牛奶是一個柔韌的活兒,從來沒有干過這種活兒,若拉的手指生疼,這樣怎么行呢?正當若拉心情浮躁的時候,母牛有一點兒生氣,用尾巴打了若拉一下。 ![]() 這一下可壞了,奶桶撒落在地上,弄得哪都是牛糞和草沫兒。阿媽過來,看到了心疼的說:“可憐的孩子!笨孩子,擠不出來牛奶了,可咋辦呀?” 說著,就幫助我們擠起牛奶了,若拉站在那里,心里五味雜陳,差一點兒就流下來了眼淚,不知說什么好。她太感動了,心想,在這個離家千里之外的草原上,還有誰能這樣幫助我們呢? 只有阿媽和牧民大叔家,讓我們感覺到了家的溫暖。 只有自己努力了,才可以減輕阿媽的負擔,若拉心里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把擠牛奶學會。 不然就對不起,那些好心的人。 慢慢的在阿媽的指導下,若拉有了進步,三頭牛,用不了多久就擠完了,滿滿的兩大桶牛奶,就是若拉的杰作,心里好高興哦! 可是問題又來了,由于擠牛奶沒有徹底,牛犢子吃多了奶,拉了肚子,沒辦法,阿媽又來幫忙,想來想去,只好將一頭母牛送回牛群,剩下兩頭乳牛,完全可以滿足知青的生活用奶。 這樣也可以做好多的奶食,在我們探親訪友的時候,帶上孝敬父母。 通過這個事情,若拉心里對牧民大叔家給我們的幫助,深感歉意。 心想一定再努力一把,在各個方面都有進步,不但自己成熟了,也會減輕阿媽的負擔。 這才能做一個名副其實的新時代的知識青年。 ![]() 奶食好吃,但卻不好做。因為程序太多了,有的人不喜歡做,也做不了。 但是它是牧民一輩子都離不開的食品。由于它的耐寒性強,又好儲存,所以牧民在喝茶的時候都放上一塊兒奶食。奶茶里放了奶食,再加上一些炒米,有條件的還可以放一些事先煮好的羊肉,那就更有味道了。 要想做好奶豆腐,首先要擠奶,把新鮮的牛奶,經過過濾,倒在一個奶桶里,經過發(fā)酵,而后,再將浮在上面的奶油分離出來,準備好做黃油。 剩下的那些結了塊兒的部分,倒入鍋里,燒上火,慢慢的讓那些水份釋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水份分離出去,奶子已經變成了粘稠狀,在我們的攪拌下,越來越粘,變成了很有彈性的狀態(tài)。最后出鍋的時候,就將它裝入一木頭合子里面。等待它變冷,成型。 ![]() 余下來的奶渣晾曬以后,可以當零食吃。 我們在牧民的指導下,只能做一些大塊兒的奶食,有的時候往奶豆腐里放一些白糖,就成了甜奶食,也很好吃。 后來才知道,奶食里面還有一些酸奶食,極酸,開始的時候,我們享受不了,特別是酸奶湯,也就酸奶子,那可是夏季的解暑的上乘飲品。比起那些現(xiàn)代的飲料可是營養(yǎng)價值高多了! (未完待續(xù)) (本文圖片由巴特爾提供) 本期編輯 李潔 作者簡介 白楊 白楊,女,蒙古族,退休教師,畢業(yè)于內蒙古師范大學,從事教育事業(yè)三十余年。喜歡詩歌、散文,業(yè)余時間從事創(chuàng)作。 聲明:平臺文章為原創(chuàng)作品。允許轉載和責編,授權轉載請聯(lián)系平臺編輯并注明來源:“黃土地文學”。 |
|